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3927
别说你成熟
没有工作是可以报考中级经济师的,前提是学历和工作年限满足条件,一般来说,资格审核时都要求提供单位盖章的工作证明来证明你的工作年限。
中级经济师报名试行新政承诺制,取消了学历和工作证明材料。因此,在中国人事考试网报名时,如果显示你的“在线核验”通过了,后续不需要人工审核,那就可以成功报名参加考试。
如果网报系统显示是“需人工审核”时,考生就需要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去人事考试机构进行现场人工审核,人工审核可能会需要工作证明。
中级经济师报名审核时你的工作单位可以填“上家公司名称”,或者你也可以电话咨询当地人事考试中心问问单位怎么填比较合适,并以官方回复为准!
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符合中级经济师报考条件。
1、高中毕业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取得经济系列初级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
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4、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5、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6、具备博士学位。
说出口
自己不在国企工作,到底要不要考中级经济师的证书呢,感觉这个 没什么用 。 果真如此吗? 那问题来了,中级经济师证书有什么用呢?一般报考经济师的考生分两大类,一类是在职,一类是非在职(学生或待业)。所谓人群不同,考取经济师证书的好处也不尽相同。 如果说你是在国企事业单位上班工作,这个中级经济师还是很有用的,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公司,好处还是很多的。但是如果不是在国企事业单位,考取中级经济师证书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非在职人员考经济师的好处1、增加知识学习; 2、促进就业; 3、为简历加分; 4、在入职等方面具有基本条件和资格。对于非在职人员来说 可以给自己增加一个就业机会,就业方向,也是不错的选择。中级经济师用途大吗? 聘职称,升职加薪 有的企事业单位会通过评定职称来决定薪资级别或决定晋升,而持有经济师证书可以提高我们职称晋升的概率。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速度都很快,没有人会一直想要做基层工作。当我们掌握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想要同领导提职位提升,证书就成了你可以拿出手的有力说明。积分落户大家都知道北京、天津、杭州等这样的城市是实行积分落户的,对于很多在外拼搏的人来说如果取得了经济师证书就可以实现积分落户,定居大城市的梦想。申领技能提升补贴全国多个省市出台了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补贴政策,而部分地区“持有经济师证书可以申领技能提升补贴,初中高级经济师补贴标准一般为1000元、1500元、2000元,具体以当地通知为准。这个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哦。相对于其他证书,最容易考的中级职称,非经济师莫属!一、对学员的专业要求相对较低,容易复习。经济师专业方向较广,有人力资源、工商管理、金融等10个专业,考生可任选其一报考。二、试题形式相对简单。考试科目为 《经济基础 》和 《专业知识与实务》 ,两科目合格即可获得中级职称。三、成绩有效期长。在2020年经济师改革后,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已改为2年有效期,考生可自由选择是一年考一科,或者一年考两科。四、报考门槛不高。本科学历工作4年,大专工作6年即可报考中级经济师。五、相比其他中级职称,经济师考试难度较小。 同时的话需要资料的同学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邮,我有空就会给大家发的。好啦!今天我们先说到这里,不管你是在国企还是在私企,经济师证书含金量是真的很高,对于我们来说都非常有用,祝大家一切顺利。
同你见解
普通人考中级经济师可以在各类企业的进出口、报关、货运代理业务及商务管理等工作,还可从事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银行、各类企业证券部及理财、会计等工作。
政府补贴: 部分城市取得中级经济师资格证书后,可以获得政府一次性补贴1500元,虽然不算多,但是也可以说是覆盖了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必要开销。
落户积分: 比如北京、杭州等地,每年都吸引了无数的年轻人前往,但是要想在这些地方安家落户,除了稳定高薪的工作,还需要落户积分才有资格买房,而中级经济师考试证书能够带来100左右的落户积分。
升职加薪: 一些企事业单位会通过职称评定来决定工资水平或晋升,有了经济师职称,可以改善自身的晋升空间。通过经济师职称的初级、中级、高级在职业生涯中可以增值,水平越高工资越高。
工商管理: 从事企业经营、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商务运营等工作人员。
人力资源管理: 大多是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也就是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如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社会保险等。
财政税收: 大多是财政局、税务局等工作人员,也适合从事财务、税务等相关工作人员报考。
金融: 各类银行、证券、信托、互联网金融等金融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
建筑与房地产: 从事建筑与房地产相关的投资、策划、造价、招投标、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人员。
知识产权: 从事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工作等相关人员。
运输: 从事水路、公路、铁路、民航、邮政运输等的工作人员。
旅游: 从事旅游、饭店、旅行服务业、景区等工作的相关人员。
农业: 从事现代农业、乡村治理、农村金融、农产品、农业企业等的工作人员。
保险: 从事保险工作的相关人员,如保险公司及监管机构。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