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没备考建议去考吗

单词单词快到脑子里来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7589

首页> 经济师> 经济师没备考建议去考吗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知道我不重要你大可不必强调

已采纳

随着我国行业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师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含金量随之提升,作为我国职称之一,很多人会问到了经济师值不值得报考、发展前景如何等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吧。一、经济师参与了各行各业了解经济师考试的考生都知道,经济师涉及的行业有多少,几乎所有中国主要产业都有了经济师这一岗位,各行各业都在力抓科级的同时,也对经济有了更高的要求。二、经济师考试的要求更高这几年对经济师考试的审核更加严格,从以前基本上没有多少要求,到现在需要考试机构进行专门的考前审核,考试内容也更加广泛,考点深度也在不断增加。以前只要把教材看好就能考过,现在呢,考试题目灵活多变,虽然源自课本,但是考点变化多端,陷阱的出现让人防不胜防。大家不仅仅需要把眼睛看着教材,也要抬起头看看当下涉及经济的时事热点。三、考生复习的时间变少了可能第一次报名经济师的考生有所不知,在2013年以前,经济师报名是在4-6月份的,考试是在11月份,这样中间有了6个月左右时间给大家复习,而今年是7月中旬到8月下旬(最晚的要到8月20多)那么只有3-4个月复习时间,对于考生来说只能是备考可能不充分,那么考试难度也就变相的加大了。四、报考人数增加了自从1993年开始实行经济师考试以来,经济师的报考人数每年都在增加,考试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在与日俱增,所以如果我们想通过经济师考试也必须更加去努力备考了。五、更加正规化2017年初级经济师全面实行机考,2018年初级、中级经济师全面实行机考,全国统一报名,统一考试,考试成绩统一录入中国人事考试数据库,经济师考试采用了雷同试卷监测技术,不管你在多远,只要你有抄袭行为都会被判断出来,所以大家不要有侥幸心理。

82评论

我活着并不是为了讨好你

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除了评定职称外,在升职加薪、积分落户等方面也带来一定用处,每年的考试,很多人都会问及经济师有没必要考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吧。一、经济师报考数逐年递增自从2017年开始,经济师的考生数量一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中级经济师考试。这会导致一个怎样的情况呢?随着考生的增加,听闻这项考试的人更是会呈几何倍数增长,同时难以否认的是,我们往往有从众的倾向,这样一来,“跟风”来了解经济师考试以及正式报考的人数就会有所增加。二、考试难度不断加大从2018年开始,经济师考试由原来的笔试改为全面机考;考试时长由原来的小时每科改为小时每科;《经济基础知识》科目的试卷由由原来的考同一套改为五套试卷随机抽选一套进行考察;由原来一套试卷考一百多个知识点,改为5套试卷需要备考五百多个知识点;在,人力、金融、工商三个专业也变成了分批次考试这些变化无不让经济师考试的难度有所增加,并且我们都难以确定未来还会有哪些变化,这使得很多原本处在官网状态的同学也坐不住了,认为还是尽早报考的好。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1)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一部分基础岗位会被替代,现阶段的岗位竞争会不断加大。企业针对这一状况也必然会制定一些硬性的要求,所以在竞争时期,一个中级职称或是一个高级职称,能够帮助个人站到“不败之地”。(2)目前很多行业并没有自己的职称体系,而专业涉及广泛的经济师几乎就成为了一个首选。(3)现阶段,经济专业人才缺口相对较大,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经济师的存在,尽早通过经济师就能够获得更大的职业选择权。

100评论

她不美却是我爱人他不帅却是我男神

随着行业市场需求量增加,目前经济师已成为国内热门考试之一,每年的报考人数只升不减。在报名之前,大家都非常关注经济师含金量问题,究竟经济师证书值不值考?经济师证书值不值得考?从近几年的一个大趋势、大数据来看,每年报考经济师考试的人数只增不减。不管是升职加薪、职称评定还是积分落户,经济师证书都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这样看来,经济师考试还是很值得大家复习备考的。经济师证书有利于获得职称证书,而获得职称证书更加容易被社会认可与接受。从社会规律来看,凡事有很多方面的限制、难以争取的东西大多数是好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师证书还是值得一考的。经济师备考攻略(一)理解教材与很多考证相同,经济师考试的复习首要的任务是熟悉教材。在复习备考的同时需要做好学习的计划,有了计划便有了动力。经济师的考试教材必须全面理解掌握,经济师考试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考的不深但考试范围很广。例如《经济法基础》主要有六个章节的内容: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统计、会计和法律。(二)做题训练经济师考试做题真的非常重要,经济师考试大多是客观题或者是案例题。考生需要在掌握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去做题,在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考生的脑海里已经储存了一些知识点。但是肯定是不全面的,通过做题就能筛查出遗漏的知识点。所以,考生在最开始做题时会出现很多错误的地方,甚至一些很基础的题目都能出错。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熟悉考试的题型,并且在错题中找出自己知识点薄弱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三)错题回顾考生自己做错的题目可以经常翻看,特别是做错的真题部分,总结做错的思路。学习有两个方面的思维,一方面是学习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发散性的思维。俗话说“温故知新”讲的就是发散性思维的学习。

4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