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备考流程安排表

兄弟重如泰山媳妇至高无上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023

首页> 经济师> 经济师备考流程安排表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只希望你多陪着我

已采纳

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已确定于11月底举行,从往年来看,中级经济师考试每年的变化并不大,关于考试安排各位同学不妨先提前了解一下。中级经济师各科目考试时长介绍经济师考试时间以考试系统计时器为准,各科目考试时长(最长作答时间)为小时,每科目可提前15分钟交卷。对于同时报考《经济基础知识》科目和《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的应试人员,两科目考试实行合并组织、分科目连续作答,总计考试时长为3小时,考试结束前30分钟起,经监考人员同意,应试人员可提前交卷、离场。中级经济师各阶段备考建议第一阶段:精读教材,最好准备一个笔记本,把重点记录下来。每复习完一章自己画知识框架,这是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再记忆,这一步不可以省略。在精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及时去问,尽量做到过完第一遍的时候基础知识都可以理解。第二阶段:分析考试大纲,按照考试大纲进行复习。考试大纲可以帮助大家在厚厚的一摞教材中划出重点,减轻大家的复习内容,提高复习效率。在按照考试大纲进行复习的时候,也要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哦。第三阶段:冲刺阶段做题是关键。这里建议大家主要做历年真题,真题是最能体现考试重点和出题方向的。有些知识点你会发现每年都会考,那么这类题目就要重视起来,保证遇到就一定能做对。中级经济师新教材没发布怎么办?2021年新教材出版之前,完全可以用的教材进入复习。等到新教材出版,再针对变动章节重点复习就行,效率会更高。尤其是今年第一次参加考试的、零基础的上班族考生,要知道光是《经济基础》这一科的教材,就有37章,300多页的知识点要学习,每天不挤出个3~4个小时学习,恐怕是来不及的。提前备考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每天牺牲一点点的娱乐时间,后面才会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二轮复习、刷题等。

171评论

三个人会不会拥挤

【导读】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含金量是首屈一指的,报考人数也是逐年递增,每年有大量的零基础考生加入中级经济师考试备考大军,那么零基础如何学习中级经济师呢?小编整理了以下备考经验,希望对正在备考的你有所帮助。

一、复习备考流程

1、看教材,掌握基本考点和重点概念。

2、做习题,对复习内容进行检测。

3、找不足,对做错的试题进行自我剖析,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4、看教学视频,或询问老师,对不清的部分进行深度学习。

5、重复1-4步,进行下一章节。

二、复习资料要准备多少

1、教材。试题源于教材,源于课本。以不变就万变,熟读课本每一个角落,这是考试成功的关键。现在的考试趋势是,以前的重点考的概率不大,但是以前没考过的,你认为微不足道的地方,放心吧,必考!出题老师已经熟知知你们的小心思了,故意放过高频考点不出,专门出你们没有认真复习的那部分出。

2、试题。不要背题库,不要背选择题。重要的事情再重复一遍。考试不会出你背过的任何一道试题。单纯的背试题,不掌握考试要点精髓,考场上试题一变形,你照样做不对。试题只是一种检验你复习是否全面的手段和工具,不是你备考的资料。好多同学都犯这样一个错误,上来就背选择题,以为背会了答案就等于掌握了考试要点,这是错误的,你只是背过了答案而已。考试时ABCD稍微一变立刻黄摊子。

3、视频或老师咨询。对于不会的不懂的不清楚的,回头看书看视频问老师。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的人的一句话,可能瞬间就能点醒梦中人。有人问我老师这个视频哪里找,我就不一一回复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稍微动动手指头就找出来了。如果实在找不到,可以私聊我给你解答。

三、经济师考试难吗

好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老师不同于别人,不吓唬你。直接告诉你,这个考试简单的很,好多人过不了是因为他们不看书,拿出不时间复习,仅此而已。这是一个通过性的职称考试,好多人整的和选拔性的高考一样。这个只要考过84分就行了。以经济基础知识为例子,单选70分,多选 70分。你简单看看书,单选拿50分,多选随便选 选,34分也就出来了,怎么会这么难呢。所以这个考试,我一直认为,它考的是人的毅力,不是考的人的智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零基础如何学习中级经济师 备考流程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对于其他考生来说也是一样的,只要好好发挥,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你的。预祝大家2020年考试顺利!

54评论

悲喜照明

随着行业需求量增加,近年来报考经济师的人越来越多,要想顺利通关考试没有考生想象中那么简单,像考前的学习计划、时间安排等方面都需要清晰明确好,下面深空网就跟大家详细讲解。一、系统听课+配套学习教材如果购买了线上课程,大家可以用正常倍速边看网课,同时配合教材或者讲义,把教材内容通学一遍。学完一个章节,记得用章节练习题来巩固一下考点,了解下这个章节的出题套路,对知识点加深印象。第一轮学习完毕后,可以尝试选择一套真题来做。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第一轮学习的成果,找出薄弱章节以便第二环节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可以了解自己的做题速度,是否在考试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如果速度比较慢,则后期需要强化训练。二、通学教材,搭建清晰知识架构第二轮学习还是要通学一边教材内容,但是可以提高看课的倍速,如倍速。在第二轮复习过程中,记得重点看第一轮遗留下来的薄弱章节。这个时候可以结合章节思维导图,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结构,圈出重难点,便于后期第三轮复习和冲刺复习用。三、“题海战术”+错题归纳总结第三轮就要以题为主,各种模拟题、密押卷、真题,多多益善,因为做题越多才能越熟悉各章节知识点的考察形式。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出比较好的做题“手感”,才不至于在考场上因为紧张而手忙脚乱。刷题时的错题不能错了就过了,而是要做好标记收藏,当场把错题弄懂,然后在最后冲刺阶段,需要再次巩固!四、查漏补缺+形成知识体系备考尾声阶段,留半个月的时间强化复习,重点针对易考点和重难点。最后半个月,可以把自己从一开始备考到现在所标注出来的重难点、薄弱点再拿出来巩固,配合错题强化记忆。除此之外,可以每天规定自己巩固几个章节的知识点,一定要结合思维导图,把整章的知识点都串联起来。平时整理的曲线汇总、公式汇总,这个时候也应该拿出来多看看,每年曲线特点、公式也很容易考到。

108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