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边际储蓄倾向

说好不动情但我动了心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620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边际储蓄倾向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善良

已采纳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时储蓄的变动情况。边际储蓄倾向是用来测度收入增加引起储蓄增加的程度的一个概念,常常应用于宏观经济学领域中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举例说明边际储蓄倾向:假设我的收入增加了100个单位,我想要将其中的20个单位用于储蓄,那么相较于之前(收入未增加时),我的收入的增加额是100,我的储蓄的增加额是20,此时我的边际储蓄倾向为20100=。

边际指当某一经济函数中的自变量发生一个微小单位的数量变化时,因变量因此而发生的相应的数量变化值,被称为该因变量的边际值。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中被广泛使用,边际成本、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收益等等。

边际储蓄的影响因素:

居民边际储蓄倾向对真实利率十分敏感。真实利率高则边际储蓄倾向高,真实利率低则边际储蓄倾向低,并由此会引起引致性投资的波动。所以,真实利率是这样通过边际储蓄倾向导致中国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

在紧缩时期,真实利率提高,导致边际储蓄倾向提高,有效需求不足,这使得通货膨胀下降,所以真实利率更加升高,有效需求更加不足。政府就开始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使投资大幅度增长,拉动总需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边际储蓄倾向

183评论

原谅我如此自私

十一月马上就要来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准备,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知识点: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1、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

平均消费倾向=总消费总收入,边际消费倾向β=增加的消费增加的收入

平均储蓄倾向=总储蓄总收入,边际储蓄倾向S=增加的储蓄增加的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β+边际储蓄倾向S=1

2、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及储蓄函数

理论假设:(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0<β<1)

(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

(3)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注: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消费函数:C=α+βY

即:消费分为两部分,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储蓄函数:储蓄=收入-消费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即APC+APS=1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即MPC+MPS=1

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该理论认为: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取决于他们在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收入与财产,也就是说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4、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稳定函数。

74评论

我拥着你入眠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它的数值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正数,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

159评论

笑惨我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边际储蓄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它的数值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正数,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

居民边际储蓄倾向指居民收入每变动一单位时的居民储蓄的变动额。若以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ΔS表示储蓄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ΔSΔY。边际储蓄倾向是储蓄函数的斜率。

扩展资料:

因为收入不是被用来消费,就是被用来储蓄,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和是1,即MPC+MPS=1。边际储蓄倾向一般为正数值,但小于1,即0

例如,有一个家庭的收入增长了1,000美元,并且他们打算把其中的400美元存到银行,那么其边际储蓄倾向就是MPS=400÷1,000=,即40%。

86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