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消费均衡

菇凉很坚强少年别硬扛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119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消费均衡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爱请离开

已采纳

一、货币均衡的涵义货币均衡又称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  货币容纳量弹性。货币容纳量弹性是利用了货币资产、金融资产、实物资产间的相互替代效应和货币流通速度的自动调节功能,使货币供应量可以在一定幅度内偏离货币需求量,而不至于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性质。利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所以利率同货币需求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  (一)IS曲线与商品市场均衡IS曲线上的点表示商品市场上总产出等于总需求量,故IS曲线上的点表示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态。  (二)LM曲线与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上的点表示货币需求量(L)等于货币供应量(M),故LM曲线上的点表示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态。  货币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要求货币的供求相等,即L=M.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需求L取决于Y(总产出)和利率i,并且,货币需求与总产出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所以,LM曲线表示在不同的利率与收入水平组合下,货币均衡(L=M)点的轨迹。  (三)IS-LM曲线与两大市场的同时均衡从理论上说,E点决定了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水平与国民收入水平。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目标,现实经济生活中遇到的两大市场往往不均衡。但两大市场走向均衡的总趋势,以及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关系却是不容置疑的。  二、货币均衡的标志  经济均衡的标志,就是货币均衡的标志。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物价变动率是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如果物价基本稳定(物价指数在3%以内),说明货币均衡;如果物价指数变动超过3%,说明货币失衡。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是判断货币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可用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指数结合衡量货币是否均衡。

78评论

相遇唯我独醉相知唯我自知

中级经济师考《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门科目。其中,《经济基础知识》题型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70道,每题1分;多选题35道,每题2分。《专业知识和实务》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其中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多选题20道,每题2分;案例分析题20道,每题2分。考试于11月12、13日举行,考试形式为电子化考试,应试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资格证书。《经济基础知识》教材的部分章节目录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二、市场供给;三、均衡价格;四、弹性;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一、效用理论和无差异曲线;二、预算约束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一、市场结构的类型;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四、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二、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一、市场失灵的含义;二、市场失灵的原因;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一、国民收入核算;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三、消费、储蓄和投资四、总需求和总供给;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一、经济增长;二、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三、经济发展;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一、价格总水平;二、就业与失业;三、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一、国际贸易理论;二、国际贸易政策。中级经济师合格标准中级经济师每个科目总分为140分,要求考生达到60%及60%以上的分数视为合格,即每个科目需要达到84分及84分以上。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即将开考,想要快速提高分数?还身处迷茫中的你,可直接点击下方图片参加“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前30天核心考点冲刺营”,助你成功上岸!

161评论

犯贱又矫情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十月上旬,为了在考试中考到一个好的成绩,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人力资源管理常考知识点:劳动力市场均衡及其变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人力资源管理常考知识点:劳动力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一、单一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劳动力市场均衡,是指在某一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需求正好等于劳动力供给这样一种状况。此时的工资率即为均衡工资率或市场出清工资率,在这一工资率下通过市场实现的就业量即为均衡就业量。

在市场开放的情况下,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而市场劳动力需求曲线无论其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我们可以断定,在特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劳动力需求曲线和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下,将有且仅有一个单一的工资率,这个工资率就是经济中的均衡工资率。

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破坏与重建

1、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对均衡位置的影响

当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而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工资率和就业量均随需求曲线右移而上升;反之,当需求曲线左移时,均衡工资率和就业量同时下降。

2、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对均衡位置的影响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而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必然导致均衡工资率下降和均衡就业量上升。同样道理,当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而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时,则会导致均衡工资率上升和均衡就业量下降。

3、劳动力需求曲线和劳动力供给曲线同时移动对均衡位置的影响

以人口和劳动力增长为例说明:

(1)在消费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和劳动力增加会引起消费品需求增加,从而导致劳动力需求增加,促使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另一方面,人口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必然会使劳动力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

(3)劳动力需求和劳动供给同时扩大,曲线同时右移,导致劳动力市场均衡位置以及均衡工资率的决定不确定。当需求曲线移动幅度更大时,均衡工资率就上升;而当供给曲线移动幅度更大时,均衡工资率就下降。

97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