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8871
我为逗比代言
【导读】对于备考2021年初级经济师的小伙伴们来说,我们学习需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加上对应的练习,才能保证知识点得到有效的巩固,所以需要大家在学习教材还是点的时候,能够做好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点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1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章节单选题练习,赶紧来练练吧。
1[.单选题]()属于流动资产。
A.运输设备
B.银行存款
C.专利权
D.开办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流动资产的范围。流动资产的范围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和存货等。
2[.单选题]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是指()。
A.资产
B.负债
C.费用
D.成本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负债的含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单选题]利润是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
A.营业利润
B.商品销售利润
C.经营成果
D.净利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利润的概念。利润是指企业在—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久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4[.单选题]资产和权益在数量上看()。
A.必然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符合一定条件时相等
D.不相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等式。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定数额的权益,资产=权益。
5[.单选题]某企业资产总额30万元,当发生以下业务后:(1)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2万元;(2)用银行存款归还欠款1万元;(3)接受投资资产5万元;(4)取得借款3万元存入银行;(5)收回应收款万元,增加银行存款。其权益总额为()万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等式的计算。根据资产=权益,本题中,通过计算资产总额即可得到权益总额。该企业各项业务发生对资产总额的影响:(1)资产内部等额有增有减,资产总额不变故;(2)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3)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4)资产与投益同时等额增加(5)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总额不变。故其资产总额为=30-1+5+3=37万元、权益总额也为37万元。
6[.单选题]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的业务有()。
A.从银行提取现金
B.从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C.用银行存款上缴税金
D.用银行存款支付所欠的货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各项业务发生对资产总额的影响如下。选项A: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进项B: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进项C: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选项D: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7[.单选题]接受捐赠后,会引起()。
A.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B.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C.资产减少,负债增加
D.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接受捐款后: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8[.单选题]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是由()决定的。
A.记账规则
B.账户性质
C.业务性质
D.账户结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借贷记账法的会计账户结构。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成本类账户结构、费用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同,收入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结构相同;损益类会计账户余额转入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来无余额。
9[.单选题]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A.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借贷记账法的会计账户结构。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斗+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10[.单选题]下列关于库存现金清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包括经常性现金清查和定期清查或不定期清查
B.通常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
C.清查时,出纳人员须回避
D.库存现金盘点结束后,填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库存现金的清查。清查库存现金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库存现金由出纳人员经手盘点,清查人员从旁监督,故选项C错误。
以上就是2021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章节单选题练习,当然这只是部分,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在每复习完一个章节的知识点,对应的练习一定要做起来,如果2021考生对于初级经济师该如何学习还存在疑惑,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吧。
管好你的温柔毕竟我不是他
2018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题第二十一章:市场营销策略
一、目标营销战略
为企业的一个业务单位或产品制定目标营销战略,包括在市场研究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等几个步骤,这是企业营销战略的核心,也是决定营销成败的关键。
【例 1·多选题】在市场研究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 )等几个步骤,这是企业营销战略的核心,也是决定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
A.市场细分
B.选择目标市场
C.市场定位
D.营销组合
E.营销分析
[答案]ABC
(一)市场细分
掌握市场细分的含义。市场细分就是根据顾客的购买习惯和购买行为的差异,将具有不同消费需求的顾客群体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它是目标营销战略的前提。
1.市场细分的前提和必要性
前提:顾客需求的异质性是市场细分的前提。
必要性:顾客需求多样化、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以及卖方竞争的日益激化。
2.市场细分标准(掌握常用的市场细分变量)
(1)消费者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的前提是需求的异质性,使消费者产生不同需求的因素概括起来有四大类:地理区域、人口统计、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①地理区域因素
地理区域因素在饮食、服装等产品和服务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②人口统计因素
人口统计因素是细分消费者市场的重要指标。因为:第一,人口统计变量比较稳定,获得这类资料也比较容易;第二,由于人口统计因素与消费者的欲望、偏好和使用频率等有十分显著的因果关系。
【例 1·单选题】(2007 年)人口统计因素很久以来一直是细分消费者市场的重要指标,这是由于( )。
A.人口统计变量比较稳定
B.获得人口统计资料比较容易
C.人口统计因素与消费者行为有十分显著的因果关系
D.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E.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在市场细分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答案]ABC
③消费心理因素
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购买动机、个性等心理因素对其消费需求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也常被用作市场细分的标准。
④消费行为因素
包括购买时机、寻求利益、使用频率和品牌忠诚程度等行为变量。
注意:并不是每种变量都能有效地细分市场,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企业在市场细分时就更倾向于同时考虑多个变量的影响。
(2)工业品市场细分
其细分标准多为与客户有关的变量,如客户的地理位置、用户规模、产品用途等。
【例 1·单选题】(2005 年、2007 年)目标营销战略的前提是( )。
A.市场细分
B.选择目标市场
C.市场定位
D.营销组合
[答案]A
【例 2·单选题】所谓( )就是根据顾客的购买习惯和购买行为的差异,将具有不同消费需求的顾客群体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它是目标营销战略的前提。
A.市场细分
B.选择目标市场
C.市场定位
D.营销组合
[答案]A
【例 3·单选题】(2004 年)市场细分的前提是( )。
A.需求的差异性
B.竞争激烈
C.企业面对卖方市场
D.产品的同质性
[答案]A
【例 4·单选题】市场细分不是根据产品分类进行的,而是从( )的角度划分的。
A.营销策略
B.顾客需求
C.销售渠道
D.品牌效应
[答案]B
(二)选择目标市场
掌握选择目标市场的含义。目标市场是企业准备进入和服务的市场,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目的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一般来说,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市场覆盖战略:无差异营销、差异营销和集中营销。熟悉这三种市场覆盖战略。
1.无差异营销
无差异营销是一种针对市场共性、求同存异的营销战略。
企业只向市场推出单一标准化产品,并以统一的营销方式销售。无差异营销的出发点是获取规模经济效。但这种成本优势的取得是以牺牲顾客差别需求为代价的,一旦竞争对手采取差异营销策略,则会大大冲击无差异营销企业的成本优势。
2.差异营销
企业在对整体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子市场的需求特点,设计和生产不同的产品,制定并实施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试图以差异性的产品满足差异性的市场需求。
缺点:增加成本费用,还可能引起企业注意力分散。因此,企业是否采用差异营销,要视企业实力和市场规模而定。
3.集中营销
在差异营销和无差异营销中,企业都是以整个市场为营销活动的范围。集中营销则是为了避免分散企业的资源,企业只将实力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子市场上,以期获取优势。
优点:通过在较小的市场上实行生产专业化和营销专业化,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节省经营费用。
缺点:风险大
在选择市场覆盖策略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资源、产品的同质性、市场的同质性和竞争者营销策略等因素。
【例 1·多选题】市场覆盖战略包括( )。
A.无差异营销
B.差异营销
C.集中营销
D.组合营销
E.分散营销
[答案]ABC
【例 2·单选题】(2008 年)集中营销这一市场覆盖策略的缺陷在于( )。
A.分散了企业资源
B.目标市场比较狭小
C.营销费用太高
D.目标市场上客户满意度低
[答案]B
(三)市场定位
掌握市场定位的含义。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努力在目标顾客心目中为特定品牌确立一个相对突出地位的行为。其主
要手段是以本品牌产品、服务的相对优势或特点,迎合目标市场亟待满足的需要或欲望,并将这一优势大力宣传,从而树立与众不同的有利形象。
熟悉市场定位的步骤。在市场定位过程中,企业须完成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确定亟待满足的需要和欲望
(2)确定潜在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类型:价格优势、功能和特色优势
(3)准确地选择竞争优势
(4)有效、准确地向市场传递定位信息
【例 1·单选题】(2004 年、2007 年)企业努力在目标顾客心目中,为特定品牌确立一个相对突出地位的行为,叫做( )。
A.市场细分
B.目标优选
C.市场定位
D.品牌延伸
[答案]C
【例 2·多选题】确定具体的市场定位策略必须完成( )工作。
A.确认亟待满足的需要和欲望
B.确认潜在的竞争优势
C.准确地选择竞争优势
D.有效、准确地向市场传递定位信息
E.制定产品组合策略
[答案]ABCD
【例 3·单选题】(2006、2008 年)目标营销战略的第一步是( )。
A.大众化营销
B.选择目标市场
C.市场细分
D.市场定位
[答案]C
伸手不见五指
2018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题第二十九章:经济法基础知识
第二十九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般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和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
【例题 1·单选题】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和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被称为( )。
A.民法
B.经济法
C.行政法
D.企业法
[答案]B
【例题 2·多选题】经济法主要调整( )。
A.经济管理关系
B.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C.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D.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E.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答案]ABC
二、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
(一)经济法的本质
1.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2.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
行政法是权力本位法;民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经济法则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最高准则,属于社会本位法。
3.经济法是系统、综合调整法
4.经济法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法
5.经济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法
经济法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并对之进行平衡协调的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新型的法。
【例题 1·单选题】(2004 年)关于经济法的本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B.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
C.经济法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法
D.经济法是个人本位法
[答案]D
【例题 2·单选题】下列关于经济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经济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新型的法
B.经济法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法
C.经济法的法律调整手段包括民事、行政、刑事和社会手段等
D.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答案]D
(二)经济法的特征
经济性;政策性;行政主导性;综合性。
经济法的综合性首先体现为经济法是公法和私法因素的综合;其次,经济法的综合性表现为法律调整手段的综合性,包括民事、行政、刑事和社会手段等;最后,综合性还表现为经济法在其调整中体现着统分结合、指导和规制相结合的现代市场精神。
【例题·多选题】经济法的特征包括( )。
A.经济性
B.政策性
C.行政主导性
D.个别性
E.综合性
[答案]ABCE
(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平衡协调原则
2.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3.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例题·多选题】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平衡协调原则
B.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C.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D.平等自愿原则
E.诚实信用原则
[答案]ABC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