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098
请你深信不疑请你不忘初心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无锡名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无锡名人故居分布图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盘点无锡历史名人都有谁无锡从古至今英才辈出,群星灿烂。他们个个都是无锡文化的历史长廊造就者,他们是照亮中华大地的耀眼明星,他们以自己杰出的成就为无锡增光添彩,他们的才华与业绩留名青史彪炳千秋。下面我们就来细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无锡历史名人吧。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焦溪)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足迹遍历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16省,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倪瓒,元代画家、诗人。初名_,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倪瓒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倪瓒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_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_阁集》。华察(1497——1574)字子潜,号鸿山,江苏无锡人。明朝弘治十年六月初六日生于无锡县隆亭即今无锡市东亭镇,少时聪颖,12岁能作诗文。因做过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官,辅导过皇家孩子读书,被称为“华太师”。薛寿萱,名学濂,以字行,清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1900年1月15日)生,无锡城内前西溪人。薛南溟第三子。早年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民国10年(1921年)赴美国入意里诺思州立大学学铁路管理和经济管理。民国14年毕业回国。民国15年,薛南溟将永泰丝厂由沪迁锡,薛寿萱始任永泰、锦记等丝厂协理。周舜卿(1852年——1923年),名廷弼,以字行,晚号耐叟,清咸丰二年(1852年)五月十日生,无锡县东绛(应为“土_”,下同)小园里人。11岁入私塾读书,16岁由族叔介绍进上海利昌铁号当学徒。光绪四年(1878年),帅初以5000两银子在上海开设升昌五金煤铁号,任周舜卿为经理。3年后帅初在英病故,其子来上海料理遗产,除提取升昌盈余3万两外,其余资财悉数赠予周舜卿。周舜卿后又在升昌隔壁开设震昌铁号。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无锡名人无锡历代名人总览丁锦丁儆丁兰亭丁志辉丁宝书丁厚卿丁惠康丁福保丁熊照于同隐邓云度邓星伯邓晋福计六奇太伯王适王问王序王选王迅王庸王绂王补宣王旭高王尧臣王补宣王承业王昆仑王叔朋王忠烈王津名王禹卿王寅春王其勤王德荣王蕴章尤袤尤国帧仇庆久过铸过晋源过探先过增元过镇海刘世杰刘天华刘元珍刘半农刘北茂刘彤华刘宝善刘祖德刘崧生刘富根刘群先石磊石筱山孙洙孙方中孙辰初孙尔准孙鹤卿孙荆楚孙冶方孙宗枢孙曾一孙毓棠孙毓修冯金妹冯宪文丘锡生叶谦吉安国安友石安希范华察华山华世芳华中一华阿金华应申华图珊华绎之华秋苹华彦钧华锡均华蘅芳江绍基江焕卿李纲李绅李凤哕李如祥李伯敏李国伟李克乐李寿桓李金镛李佩黻李钟瑞李祥霖李惕平李嘉谋许钰许云樵许叔微许思园许倬云许莼舫许翼云朱士嘉朱文书朱可心朱幼南朱庆云朱启祥朱洪元朱通伯朱秀谷朱勤甫朱照宏吕炯陈洪陈源陈志陈小妹陈凤威陈幼学陈佩三陈星若陈钟祥陈慕华陈瘦竹陈翰笙杜掌如季恺季云卿匡仲谋匡培根匡耀良陆子容陆汉明陆润康陆培之陆德源孟刚孟惠荣邵宝沈一平沈孟育沈奉江沈金鳌沈瑞洲沈缦云沈德良汪容汪艺香吴琛吴子敬吴子声吴仁宝吴邦伟吴观岱吴观蠡吴芝瑛吴季贤吴美琰吴诗铭吴道元吴望始吴惠昌吴稚晖吴畹卿吴震修辛一心严朴严绳孙严自强严希杰严钦尚杨模杨世铭杨令弗杨四箴杨玉英杨芳灿杨作枚杨芙清杨昌龄杨国桢杨荫杭杨宗濂杨宗瀚杨荫榆杨荫浏杨荫溥杨重骏杨根新杨味云杨潮观杨翰西张煦张光世张文伯张正宇张光宇张瑞芝张再梁张聿青张佐臣张宪秋张复痒张契之张涤生张惜阴张锡昌张德载张以增张轶欧邹雅邹一桂邹文海邹云翔邹石溪邹钟琳邹承鲁何栋如何瑞荣寿冶范谷泉周纶周文周小农周阿康周阿生周建松周培源周舜卿郑振华金开诚林庸林致平郁念祖贺天健洪元侯学愈侯鸿鉴侯鼎钊侯毓汾胡开诚胡汀鹭胡正详胡刚复胡旭初胡明复胡雨人胡敦复胡通祥胡新南荣尔仁荣鸿元荣月泉荣宗敬荣独山荣智健荣漱仁荣德生须恺须沁华俞复俞庆棠赵深赵子新赵伟康赵柏生祝大椿祝世康祝寿昌姚建铨姚桐斌倪瓒倪达书施之勉施守义钟英高阳高文华高秉钧高景泰高攀龙顾复顾俊顾述之顾兴中顾可久顾圣婴顾谷同顾光旭顾兴源顾贞观顾坤伯顾青虹顾宪成顾栋高顾祖禹顾恺之顾铁符顾惟精顾夏声顾淑型顾景舟顾福年顾毓瑞顾毓珍顾毓琦顾慰连贾洪林浦化人浦文汀浦起龙钱穆钱仁康钱柏文钱中文钱孙卿钱伟长钱令希钱松岩钱佼汝钱钟韩钱钟仪钱海岳钱瘦铁钱基博钱惠和钱俊瑞钱临照秦金秦起秦耀秦大钧秦仁金秦伯益秦邦宪秦古柳秦光煜秦毓鎏秦蕙田唐文治唐孝威唐光明唐晋发唐星海唐保谦唐翔千唐照千唐庆增唐骧庭唐鑫源陶凤山陶晶孙陶寿伯陶国鑫徐寿徐仲年徐宝鼎徐祖善徐振旦徐悲鸿徐建寅徐梦影徐嘉漠袁仁仪诸竹生诸健秋诸福棠殷良弼谈社英曹小定曹仲容曹涵美龚锡春黄敦黄怀觉黄修青黄羡明黄冕群盛水湘堵胤锡章治康巢纪平程及程贯一程昌圻程敬堂惠钧惠峻山蒋仲怀蒋哲卿蒋慧惠蒋锡昌量如法师嵇璜嵇曾筠谢立章葛新石鲍明路廉泉裘廷梁裘维裕裘维蕃裘毓芳路湛沁蔡世金蔡建栋蔡振华蔡缄三蔡翔云潘菽潘序伦潘梓年薛光华薛佛影薛寿萱薛学海薛明剑薛南溟薛葆鼎薛福辰薛福成薛暮桥糜文浩糜文溶无锡有哪些历史名人一、倪瓒倪瓒(1301年—1374年),初名倪_,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江苏无锡人。元末明初画家、诗人,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倪瓒家中富有,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年,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倪瓒擅画山水和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_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洪武七年卒,时年七十四岁,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_阁集》。二、冯其庸冯其庸(1924年2月3日-年1月22日),名迟,字其庸,号宽堂。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1924年2月3日出生。中共党员。著名红学家、史学家、书法家、画家。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以研究《红楼梦》著名于世。2015年2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年1月22日12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年5月,当选第27届全国书博会“致敬读书人物”。三、王赓王赓(1895-1942),字受庆,江苏无锡人,民国时期高级军官,中国陆军中将。1911年清华毕业后保送美国,先后在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就读,191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后转入西点军校,在西点一贯成绩优异。1918年西点毕业时为全级137名学生中第14名。王庚回国后曾任职于北洋陆军部,并以中国代表团武官身份随陆徵祥参加巴黎和会;后任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并晋升少将。王庚和陆小曼以及徐志摩在当年是热门新闻,王将军以优雅的绅士风度主动退出了纠纷,并一生独身。四、钱穆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江苏无锡人,吴越太祖武肃王钱_之后。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五、钱钟书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倪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冯其庸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赓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钱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钱钟书无锡出了哪几个名人撒?徐悲鸿华彦钧刘半农刘天华缪荃孙孙毓修钱钟书陈瘦竹杨荫浏顾景舟张光宇张正宇贺天健钱瘦铁胡汀鹭秦古柳钱松岩诸健秋科教类唐文治杨荫榆钱穆俞庆棠钱基博顾毓_钱钟韩钱伟长钱临照孙毓棠唐照千孙克定刘操南冯焕文工商类荣宗敬荣德生唐星海唐翔千唐英年杨翰西王禹卿薛明剑华绎之荣智健荣智雯荣毅仁无锡籍将军钱树根臧穗糜振玉朱增泉包富红王锡仁王普丰陈章元吴炳兴殷宝洪冯金茂蒋文郁王祖敏邓铜山史祥彬华钟亮杜云生张纪根无锡籍院士陈新顾夏声陈太一周镜钱伟长周培源史绍熙钱保功王补宣承淡安顾真安唐西生王选陈厚群季国标吴中如许健民林华蒋新松陈德仁吴中伟文体类蔡振华,丁俊晖,卞兰,葛飞无锡有哪些名人(名气越大越好)阿炳(华彦钧),丁俊晖,徐悲鸿,钱钟书,何振梁,荣毅仁,薛福成
没有死掉就好
分类:文化艺术 >> 民俗传统问题描述:我想知道昌姓的起源及分布解析:一、昌姓传说起源 1、系出有熊氏,是黄帝的嫡系胤胄,始祖昌意。黄帝娶妻嫘祖, (前2839年,黄帝廿九年,嫘祖于若水生昌意)。黄帝七十七年令昌意降居四川若水,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子颛顼。后昌意携全家北迁至中原,建昌意城(今河南乐西北),其子颛顼后为部落首领,建都帝丘(今河南濮阳),为高阳氏。高阳氏支子以祖父昌意之字命姓,遂成昌姓。见《风俗通》. 2、源于任姓。相传黄帝有25个儿子,为4母所生,分化成12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缳、依,昌氏是任氏的后代,子孙沿袭至今。 3、黄帝臣昌寓,其后世子孙以昌为姓.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昌姓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东海郡,有二处:一处在今山东省郯城一带,另一处相当于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河以北地区。 2.堂号: 双芝堂: 湖北仙桃、潜江堂号。来历:“永公者,宋靖康时,金人内犯,永守义不屈.宋祖特赐状元.后迁太常寺丞.其时祠内产芝二根.此后世以双芝名其堂者也.” 茂荫堂: 江西萍乡、湖南醴陵、贵州广顺堂号。 高勋堂:出自南梁昌义之的典故。 敦伦堂: 安徽省六安市。 汝南堂: 湖南桃江 .益阳,湖北江夏等地. 三、家乘谱碟 1.江西省吉安府《昌氏玉牒》(元)至元丁亥(1287年)昌崇文创修;(明)成化庚寅(1470年)昌大伦重修;正德戊寅(1518年)昌廷实三修;(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年)昌永元等四修;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年)昌盛钥等五修;同治四年乙丑(1865年)昌朝诠等六修;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昌育乐等七修。木刻本 。 2.江苏省通州(今南通)《昌氏族谱》民国12年昌德清修 3.湖南省益阳《汝南昌氏四修族谱》18卷首末 (清)乾隆戊寅昌乃元,兼善等创修;嘉庆十一年昌民也,次哲等续修;道光二十六年三修;光绪三年昌奉彩,礼贤等四修。木活字本15册。 4.江西省萍乡《昌氏续修族谱》(清)昌世隆等修 清宣统二年(1910年)木活字本, 现存于上海图书馆. 5.湖北仙桃双芝堂《昌氏宗谱》十卷本 创修于清乾隆五十八年,二修于咸丰八年,三修于同治九年至光绪十二年,四修于光绪二十八年昌光南偕壁卿、子溪、弼臣纂修(木刻本),五修于公元1989年昌照堂等续修 十卷本。 6.安徽六安敦伦堂《昌氏宗谱》九卷本 (清)昌大科 昌大贵主修 嘉庆四年创修; 大品 相陶 道光十七年续修; 永开 永业 光绪二年三修;茂林 安炳 民国三年四修; 安康 安照等 民国卅一年五修; 守璋等 一九八六年六修。7。贵州广顺茂阴堂《昌氏宗谱》一卷本。手抄本。2000年昌吉仁首修。 四、分布 (已知的昌氏群居地,不断添加中)1、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有昌氏。安徽省巢湖市有东昌村,南昌村有昌氏群居2、贵州省余庆县大乌江镇昌家屯有昌氏群居。3、江西省萍乡县荷尧镇青云村严鹰山(古称茂田)4、江西省万安县枧头乡南洲大队富田村小组,有五六十户昌氏人家。5、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新安坪高东村。6、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欧里镇下麻田村、昌坊村。此地昌氏修有昌氏宗祠。7、湖北省仙桃市龙华山办事处昌家湾村等地有昌姓人家数千人。8、湖南省桃江县花果山乡有昌氏群居。五、历史名人 1.昌 意:黄帝二十五子中的其中一位,为嫘祖所生,其后代以昌为姓. 2.昌 仆:又名昌妪.上古时人,颛顼之母。《史记·五帝纪》载:“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见《河图》。 3.昌 容:相传为殷商王女,修道于常山,扶危济贫.食蓬萦根二百余年,颜如二十许。 能致紫草鬻与染工,得钱以与贫病者。 4.昌义之:(?-523) 南朝梁历阳乌江人。仕齐为冯翊戍主。从萧衍(武帝)起兵,每战必捷。梁武帝天魏大战,义之率军拔魏梁城。六年,率三千人守钟离,拒魏军数十万。及梁授军至,大破魏军。率轻监初,迁北徐州刺史,镇钟离。四年,梁兵追至洛口而还。以功进号军师将军,迁南兖州刺史。不知书,性宽厚,为将能得人死力。官终护军将军。卒谥烈. 5.昌 豨:三国魏徐州太守。“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 见<后出师表>。案胡三省通鉴注曰:“昌霸,昌豨也”。胡氏谓昌霸即昌豨,良确。 6.昌 永:字禹功,宋状元,南宋泾县人。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金人侵犯京城,他率太学诸生守义不屈,朝廷嘉其节,补进义校尉。绍兴年间以特奏第一,累迁太常寺丞。(泾县在安徽省东南部,青弋江流域。特产“宣纸”。) 7.昌元庆:讳少九郎。嘉定(公元1208)戊辰五月初六生,身长有武略,大元兵变,佥百长保障乡里,人称为安民公,屋后建百长亭,亭前起乡社书院,文文山先生为记,后遭国难,帅宗族四十余人,丛义兵,护宋驾,奔福广,宋亡,遂死于海。 8.昌应会:明代莆田人.嘉靖年间官汉川知县,县多水患,应会轻徭缓赋,斩尽盗贼,因得罪权贵被调往外地,百姓立生祠来纪念他。 9.昌文贵:先一日,左副指挥韩成,元帅宋贵、陈兆先战没。兆先者,野先从子,既被擒,太祖以其兵备宿卫。感帝大度,效死力,至是战死。韩成子观至都督,别有传。 越四日,辛卯,复大战,副元帅昌文贵、左元帅李信、王胜、刘义死。《明史》 六. 昌氏当代人才荟萃1.昌少军:男,1959年11月生,湖北仙桃人,又名昌盛,字茂之,署文昌阁主。国家一级美术师、一级警督。书法篆刻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纪印社名誉社长。为汪新士、吴丈蜀先生的入室弟子。大学毕业。其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书法篆刻展赛,曾在“爱国杯”、“理想奖”等国际性、全国性书法篆刻比赛中五次荣获金奖。1997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金剑文化工程”艺术奖。并在《光明日报》、《艺术与时代》、《西冷艺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艺术明星》等报刊上多次发表过书法篆刻作品及理论文章。在篆刻理论上 提出“中锋滚刀法”并付诸实践,单刀直入,不加修饰,纯任自然,使单刀达到双刀难以达到的浑穆苍茫之境界。人名及作品收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印学年鉴》、《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古今书法大辞典》等,篆刻作品被誉为“荆州一绝”。编有《昌少军临摹秦汉印》、《昌盛印稿》,主编有《南纪印社——中国楚文化艺术节特辑》、《艺坛怪杰汪新士纪念文集》等书。2.昌 玮: 男,1933年11月生,河南省伊川县人。现任河南省计算中心研究员。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主要从事专业性应用数学研究工作。承担边缘学科中的研究项目,利用现代数学的各种理论结合有关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社会实际中提出的各种数学问题。通过像石油测井解释、长期天气预报、水泥窑系统控制、心率变异性分析以及软科学等边缘学科的应用项目研究,既要分析和解决实际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又要扩大边缘学科的知识。历任省数学研究所概率统计研究室主任、省计算中心应用数学部副主任、中国模糊数学与系统学会理事、省模糊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人民 *** 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 导师、《模糊数学》杂志编委会编委等职。主持并承担多项省、国家级关于石油测井解释、长期天气预报、水泥窑系统控制、动态心电仪和心率变异性分析等的数学模型研究以及软科学等边缘学科的重大研究课题。在研究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方面具有相当造诣。部分论文已编入《模糊数学与工程科学》(王凡编著)等书。完成国家、省级重大科研项目5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双法研究会科技成果二等奖各1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奖、获国家专利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6篇。3.昌吉明:男,生于1938年3月,又名吉岷、发铭,中专文化,中级经济师,重庆市涪陵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退休职工。本人较爱好书法,在从事农村金融工作三十余年中,曾多次参加农业银行、信用社举办的书画比赛活动,先后荣获区、市(县)、地级系统内书法比赛一、二、三等奖。1995年8月,荣获《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七十月年全国书画摄影艺术大展》书法三等奖证书。1997年5月,荣获涪陵区毅仁办事处举办的《迎接名港回归》书法赛三等奖并证书。1998年8月,荣获山东文化艺术研究院书法三等奖;同年9月荣获湖南《跨世纪书画家精品集萃》入编证书。1999牟l月,荣获首届中国书画"画圣杯"大奖赛"画圣"奖并编入大型画册《精品集》。1999牟5月,书法入选并编入浙江《中华寿星杯书画大奖精品集》。4.昌军生:1959年出生 山东人。平度市华侨医院口腔医师。在卫生单位工作22年,在22年的工作中,从事过中医内科、眼科、耳鼻喉科,后脱产学习3年口腔科,在工作和实践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三叉神经痛及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中药成方等。从事临床工作22年,通过自学、上学和进修,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发现智齿冠周炎、三叉N痛、面N麻痹、糖尿病等的诊断,治疗方法,并有新的突破和发现,并在中国乡村医生,青岛预防医学,北京全国实用中西医研究等书刊一发表论文,最近研究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如研制成功,向您们所有的教师报喜。5.昌金超: 男,1944年7月生,河南登封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任登封市第五高级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嵩山文艺家联谊会副会长,登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嵩苑》文学季刊主编。长期以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学校行政管理等工作,业余爱好文艺创作。1991年就任五中校长以来,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大胆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引入激励竞争机制,坚持学生个人操行、班级管理、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实行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把登封五中办成了普教职教相结合的综合性特色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升不人数逐年增加。学校曾多次荣获市、县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先进职工之家"、"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997年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学校。《教育时报》、《河南教育》、《河南广播电台》、《河南日报》、《郑州今古》等新闻媒介,曾先后10多次报道登封五中的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等方面的经验,这些文章已先后被收进《中国当代改革者》、《跨入二十一世纪的辉煌篇章》、《成功之路》等国家级大型文集。个人先后10余次被授予登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1992年被郑州市评为优秀校级干部。工作之余,常写一些文学作品,所创作诗歌、散文、小说在省市以上报刊发表400余篇(首),部分诗作被收入优秀诗选。6.昌玉荣:男,1944年9月生,山东肥城人。 *** 党员。高级经济师。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任山东省肥城市对外贸易局副局长、副总经理。主持实施的黄牛改良、推广青贮饲料和设计的猪舍被上级有关部门确认为试点经验并加以推广。调市外贸局后,潜心抓出口货源培植工作。主持了青山羊、长毛兔等品种改良培育,使青猾皮、山羊板皮、兔毛等发展成为肥城的大宗骨干出口商品,省、市定肥城为青山羊和长毛兔生产基地县。在推行改革和改善企业管理上,主持编制的"关于开展小指标竟赛的奖惩意见"、"加强企业管理,实行分口核算"和"外贸公司岗位责任制",受到省市外贸系统领导的重视和推广。1984年主持的企业整顿工作,省 *** 给予单位铜匾奖。市 *** 给个人记功一次。企业连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在泰安市外贸企业中率先被国家经贸部赋予自营进出口权。近年来编写了《搞活经营、开拓前进》、《一手抓收购,一手抓效益》等十几篇专业文章,撰写的《开展直购业务,促进外贸发展》的文稿印发至全省外贸系统,《山东通讯》给予专载。业绩被载入《泰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名录》、《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化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中国世纪语录大典》等文献。7.昌秉国:1945年1月生,江西新余人,江西新余肉联厂党委办主任。新余市特约研究员、高级政工师。1993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1999年被评聘为四川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1990年曾参与江西省委党校编写《思想政治工作自强之路》(南海出版社1991年出版)、主要论文:《扭亏增盈,关键在人》发表于《江西商业经济》1997年第2期。《说理之我见》发表于《江西通讯》1997年第4期,《论企业干部道德建设》发表于《学习与宣传》1997年第7期。《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加强企业领导班子的思考》分别发表于《新余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和1998年第2期。《改革用人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发表于《江西商业经济》1998年第1期。《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发表于《企业政工》1995年第l期。同时其多篇论文已编入《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研究文库》、《当代领导者管理艺术丛书》、《中国软科学文库》、《中国社会科学文库》、《中国当代社科研究文库》、《中国改革战略研究文汇》、《中国跨世纪改革发展文献》、《中国新世纪改革战略文库》、《探索与发展》等。并荣获二等奖、三等奖。1999年被评为新余市优秀高级政工师。8.昌凤臣:1946年3月生,山东平度人,青岛市物价局巡视员,高级经济师、 *** 教授和研究员。1962年毕业于原昌潍农学院。曾就职于青岛市经济委员会,任企管处负责人和市企协秘书长;青岛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任副主任、党组成员;青岛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任正局级副主任、党组成员;青岛市物价局任党组书记、局长。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主要著作《经济转型时期思维和实践》(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主要论文:《工贸结合是对外开放的必由之路》,发表于《经济管理》1986年第4期;《谈按适当比例将降低的物化劳动消耗价值转入工资分配》,发表于《经济管理》1986年第8期,被评为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生产力经济学优秀著作二等奖;《实行优化劳动组织的几个理论问题和政策措施—兼论其由来和发展》,发表于山东省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并获优秀论文奖;《坚持生产力标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表于《生产力标准问题》一书;《及时把握物价走势认真落实调控措施》,发表于中国当代改革丛书《改革理论与实践》(第五卷);《实行蔬菜价格差率控制的做法与体会》,发表于中国当代改革丛书《改革理论与实践》(党政卷)。9.昌建国: 男,1942年出生,汉族,中专文化, *** 党员,益阳市优秀教师,南县南洲镇德昌小学高级教师。1961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现担任南洲镇德昌小学副校长兼教导主任。70至80年代多次为全县教师上数学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撰写的教学经验论文多次获市、县论文奖,数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镇优秀党员;1993年获益阳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10.昌思齐 :男,1935年生,江西分宜人。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 党员。1964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专业.先后有《突破三关学好普通话》、《用对照法指导学生作文》、《进行专题写作指导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等20余篇论文在省级和全国性刊物上发表。11.昌国兴:汉族,1941年2月生,陕西西安市人, *** 党员。1964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针灸、神经内科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专于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和针疗并用的中西结合治疗。参加《现代经络研究文献综述》一书编写,获1979年省 *** 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多年参加“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及机理研究”,1988年分获部级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及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1990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标项目“针刺治疗中风血瘀证临床及机理研究”负责人之一,其阶段性论文获省局1985-1989年度针灸一等优秀论文,总结论文(同项同名)发表于美国国际临床针灸杂志,该研究获1991年局级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此外,曾担任《单穴临床应用集锦卜书的编委及编写工作,完成10余万字的《神经系统疾病针灸治疗讲义》,供本院针灸系学生使用,撰写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一例伴肌肉运动的经络感传现象”不仅罕见更有研究价值,另如“对财膝以下穴位重要性的探讨”、“论面瘫的诊治及预防”、“穴位封闭治疗疑难病”无论从理论上、实践上或是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面都有继承创新性和科学实用性。“穴位封闭治疗疑难病”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2000年5月在珠海举行的“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学术交流会”并入编。12.昌梓龄:1931年5月生,教授,研究生。1955年东北地质学院物探系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至1981年,1981年至今在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工作。专长为重力学、地球物理基础、旅游地质学、陨石及宝玉石学等。历任重力实验室主任,计算机实验室主任、重力教学组组长、地球物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系学术委员会委员等。曾为12个专业的学生、研究生、进修工程师讲授过14门课程,多次参加和负责完成地矿部、国家地震局、省旅游局、省教委、科委和国家自然学基金项目16项,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专著三部,其中"用面波反演中国大陆及相邻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1994年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它获奖项目七项。13.昌增益: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萍乡荷尧镇人。1965年出生,16岁考入华东师范大学,20岁通过CUSBEA项目公派赴美留学,27岁毕业于美国贝勒医学院生物化学系,获博士学位,之后三年为美国休斯顿医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30岁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32岁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曾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院长为吴阶平院士)、“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1998-2003)。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9月开始)。现任国际蛋白质协会刊物Protein Science(蛋白质科学)刊物编委.这是该刊物创刊以来在中国聘任的第一位编委,也是目前编委会中惟一来自亚洲的科学.《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常务编委、《科学通报》特邀编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评审专家。14.昌云霞: 女 讲师、会计师 1985年8月专科毕业于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机械专业,1986年曾在郑州粮食学院进修粮食储检专业。1996年、1997年分别本科毕业于山东省委党校涉外经济专业,青岛海洋大学成教学院会计专业。1995年、2001年荣获山东省青岛市职工教育优秀教师光荣称号。1997年荣获山东省粮食系统职工教育优秀教师光荣称号。1998年所讲的《市场学》《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课参加青岛市教委统考分别获第一名,第二名,2001年获青岛市教委《创业指南》优质课比赛一等奖。15.昌伟平: 1956年5月生,又名吕云,浙江缙云人,任职于缙云县浙南电光源有限公司。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员、中华邮缘联谊会会员、《收藏》读者俱乐部会员。1980年开始收藏,主集邮票邮品、字画,藏品较丰;兼集磁卡、钱币、票证、像章等。1992年,编组的生肖邮集参加地区集邮巡展获二等奖。曾参加县集邮展览获二等奖。诚交藏友。16.昌云军:男,1966年出生,山东平度大泽人。从事葡萄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近二十年,发表过各类论文六十余篇,并著有《美国红提葡萄栽培图册》、《葡萄新品种新技术》、《中国大泽山葡萄》、《葡萄大王昌云军》等专著,参与编写了《果树新优品种推介》一书。培育了农科1、2、3号三个及早熟葡萄新品种,2001年通过专家鉴定,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任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唯一葡萄基地——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场长,高级农艺师。多年来,他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当地农民朋友走上了产供销一体化的果品生产产业化路子,帮助农民朋友脱贫致富,为改良当地的葡萄产业结构,优化葡萄品种及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昌云军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先进基地和先进个人,2001年被评为青岛市农村优秀专业科技人才和山东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科技能人;2003年被聘为中国国情研究会的特约研究员;2004年8月16日,“中国第三届优质葡萄擂台赛”在中国“葡萄之乡”北京大兴区采玉镇如期开擂。来自全国各地70余家葡萄种植基地、单位和个体种植户参赛。昌云军种植的葡萄以克获单粒组冠军。2004年被聘为山东省农村干部远程教育首席专家;“葡萄硬枝嫁接快速育苗技术”已成功申报国家专利。17.昌早军: 1958年10月生,湖北仙桃人, *** 党员,大学文化仙桃市龙华山街道办事处教育组组长。1986年任仙桃市下查埠镇教委师训干事;1988年任仙桃市龙华山办事处黄林中学校长;1992~1998年任仙桃市第四中学校长。1994年当选为 *** 仙桃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1998年12月当选为仙桃市第五届人大代表。1994、1995年被评为仙桃市优秀党员;1998年被评为仙桃市教育管理先进工作者。18.昌兆凤: 男,1931年出生,江苏宝应人。 *** 党员。统计师。曾任宝应县粮食局购销股计划统计、购销股长。主要贡献:在40年的粮食工作中,曾多次获得县 *** 表彰和奖励,1988年荣获国家统计局颁发的统计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认真调查研究,40年来跑遍全县农村90以上的村组和部分农户,每年夏秋两季深入田头看苗期长势,深入场头看收获实产,准确及时的测算好产量,提供给县领导,合理地分解粮食购销任务。国家计委、商业部于1985年在安徽宣城地区 县召开"七五"期间粮食问题座谈会,个人提出了压缩粮食销售和理顺价格的设想。第一步先将酿造业和副食业用粮及各项补助粮实行购销同价或议价供应,第二步在1990年前将居民定量供应粮改按比例价供应,对逐步实现粮食供应制度改革起了促进作用。19. 昌德金:男,1944年出生,湖北仙桃人。大学本科,教育管理副研究员。21岁任沙市市委秘书,由其主笔的社论、重大节日致辞、领导讲话多见诸报端。曾为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教育管理学会理事;市德育研究会副会长、市心理学会理事、市心理学会教育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撰德育研究、三结合教育研究、学校管理研究论文多次评为市社科论文—等奖。1983年,任市十三中校长,学校被评为全省先进学校,出席在洪山礼堂召开的表彰会,居中受时任湖北省长黄知真亲授锦旗。1987年任沙市市教委普教科长,出席国家教委在洪山宾馆召开的全国[除 *** 外]各省、市、自治区、经济计划单列市教育主管官员参加的教育研讨会,由其撰写的文章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其理论性、实践性、经验性受到国家和省教委领导的高度评价。收入大会典型经验文件汇编。1990年任沙市四中校长,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市十佳校长。1992年调任沙市大学,任副校长,现为正处级调研员。20.昌 沧,(原名昌学禹)。1924年11月出生,湖北仙桃人。编审。 *** 党员。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法律系。1950年毕业于中央团校第2期。曾任新华社团中央分社,《中国青年》杂志社,《农垦报》社编辑、者、总编室主任,社编委会委员,编译委员会副主任等。是《中华武术》杂志主编,中国武术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武术研究院特邀编审。50年代先后被评为农场、分社劳动模范,工厂先进工作者,县先进插队干部等。1982年始,受中国武术协会及人民体育出版社委派,筹创并主持《中华武术》杂志工作10余年。同时,先后主持创办了《中华武术》杂志英文版及丛刊《武踪》。多年来,撰写了各类作品100余万字。著作有50余万字的《余生迹》等。在编辑中,终审了1700余万字书刊文稿;责编了《任弼时同志逝世纪念集》、《中国的高峰》(日、英文版)、《徐才武术文集》等多部书籍;副主编了论文集《武术科学探秘》、《中国武术史》;主编了大型武术专著《中国武术精华》(香港版)、大型工具书120万字《中国武术人名辞典》、《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人物》等。业绩入编 *** 中央宣传部出版局编《编辑家列传》、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等编《中国出版人名辞典》、中国人事出版社编《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辞典》、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编《中国当代著名编辑者传集》、《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中国专家人才库》、香港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编《世界名人录》等辞书。1988年获中国国际武术节组委会颁发的“先进个人宣传奖”;1990年又获此类殊荣;1995年被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等组织评为首届“中华武林百杰·武术宣传贡献奖”,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 *** 特殊贡献(新闻出版)津贴”;2004年10月 *** 中央组织部为表彰其老有所为,特授予他“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1.昌增高:男,1938年2月出生,江西省萍乡市人,1961年毕业于大学数理系,原任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曾分别在萍乡教育学院、萍乡高等专科学校任教务长、副院长与校级领导、学报主编、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主管�
爱你已深入我心
悠久的历史培育了众多名人志士,隋朝画家展子虔、元代剧作家康进之都诞生在这里。孙武,字长卿,前535-前470年,汉族,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是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曾祖、祖父均为齐国名将。格谦(?-616) 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隋末厌次(今山东省惠民县东南)人。胡旦(955-1034年),渤海(今山东惠民)人,字周父。宋太宗大平兴国三年(978)戊寅科状元。马拯,字吉甫,号镜石,惠民县城西北三里马家堤口村人。康进之,棣州(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平事迹不详。后世人评价他是“豪放激越”的“本色派”作家,元代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可知其为元代前期杂剧作家。袁化中(?~1625)字民谐,别号熙宇,明朝武定(今山东省惠民县)人。晚明政治人物,东林党人。李之芳(1622—1649)字邺园,山东武定人,清朝大臣。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中举人,1647年(清顺治四年)中进士。曾任浙江金华府推官、刑部主事、湖广道御史、吏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职。魏肇庆(1853~1902),字燕昌,魏集大地主魏毓炳的后代,官至武定府同知。刘玉田(生卒年不详),字篮坡,陈集乡大范家村人。李鸿飞(1857~1938),字岳星,惠民县城南门街人,曾任淮安知县。陈西林(1867—1946)字荫东,曾用名陈敬汉。惠民县大年陈村人。曾任津奉、京绥铁路总工程师,京汉铁路管理局副局长、京绥铁路顾问。孙允荣(1870~1900),惠民镇大孙家村人。钟铭,字箴堂(生卒年月不详),世居县城西北营街,少年苦学,入泮食饩,后师三台书院,学生多从就读。著《四书详解》、《悦心录》、《弃帖咕哔》等书,后考入京师第一师范学堂,毕业后,曾任京师八旗学堂教习等职。曹瀛(1864~1947),字子登,原籍清河镇街,后迁居惠城古楼街(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韩振铎(1875—1951)东路梆子名演员,艺名“咬断弦”,或称“小脆瓜”。惠民县大桑落墅镇韩龙章村人。董晴岚(1882~1966)原名董葆光。惠民县城察院街人。 张志远,男,真实姓名路雨亭(1897—1978)字作霖,化名张志远。惠民县人。高传海(1900~1947)字汇川,原为惠民城富商。曹文斌(1911~1965),麻店乡曹王村人。李中宪(1912~1982),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乡园子李村人。雷鸣玉(1920—1968)山东省惠民县吕家村人。杨建功(1919~1945),原名王延福,惠民县魏集镇三合村人。陈永玲(1929-2006)京剧旦角。海外报刊评论他是“集梅、程、尚、荀、筱绝技于一身”的“中国名旦”。原名陈志坚,祖籍山东惠民,生于青岛。王德庆,1932年生人,山东惠民。现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滨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滨州市舒体书法研究会会长,山东诗词学会会员,滨州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郭宝庆(1934—1955)惠民县宁家村人。1948年他参加了村基干民兵。1953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加入共青团,并被评为优秀战士。周立双(1944—1982)惠民县夹河村人。中共党员。1965年参加工作。1969年从事农村邮电工作。13年没休过一天假,没误过一次班。先后投递报刊、邮件312万份(封),从没出现过丢失、损毁等差错。1982年获省劳动模范称号。路化伦,字道远,山东惠民县人。1958年毕业于惠民师范,从事学校教育40余年,中学高级老师,传统派功力型书法家。张广宁,男,1953年8月生,山东惠民淄角宁解人,汉族,学历中央党校研究生(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哲学硕士,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2011年12月,卸任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