初级经济师证书补贴发多久

我不新鲜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259

首页> 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证书补贴发多久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转眼经你身旁

已采纳

初级经济师有补贴吗?

工作人员有权在签发职业资格证明或职业技能分类之日起12个月内,在有失业保险投保人的国家的失业保险办公室领取技能升级津贴。在按照既定程序批准失业保险申请后,救济金直接直接发放给申请人的个人银行账户或社会保障卡。从各地的政策通知可知,初中高级补贴标准补贴,初级经济师是800-1000元的;中级经济师是1300-1500元;高级经济师是1800-2000元,具体需要以当地通知为准!

技能提升补贴的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失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收费标准等因素综合确定,并适时调整。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117评论

你像山中天气

部分地区的在考取初级经济师证之后也是可以申领技能补贴的,不同地区的补贴金额也是不一样的,考生要以自己考区的相关通知为准。

一、哪些地方初级经济师可以申领技能补贴?

湖南、吉林、海南、四川、河南、陕西、宁夏、天津以及福建等地区初级经济师是可以申请职业技能补贴,补贴的标准是1000元左右,具体的要以当地的官方通知为准。

二、申领技能补贴有哪些条件?

1.企业在职职工(事业单位不能申领,民营、国有企业、银行都可以申领);

2.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累计缴纳失业保险12个月(含12个月)以上(有的地区要求36个月以上,具体看当地人社部门的要求)

3.在初级经济师证书核发之日(以证书标注的批准日期为准)起12个月内按规定申领技术技能提升补贴。

三、申请初级经济师技能补贴有哪些流程?

1.申请。当地人社部门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社会保险-企业社保-技能提升补贴申请”。

2.审核。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对职工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或中国人事考试网证书查询验证系统()等全国联网查询系统对证书进行核查。

3.拨付。审核通过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将补贴人员名单、单位名称、补贴数额及取得证书等级和时间等情况在人社部门网站或当地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公示无异议后,在10个工作日内将技术技能提升补贴发放至申请人社会保障卡,请确保社保卡开通金融账户。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63评论

半岁音书绝

技能提升补贴一个月之内到账,职业技能提升补贴5个工作日左右到个人账户。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具体标准为:1、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一般不超过1000元;2、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一般不超过1500元;3、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一般不超过2000元。职工申请技能补贴可以凭本人社会保障卡、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到参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窗口进行申报。职业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方法:1、职工应在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核发之日起12个月内,凭社会保障卡、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互联网登陆手机APP,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提交;2、职工也可以凭本人社会保障卡、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到参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窗口进行申报。补贴申请流程:1、职工应在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核发之日起12个月内,向本人失业保险参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申请;2、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申请条件进行核查比对,对审核通过、公示无异议的申领人员,直接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其社会保障卡中;3、具体程序有申请、审核、公示和发放4个环节,全部实现网上经办管理和服务。补贴申请条件:1、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36个月(含36个月)以上的;2、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107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