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8871
1987我不知会遇见你
首先2018年考试真题中,第一章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占2分,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以选择题形式出现13分,税收理论选择题9分,货物和劳务税制度选择题和案例题24分,所得税制度选择题和案例题19分,其他税收制度选择题和案例题19分,税务管理选择题7分,纳税检查选择题和案例题17分,公债选择题4分,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选择题9分,政府间财政关系选择题6分,国有资产管理选择题5分,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选择题6分。从以上可以看出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需要同学们注意一下。以为案例出现的形式涉及的内容出现在四五六八章。再来看2019的考试,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占2分,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以选择题形式出现11分,税收理论选择题9分,货物和劳务税制度选择题和案例题21分,所得税制度选择题和案例题20分,其他税收制度选择题和案例题16分,税务管理选择题6分,纳税检查选择题和案例题22分,公债选择题4分,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选择题10分,政府间财政关系选择题6分,国有资产管理选择题5分,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选择题8分。从以上可以看出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第十章需要同学们注意一下,同样以为案例出现的形式涉及的内容出现在四五六八章。小编想再整理一下2020和2021的考试试题,但是还没有完整的试题出现,但是从2018和2019可以看出中级经济师的考试内容方向。备考的同学可以在快要考试的时候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一下就行。财政出题的内容难度也不是那么简单,同其他专业考试一样,考点细致,侧重点也具有一定的轮动性。
让我回忆让我记忆
【导读】中级经济师考试考《经济基础知识》科目和《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其考试内容及科目题型分值分布,下面小编以2019年为例,为大家整理了中级经济师各科目考试题型分值分布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批次设置及考试时间安排
(一)11月2日上午
初级:所有专业,共计15个;中级:农业经济、房地产经纪、建筑经济等3个专业
09:00至10:30,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10:30至12:00,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
(二)11月2日下午
中级: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人力资源管理、邮电经济、旅游经济等7个专业
15:00至16:30,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16:30至18:00,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
(三)11月3日上午
中级:商业经济、金融、保险等3个专业
09:00至10:30,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10:30至12:00,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
(四)11月3日下午
中级:工商管理、财政税收等2个专业
15:00至16:30,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16:30至18:00,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
注:《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科目实行合并组织、分科目连续作答的方式,每个科目考试时长为小时,两科目总计考试时长为3小时。每科目可提前15分钟交卷,两科目合计可提前30分钟交卷、离场。
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
经济师题型全部为客观题。中级经济师实行电子化考试,考生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作答。
1、《经济基础知识》科目: 单选题70道分值70分;多选题35道分值70分。共计105道满分140分。
2、《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单选题60道分值60分;多选题20道分值40分;案例分析题20道分值40分。共计100道满分140分。
现阶段试题备考攻略
1、不要只关注题目
有一些考生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看到题目很感兴趣,会去花时间研究该题到底是哪一章节的内容,但是从来没有按照题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随便做了几道题感觉不顺手转手就开始做别的题。希望大家拿出当初报考时候的决心来重视每一道习题,复习备考需要我们踏踏实实。
2、注重试题理解过程
习题的正确率确实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关注习题的正确与否,而不在意解题过程是否正确,这样是不对的。有的考生看到自己答对题很开心,答不对心情马上转阴,其实这样恰恰会影响自己的复习备考。我们应该学会透过一道题找到此类题的答题技巧,多多积累解题经验,为考试打下好的基础。
3、纠结于某一解题步骤
不少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确实是十分认真的,一道题会专研很长时间。但是答案有时可能只是印刷出现的错误,大家应该把专研的精神用到答题技巧上面,其次是公式和步骤上,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以上就是中级经济师各科目考试题型分值分布的有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你有从中获得收获,那对我将是莫大的荣幸,加油。
巴黎蔷薇
不同类型投资方案的评价指标(一) 独立方案选择简单的独立方案选择问题,通过方案组合的方法是可以找到解的。但是,现实中的问题要比其复杂得多于且方案往往是很多的,因而靠方案组合的方式进行方案选择就不合适了,需要寻找有效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1. 独立方案的评价指标在某种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从众多的互相独立的方案中选择几个方案时,采用的评价指标应该是“效率”,如果定性地表述“效率”指标,则可表述为:效率=效益 相应的制约资源的数量这里的“制约资源”可以是资金,也可以是时间、空间、重量、面积等等,要依问题的内容而定。因而,上述表述式不仅仅是对投资方案有效,对其他任何性质的独立方案选择都是有效的评价指标。例如,签订订货合同时,如果生产能力不足,则有限的资源就是时间;如果出租仓库按体积计价,则有限的空间就是制约资源的数量,等等。对于投资方案,这里所说的“效率”就是投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2. 独立方案的选择方法应用“效率”指标进行独立方案选择的图解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1)计算各方案的“效率”,将求得的数值按自大至小的顺序排列。(2)将可以用于投资的资金成本,由小至大排列。(3)将上述两图合并。(4)找出由左向右减少的“效率”线与由左向右增加的资金成本线的交点,该点左方所在的方案即是最后选择的方案。3.独立方案选择的例题(略)值得注意的是:当资金的限额与所选方案的投资额之和不完全吻合时,应将靠后的一、两个方案轮换位置后比较,看哪个方案,即可最终选择方案的组合。3. 内部收益率指标的适用范围前面我们应用内部收益率指标进行了独立方案的选择。我们知道收益率指标(包括以后将要讲到的追加投资收益率)是一个根据方案间的关系进行方案选择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长期投资方案的选择问题,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部是可以应用的。搞清内部收益率指标的运用条件将更有利于用该指标进行方案的选择。(1)各投资方案净收益类型不同的情况在此之前,我们所讨论的方案都是在初期投资之后,每期期末都产生均等的净收益情况下的投资方案选择问题。但是,假如参与比较的各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形式截然不同,那么,收益率有时就不能作为评价投资方案优劣的指标。对于投资类型截然不同的方案,在进行方案选择时不宜采用内部收益率作为评价的指标使用,而宜采用现值法(年值法、将来值法)。(2)有多个内部收益率的情况在讲述内部收益率的求法时,我们曾说明:可以将净现值看做是关于i的函数,当净现值为零时所对应的i值即为内部收益率。因而,求内部收益率实际是求方程的根,对于n次方程就可能存在着n个实数根,因而就对应着n个内部收益率。在进行方案选择时,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避免判断上的错误:①对于初期投资之后有连续的正的净收益的方案,没有两个以上实数根(即内部收益率);②具有多个内部收益率的投资方案是各期净现金流量有时为正有时为负的情况,此时不宜采用内部收益率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依据;③通常具有多个内部收益率的投资方案往往其净现值很小,因而研究方案时将这些方案排除在外通常不会有大的差错;④对于(1)中所讲的那种投资类型完全不同的情况,不宜采用内部收益率作为判断的指标。(二)互斥方案选择互斥方案的选择标准有很多,例如净现值、净年值、净将来值法,差额的净现值、净年值、净将来值法,追加投资收益率法等。下面逐一地加以介绍。1.净现值、净年值、净将来值法对于单一的投资方案,当给定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收益率后;只要求得的净现值、净年值或净将来值大于等于零,那么该方案就可以考虑接受。对于在多个互斥方案之中选择的方案来说,应该如何使用净现值、净年值和净将来值法呢?为了正确地选择方案,首先将净现金流量图画出来,当个方案的寿命期都相同时,可用下述方法求解:(1)净现值法该法就是将包括初期投资额在内的各期的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再比较的方法。将各年的净收益折算成现值时,只要利用等额支付限值因数即可。(2)净将来值法用净将来值法比较方案优劣时,只要将每年的净收益值与等额支付将来值因数相乘,初期投资额与一次支付复本利和因数相乘,两者相减即可。(3)净年值法只要将初期投资额乘以资本回收因数,将其折算成年值即可。事实上,当基准收益率一定,且各方案的寿命期相同时,三种评价方法的结论肯定是一致的。2.差额法实践上,推测各投资方案收益和费用的绝对量值是多少往往是很困难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往往研究各方案不同的经济要素,找出现金流量的差额却比较容易。研究两方案现金流量的差额,由差额的净现值、净年值和净将采值的正负判定方案的优劣是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差额法。差额法包括差额的净现值法、差额的净年值法和差额的净将来值法。3.追加投资收益率法追加投资收益率就是追加投资(投资的增加额)的收益比率。4.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选择互斥方案选择都是假定各方案的投资寿命期(服务年限)完全相同的情况进行的。但是,现实中很多方案的寿命期往往是不同的.比较寿命期不同方案的优劣时,严格地说,应该考虑至各投资方案寿命期最小公倍数为止的实际可能发生的现金流量。但是,预测遥远未来的实际现金流量往往是相当困难的为了简化计算,通常总是假定第一个寿命期以后的各周期所发生的现金流量与第二个周期的现金流量完全相同地周而复始地循环着,然后求其近似解,进行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在比较这类寿命期各异的投资方案时,年值法要比现值法和将来值法方便得多,因此,在比较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时常常使用年值法。(三)应用投资回收期时应注意的问题在本章第二节的期间法中,我们讲述了投资回收期的含义和如何求投资回收期。经常听说某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是多少,有时还用投资回收期的长短判断方案的优劣。那么,投资回收期果真可以用采判断方案的好坏吗?回收期的长短对评价方案优劣是不起作用的。回收期仅仅是一个表明投资得到补偿的速度指标,是个时间的限值。回收期法之所以被广泛使用,其主要原因是:对一些资金筹措困难的公司,希望能尽快地将资金回收,回收期越长,其风险就越大,反之则风险小;计算简单,直观性 强;期间越短,资金偿还的速度越快,资金的周转速度加快;回收期计算出来后,可大致地估计方案的平均收益水平。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根据资金的约 束条件找出最有利的方案来,长远看回收期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因此,回收期法不宜作为一个指标单独使用,只能作为辅助性的参考指标加以应用。
深情等待
面对机遇不要犹豫,犹豫就会败北,积极准备备考复习,做好考前的准备,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试知识点:变量间的相关分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试知识点: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知识点: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一)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1.按相关的程度可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2.按相关的方向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3.按相关的形式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注意:相关关系并不等同于因果关系。
(二)散点图
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可以用散点图来展示。
(三)相关系数
1.最常用的相关系数是Pearson相关系数,它度量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1和-1之间,即-1≤r≤1。
(1)若0<r≤1,表明:变量X和Y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
(2)若-1≤r<0,表明:变量X和Y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
(3)若r=1,表明:变量X和Y之间为完全正线性相关;
(4)若r=-1,表明:变量X和Y之间为完全负线性相关。
注意:Pearson相关系数只适用于线性相关关系的判断。因此r=0只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并不说明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比如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3.相关程度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当|r|≥时,可视为高度相关;
(2)≤|r|<时,可视为中度相关;
(3)≤|r|<时,视为低度相关;
(4)|r|<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极弱,可视为无线性相关关系。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