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9539
等我先走
2022年的中级经济师考试马上就要在三天后正式开始考试了,目前考生们是否已经做好了考试准备,随时待命参加考试了呢?本文中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份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考前必备试题及答案解析,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各位考生们来本文中阅读!
经济基础
【单选】某上市银行因风险暴露遭受损失,总资本充足率降至6%,为此发行优先股40亿元补充资本,此时该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1000亿元,其总资本充足率与巴塞尔协议Ⅲ监管标准的差额是( )。
A.超出2个百分点
B.超过个百分点
C.少个百分点
D.少个百分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巴塞尔委员会确定了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普通股充足率为,一级资本充足率为6%,总资本充足率为8%。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本与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根据题干该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1000亿元,当总资本充足率降至6%时,资本总额为60亿,根据题干发行优先股40亿元补充资本,可知资本总额变为了60+40=100亿元,故此时的总资本充足率=100÷1000×100%=10%,而巴塞尔委员会要求的总资本充足率为8%,故选项A正确。
人力资源
【单选】劳动者因( )而解除劳动合同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A.用人单位没有在劳动者加班后立即支付加班费
B.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C.用人单位以威胁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
D.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工商管理
【单选】常见的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中,为了规避汇率风险,获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的动机属于( )动机。
A.市场导向型
B.降低成本导向型
C.优惠政策导向型
D.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有市场导向型动机、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动机及优惠政策导向型动机。其中,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出于获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方面的考虑;②出于利用国外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的考虑;③出于规避汇率风险方面的考虑;④出于利用各国关税税率的高低来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考虑;⑤出于利用闲置的设备、工业产权与专有技术等技术资源方面的考虑。
金融
【单选】下列关于牙买加协议内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特别提款权作用进一步增强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国可以自主决定汇率制度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国的基金份额被压缩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没有以黄金清偿债务义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牙买加协议”的规定:
(1)浮动汇率合法化。各成员可以自由做出汇率制度方面的安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允许其采取浮动汇率制度或其他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度。
(2)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官价,取消成员之间或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以黄金清偿债务的义务。
(3)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成员之间可以使用特别提款权来偿还债务以及接受贷款。
(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且增加各成员的基金份额。
财政税收
【单选】分税制的含义中,以各级政府按要求划分的社会管理权和经济管理权为依据确定各级政府的预算支出范围指的是( )。
A.分事
B.分税
C.分权
D.分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分事”是按照一定社会管理和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各级政府间划分社会管理权和经济管理权,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各级政府的预算支出范围。
中级经济师考试内容:
中级经济师考2门:《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 考试大纲每年3月份更新。
1、《经济基础知识》 内容超多,教材分为六大部分37章,几乎每一章都出题,考的很细,需要花的时间多;该科目计算题涉及较多,有大量图形、公式要记。
2、《专业知识与实务》 科目分为:金融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税收、工商管理、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保险专业、农业经济、旅游经济、运输经济、知识产权,考生只需要在10个专业中根据需要任选其一即可。
3、工商、人力、金融、财税一般为报考人数较多的四个专业方向。
百厌其得
本文“2017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跟着经济师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年)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都 将( )作为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 A.货币供求总量失衡 B.工资上涨 C.物价上涨 D.进出口总额失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通货膨胀的含义。无论是西方 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都把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联系在一起,将物价上涨作为通 货膨胀的基本标志。 2.(2015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交易方程式 MV=PT,其主要结论是( )。 A.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 B.物价水平决定货币流通速度 C.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物价水平 D.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决定物价水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需求的内容。费雪方程式 所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3.(2015年)下列存款中,属于基础货币的是( )。 A.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B.居民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C.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D.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供给。基础货币,包括中 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4.(2014年)目前划分不同货币层次的依据是( )。 A.利率水平 B.资产的流动性 C.货币的国际水平 D.货币的材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层次的划分。目前一般依 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 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 5.(2014年)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提出,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则( )。 A.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反比,货币价值与货币 量成正比 B.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正比 C.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 量成反比 D.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反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学派认为,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6.(2014年)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是( )。 A.货币供应量下降 B.人均货币存量下降 C.人均货币所得下降 D.物价上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通货膨胀的含义。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 7.(2013年)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中,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是( )。 A.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上涨的现象 B.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过度发行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C.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因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而使物价总水平上涨的现象 D.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现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通货膨胀的定义。在西方经济学中,比较规范的通货膨胀定义是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所下的定义,即“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上涨”。 8.(2013年)目前划分货币供应量层次的一般依据是( )。 A.货币的名义购买力 B.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C.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各类存款量 D.货币资产的流动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目前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 9.(2013年)在古典货币数量说中,费雪交易方程式所反映的理论观点是( )。 A.物价水平决定货币量 B.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 C.资本的供给状况决定货币量 D.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决定货币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典货币数量说中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费雪交易方程式所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2015年)纳入到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统计范畴的机构或市场包括( )。 A.银行 B.证券市场 C.中间业务市场 D.财政部门 E.保险市场 【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度或每年)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 金总额。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 【提示】此题涉及的内容新教材已删除 2.(2014年)基础货币包括( )。 A.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 B.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D.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E.中央银行的资产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货币的构成。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是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故被称为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 用“B’表示。 3.(2014年)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中,属于紧缩的需求政策的措施有( )。 A.政府发行公债 B.增加政府支出 C.减少政府税收 D.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向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 【答案】ADE 【解析】本题考查紧缩的需求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有紧缩的需求政策和积极的供给政策。紧缩的需求政策包括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发行公债。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一般会 通过公开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 4.(2013年)制约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 )。 A.储户提取现金的数量 B.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 C.企事业单位及公众缴付税款的数量 D.银行间同业拆借的数量 E.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数量 【答案】ACE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创造派 生存款机制。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 生存款的能力主要受到三类因素的制约:(1)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2)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3)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的限制。
你唱出我们的心声
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了“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试题及答案(1)”,希望给您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站,请持续关注。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试题及答案(1)
【真题:单选】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梅尔认为,按照( )的性质可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A.农业产业
B.农业结构
C.农业人口
D.农业技术
【答案】D
【解析】考查第一章现代农业的内涵。约翰•梅尔认为,按照农业技术的性质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划分为传统农业、低资本技术农业和高资本技术农业三个阶段。
【真题:多选】根据约翰▪梅尔的观点,高资本技术农业阶段的特征有( )。
A.人地比例逐渐提高,农场平均规模扩大
B.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
C.资本变得越来越充裕
D.农业人均收入和土地生产率下降
E.农业部门的相对重要性大大下降
【答案】BCE
【解析】考查现代农业的内涵。在高资本技术农业阶段,农业部门的相对重要性大大下降,资本积累已经足以支持非农业产业部门的迅速发展;资本变得越来越充裕,资本在农业部门的运用也日益集约化;作为非农业部门扩张的结果,人地比例逐渐下降,农场平均规模扩大;劳动成本变得越来越高昂,用机械代替劳动可以节约现代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例题:单选】发达国家主要采用( )销售方式实现一体化经营。
A.农工综合体
B.产加销联合体
C.合作社
D.产供销联合体
【答案】C
【解析】发达国家80%以上的农产品都是通过合作社来销售。
【例题:多选】以下农业发展类型中,属于高科技型农业的有( )。
A.都市农业
B.太空农业
C.精准农业
D.分子农业
E.蓝色农业
【答案】BCD
【解析】高科技型农业包括:分子农业、太空农业、精准农业等。
【真题:单选】精准农业、分子农业、太空农业属于现代农业中的( )。
A.生态农业
B.立体高效型农业
C.有机农业
D.高科技型农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章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高科技农业是指以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农业形式,包括分子农业、太空农业、精准确农业等。
【例题:单选】有关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中,说法错误的是( )。
A.与有机农业相比,生态农业更强调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
B.立体高效型农业利用时间差和空间差组成“高效复合生态系统”
C.即使施用一定限量的化肥或农药作为应急手段,则不属于有机农业
D.观光休闲型农业是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形式
【答案】C
【解析】有时施用一定限量的化肥或农药作为应急手段。
【真题:单选】下列农业类型中,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是( )。
A.有机农业
B.精准农业
C.生态农业
D.石油农业
【答案】D
【解析】考查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现代农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先后出现了有别于石油农业的多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诸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数字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
【真题:单选】以莫沙夫、基布兹作为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发展形式的国家是( )。
A.法国
B.加拿大
C.以色列
D.印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性之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农户(农场)规模有大有小,但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以色列的合作经济组织也比较发达,现有基布兹(集体农庄)270多个;450多个莫沙夫(合作社)。
【例题:单选】农业高度兼业化、农村大量兼业农户的存在,虽然使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但保证了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此为( )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独特现象。
A.以色列
B.日本
C.中国
D.美国
【答案】B
【解析】农业高度兼业化、农村大量兼业农户的存在,虽然使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但保证了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此为日本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独特现象。
【例题:多选】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历程,其在生产方式演进上具有趋同性,主要采用( )的生产方式。
A.集约型
B.石油农业
C.内涵式
D.外延式
E.粗放型
【答案】AC
【解析】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历程,都是采用集约式、内涵式的生产方式。
【例题:单选】纵观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不包括( )阶段。
A.启动建设
B.探索发展
C.全面推进
D.根本实现
【答案】D
【解析】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经历了启动建设、探索发展、全面推进阶段。D表述明显与现实不符。
【真题:多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的特点有( )。
A.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呈下降趋势
B.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C.农业就业占全国劳动力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D.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不变
E.农产品国际贸易呈现缩小趋势
【答案】ABC
【解析】考查我多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的进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呈下降趋势;农业就业占全国劳动力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真题:单选】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条件和最大的制约因素是( )。
A.农产品出口规模小
B.资源短缺
C.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
D.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农业面临的突出矛盾。资源私有制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条件和最大的制约因素。
【真题:单选】农业生产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是( )。
A.自然资源
B.固定资
C.组织制度
D.流动资金
【答案】A
【解析】考查农业企业生产要素的特点和作用。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
【真题:单选】农业产值构成、商品率、人均产量等是反映现代农业发展( )的指标。
A.经济目标
B.生态目标
C.社会目标
D.技术目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章现代农业发展多重目标。经济目标是农业现代化的直接价值取向,即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程度。包括农林牧副渔的产值构成、商品率、人均产量、企业目标(投入产出率、劳动收入等)。
【真题:单选】根据我国“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目标要求,到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要大于( )。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章“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指标。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要大于97%。
【真题:单选】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 )。
【答案】C
【解析】考查“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指标。到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60%。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