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1768
难忘旧时模样
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已经进入倒计时,对于报考《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中的金融专业的考生而言,需在把握该科目重要考点的前提下进行计划制定,方可在备考方面事半功倍!根据中级经济金融(专业知识和实务)考试大纲,总结考点如下:1.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理解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性质、类型,理解货币市场及其工具,理解资本市场及其工具,理解金融衍生品市场及其工具,分析我国的各类金融市场及其工具,理解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模式。2.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计算单利与复利、现值与终值,理解利率风险结构、利率期限结构和利率决定理论,计算各种收益率,理解并掌握金融资产定价,分析我国的利率市场化。3.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理解金融机构的性质、职能、类型及体系构成,理解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金融制度,分析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与金融制度。4.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理解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内容、原则和关系,开展商业银行的负债、贷款、中间业务和理财业务的经营,进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资本、风险、财务的管理,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5.投资银行与证券投资基金理解投资银行的性质、功能、经营机制,分析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性质、特点、参与主体、法律要件、运作方式和类别等内容,理解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分析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业务。6.信托与租赁理解信托的性质、功能、起源与发展、设立及管理、市场及其体系,掌握信托公司的经营与管理,理解租赁的性质、种类、特点、功能、产生与发展,理解租金管理、融资租赁合同与融资租赁市场体系,掌握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与管理。7.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理解金融工程及其内容、产生与发展,应用基础知识、管理风险的方式及优势、应用领域、分析方法,理解和应用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金融互换和金融期权,理解金融风险理论、类型、内部控制、全面风险管理,理解和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的流程,了解和辨析各类风险管理,理解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和完善,分析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8.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理解货币需求理论,分析不同货币需求理论的影响因素及其异同,理解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给过程和货币层次,计算货币乘数,分析货币均衡及其实现机制,分析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及其治理。9.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理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性质、职能和业务,分析金融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体系,理解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理论,分析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演进、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10.国际金融及其管理分析汇率的决定因素和经济影响,掌握汇率制度的基本内容与类别,区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构成,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调节措施,掌握国际储备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管理,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变,说明离岸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征,理解外汇管理和外债管理的基本要求。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即将开考,想要快速提高分数?还身处迷茫中的你,可直接点击下方图片参加“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前30天核心考点冲刺营”,助你成功上岸!
情之所钟生死可弃
十月已经过了大半,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知识点:工作分析概述”,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知识点:工作分析概述
工作分析概述
一、工作分析:
即通过系统的方法来确定工作的职责,以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1、工作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支持企业的战略
2)优化组织结构
3)优化工作流程
4)优化工作设计
5)改进工作方法
6)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规定
7)树立职业化意识
2、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人力资源规划
2)人员招聘
3)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4)绩效管理
5)工作评价
6)薪酬管理
7)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工作分析的流程
1)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
2)调查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
3)运用工作分析技术收集工作相关的信息
4)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
5)形成工作分析成果。工作分析结果之一是职位说明书,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不同,还可能需要编写工作分类和胜任特征模型。
6)核对与应用工作分析的结果
三、工作分析方法
(一)通用的工作分析方法:
1)访谈法:又称面谈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就某项工作,面对面地询问任职者及其主管以及相关专家等对工作的意见或看法。运用最广泛、最成熟、最有效、是唯一适用于各类工作的方法。
2)问卷法:是通过让被调查职位的任职者、主管及其他相关人员填写调查问卷来获取工作信息的方法。问卷调查操作程序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大多数企业都采取此方法来收集工作相关信息。
3)观察法:工作人员到工作现场,对某些特定的工作活动进行观察、收集、记录相关的工作内容、工作间的相互联系、人与工作的关系以及工作环境、条件等信息,并用文字或图表形式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方法。
4)工作实践法:工作分析人员直接参与所研究的工作,从而掌握工作要求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5)工作日志法:是要求任职者在一段时间内实时记录自己每天发生的工作,按工作发生的时间记录下自己工作的实际内容,形成某一工作职位一段时间以来发生的工作活动的全景描述。
6)文献分析法:通过对与工作相关的现有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适用于收集原始信息,编制任务清单初稿。
7)主题专家会议法:熟悉目标职位的企业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就目标职位的相关信息展开讨论,收集数据,验证并确认分析结果。
(二)现代的工作分析方法
1、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分析方法
1)职位分析问卷法:是结构化工作分析问卷,包括194个项目,33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若干工作元素,通过对工作元素的评价,反映目标职位在各个维度上的特征,适用于商业、工业企业、以及公共部门中的各个职位。
操作的七个步骤:明确目的---获取支持---确定方法---人员培训---项目沟通---信息收集----结果分析
2)工作要素法:开放式人员导向型的工作分析系统,目的在于确定完成特定领域的工作有显著作用的行为及此行为依据,并由一组专家的上级或任职者来对这些显著的要素进行确定、描述、评估。
步骤:收集工作要素、整理工作要素、划分工作分析维度、确定各类要素。
3)临界特质分析系统:完成个人特质为导向的工作分析系统,分为能力特征(包括身体特质、智力特质、和学识特质)、态度特征(动机特质、社交特质)。
完整临界特质分析系统包括三种分析技术:临界特质分析、工作要求与任务分析、技术能力分析。
4)能力要求法:指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技能都可以由更基本的能力加以描述。
2、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分析方法
1)关键事件法:是一种由工作分析专家、管理者或工作人员在大量收集与工作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详细记录关键事件以及具体分析职位特征、要求的方法。
主要用于:绩效评估、培训和工作任务设计。
2)管理职位分析问卷法:是一种结构化的、以工作为基础、以管理型职位为分析对象的工作分析方法,用于评价管理工作。
主要信息数据:与管理职位相关的活动、联系、决策、人际交往、能力要求等进行收集和评价。
3)功能性工作分析方法:以工作者应发挥的职能为核心,对工作的每项任务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工作内容描述的全面具体。
4)工作任务清单分析法:工作倾向性工作分析系统,是把工作按照职责或其他标准以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然后由任职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工作任务进行选择、评价等最终形成工作内容。
四、工作分析实施技巧
1、工作分析实施的时机:新企业成立时,新的职位产生时,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或新系统的出现导致工作发生变化时。
2、工作分析的实施主体:具体工作分析、负责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编写结果性文件的人员。实施主体有:(1)企业人力资源部门(2)企业各部门(3)咨询机构
3、标杆职位的选取标准:职位的代表性、职位的关键程度、职位内容变化的频率和程度、职位任职者的绩效。
4、取得相关人员的支持
1)企业高层应明确:工作分析的目标、工作分析流程,费用、高层人员在工作分析中的责任。
2)中层管理者应明确:工作分析的必要性、对本部门的影响,中层自己的责任。
3)一般员工应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第一次远足
中级经济师员工档案属于员工所属部门管的。中级经济师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和部分专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由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考试报名公告一般都在当地人事考试网公布。中级经济师证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颁发的。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