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住一宿
职称对于工资、退休金、补贴等都有影响。一般初级职称与中级职称工资上会差500元,要是更高一级的相差近千元。甚至冬天发采暖费的时候,职称高的都能比职称低的多领几百甚至上千元。
而且在她们这样的单位,在晋升职务的时候,职称也是必须条件,每次竞聘岗位的时候,岗位要求上都会有职称等级的要求,比如说部门主任一般都得是副高职称才有资格参加竞聘。
扩展资料
我国从1986年起就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了。目前设置的专业技术职务共29个系列,各系列一般分高、中、初三级,有些系列的高、初级又分为两档。
评上了职称,按照等级,会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说工程技术人员,有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之分;大学老师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几个层次。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大家去医院看病,都会看到一张医生出诊表,每个医生的名字后边都会标注一个“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者“主治医师”等等,这其实就是医生的职称,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分别是正高和副高职称,挂他们的号那就是专家号了。
其他医生的则只能算是普通号。职称等级不同带来的待遇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看病时先是挂号费这一项就差了不少。患者并不了解每个医生的情况,于是,职称变成了患者选择医生的第一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职称真的没用了吗? 事业单位与民企情况大不同
不会懂
职称是用来区分你在某个专业领域技术等级资格认定,职称等级一般为初级技术职称,中级技术职称、高级技术职称(又分副高和正高,副高,相当于大学副教授,正高相当于大学教授)三个等级,工资待遇每个等级大概相差几百元不等;各个等级又分多个小级别,因此,可能出现同一级别职称待遇却不一样,但相差不是太大。
手捧真心
正高和副高指职称的级别,各级别又有不同的种类,如高校教师系列正高是教授,副高是副教授,工程系列正高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或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副高就是高级工程师了。"副高”职称主要包括: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统计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副审编、高级讲师、高级农艺师、副研究馆员、主任记者、二级律师及公证员等。"正高”职称主要包括:教授级高工、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研究馆员、编审、高级记者、高级编辑、一级律师及公证员等。
睁眼笑
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要想取得证书必须要通过经济师考试。很多人不清楚中级经济师考试如何报名,下面深空网就为大家进行详解。中级经济师考试如何报名?要报名参加中级经济师考试,建议还没有注册过的同学可以提前前往“中国人事考试网”-点击“网上报名”进入报名服务平台进行新用户注册,因为填写好个人信息后是需要接受后台核查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大家把这件事提前,就可以在报名开始后更快进行以下后续的操作:1、进入报名服务平台,登录个人账户。2、选择考试名称(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3、选择报考省份和地级市(切记别选错),查看报考文件,选择报考的地市,接受考试承诺书,进入填写报考信息界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填写相应信息,并进行报名信息的确认。4、网上审核通过或处于考后审核地区考生,可直接进行缴费,完成报名。若是报名系统提示“需人工核验”的考生,则应按要求进行资格审核。5、资格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缴费,缴费完成即为中级经济师报名结束。中级经济师考前要注意什么?1、考前准备(1)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备考时间跨度较长,大家需要尽可能在这一过程中保持始终如一的积极、认真,将看书与做题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对于中级经济师考试内容的理解、掌握的程度。(2)可提前在“考试当天应几点起床、如何前往考场”等方面做好功课,甚至提前前往考场附近进行“踩点”。考前还需调整好自己的作息,保持自身身心的健康。2、临场发挥(1)由于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为客观题,有比较多针对性的答题技巧可用,如排除法等,大家在考试时可以灵活使用它们。(2)考试时,如果遇到自己思考了3-4分钟仍无思路的题目,可以先放在一边,继续往后做别的题,带做完其他题目后在返回去思考,说不定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只想伴你
以省直为例,正高的4级可能会挣到5000元~6000元,3级大约为7000元左右,2级就可能达到8000多元。而副高的工资大约在3000元~4000元,中级职称的工资一般在3000元以下。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在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
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5个级别。 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播音、卫生技术、农业技术、档案、文物博物、图书资料、群众文化、技校教师、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工程技术、计划生育、党校教师系列(专业)设5个级别。
高校教师、新闻、科学研究、出版、教练员、翻译、艺术系列、律师、公证系列(专业)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
中小学教师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5个级别。
最惨恋爱
1、职称与工资待遇直接挂钩
职称级别对应不同的岗位级别,职称岗位级别共分12级,其中,12、11级为初级;10级~8级为中级;7级~5级为副高级;4级~1级为正高级。
2、不同职称级别的工资待遇会有差别,而即使是同一职称级别,但岗位级别不同,工资待遇也不同。
以省直为例,正高的4级可能会挣到5000元~6000元,3级大约为7000元左右,2级就可能达到8000多元。而副高的工资大约在3000元~4000元,中级职称的工资一般在3000元以下。
3、但同一职称,不同地区因经济水平有差别,工资水平也跟着浮动。
比如,同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比,吉林的工资水平要低得多。“只要单位接收,具有相应职称的人员在全国范围内是可以横向流动的,而且可以享受当地的工资待遇水平。”
4、除了与工资的挂钩,职称的级别越高,在国家一些资助培养项目的取得上就更有优势。
比如,国家常有一些人才项目,取得这些项目的项目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都要在职称上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行。
另外,这种“优待”也体现在一些公派留学和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上。在人才的人才的选拔方面,对职称也有要求,比如省级人才荣誉,如省级拔尖人才、省级专家,职称都得在副高以上。国家的一些荣誉,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特殊计划人才,基本上要达到正高级职称。
1、 职称评审
共分29大系列上百个专业
“职称评审工作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位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各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层级的职称评审,各单位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了参考。”这位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目前我国职称从评定方式来分,可以分三类。一类是考试类的,第二类是考评结合的,第三类就是评审类的。
目前,列入评审类的职称共分29个大的系列。
包括卫生系列、不同领域的工程系列、教师系列、艺术系列和档案系列等等。每个系列下设很多专业,比如档案系列包括经济档案、行政档案等等,“所有的专业加在一起,有上百个。”
2、 晋升时间
本科学历初级到正高约需15年
一位专业技术人员,从初级职称到正高级职称,大约需要多少年的时间?
“不同的学历,不同专业,每晋升一级要求间隔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位工作人员介绍。一般情况下,本科学历从初级到中级,需要5年,中级到副高,需要5年,副高到正高,需要5年。“如果每晋升一级都顺利过关的话,从初级到高级,大约需要15年的时间。”
不过,也有破格评审的特例。除了间隔时间上的要求,职称评审,需要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都达到规定的条件,这些都是“硬件”。如果有一个“硬件”达不到,就要有突出的成就和表现,才可以破格。当然,更厉害的,可以从中级直接晋升为高级,这属于跨台阶评审。“这样的特例在全省也是极少的。”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3、 淘汰率
正高级职称评审淘汰率超40%
每年我省通过职称评审的人数是多少?
“没有总量的控制,但从这两年评审的情况来看,通过职称评审(中级到正高级职称)的人数,在万到2万人左右。通过人数约占参评人数的60%左右。”
而每一个级别的职称,各评审委员会也都会把握一定的通过率。
一般,正高级职称通过率在60%以内,副高级和中级的通过率在70%以内。如果倒过来表述,那就是正高级职称的淘汰率要在40%以上,副高级和中级的淘汰率在30%以上。
从目前每年我省晋升各级别职称人数上看,正高级职称人数约占15%~20%,副高级职称的约有30%~40%,其余的为中级职称。
“这样规定并不是限制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而是要宏观调控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不能把职称评多了,评"毛"了,要使职称工作梯队式的发展。
而具有不同职称的人数是一个动态的数字。“因为职称评完之后,有流转的情况,如调出本省,也有自然的消耗,如退休和去世。”据估算,我省目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人数约有9000余人。
不辨因由
中级经济师的考试难度虽然不大,但是需要考的知识点范围很广,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这就导致了考生需要准备较多的时间用来备考,面对长时间的备考,备考计划自然是少不了的,那么2023年中级经济师备考如何制定备考计划呢?
如何制定中级级经济师备考计划?
1.规划整体计划
建议考生在制定计划之前先通过中级经济师的考试大纲、考试教材等对整体的复习内容在心中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计划整体的备考计划。备考计划需要把学习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去。计划的时间跨度不宜过长,隔断时间就需要有一定的检验反馈。
2.周学习计划的制定方法
考生需要统计非学习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占用的时间总量(确定不可缺少的时间)。计划可用于学习的时间及其分配。
3.学习计划的调整及注意事项
制定的学习计划要避免对自己提出苛刻的要求,不能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在执行学习计划过程中,如果计划不现实,或你的活动和应尽的职责有所变动,修改计划是必要的。因为这是你的计划,所以应该让计划适合你,为你服务。同时制定的计划应充当向导。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