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管理规模

人间无味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727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管理规模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漾屿

已采纳

中级经济师《专业知识和实务》考试的“工商管理”是比较热门的专业选择,多数内容以理解记忆为主,适合新手考生,零基础的考生可以尝试。下面深空网为大家整理了“国际化经营战略”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全球化战略向全世界的市场推广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并在较有利的东道国集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由此形成经验曲线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以获得高额利润。优点:①加强了企业在各个国家之间的统一协调性;②获取以低成本为基础的竞争优势;③注重规模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际化风险。缺点:不能满足东道国市场的明确的差异化需求。多国化战略企业将战略和业务决策权分权到各个东道国的战略业务单元,由这些战略业务单元向本地市场提供本土化的产品。优点:①采取特定的战略方式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竞争环境;②注重本地顾客的需求,一般以扩大本地市场份额为目标。缺点:①成本结构较高;②无法形成经验曲线效益与区位效益;③很难跨国利用和转移公司资源,不利于实现规模效应及降低成本;④使得在每一个国家的子公司过于独立,企业最终会失去对子公司的控制。跨国化战略在全球竞争撒烈的情况下,既考虑降低成本形成以经验为基础的成本效益和区位效益,同时注意东道国市场的需要,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本土化的经营战略。优点:使得在每一个国家的子公司过于独立,企业最终会失去对子公司的控制。缺点:由于同时追求全球协调和满足当地的差异化需求这两个目标,实施跨国化战略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不仅要制定和执行大量的战术部署,还要根据各国市场条件和需求适时加以调整变化。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即将开考,想要快速提高分数?还身处迷茫中的你,可直接点击下方图片参加“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前30天核心考点冲刺营”,助你成功上岸!

120评论

泪予寄相思

“中级经济师知识点: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一文由经济师考试栏目整理,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更多详情,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中级经济师知识点: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由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可以衍生出反映财政支出变化情况的三个指标。

1、财政支出增长率

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用表示。

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以I表示。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3、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的比例,以鲜表示。

【 2016年经济师真题 】下列财政指标中,属于反映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关系的是()

A.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B.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C.财政支出增长率

D.财政支出超支率

【 答案 】B

【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参见教材P85.

75评论

杯酒盏茶

距离考试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知识点:财政支出规模”,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知识点: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支出规模的历史趋势及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1.各工业国家财政支出规模普遍趋势:先是持续增大,后来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2.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1)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该理论认为财政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①维护社会和经济正常秩序;②纠正外部效应等市场失灵问题;③文化、教育、福利等公共支出项目的增长。

(2)皮考克和魏斯曼: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①内在原因: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②外在原因:当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突变,财政支出出现急剧增加,政府不得不提高税率或借债增加收入,公众所能接受的税收水平也因社会动荡而提高。

(3)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①初期阶段: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比重较大;

②中期阶段:私人投资开始上升,政府投资比重有所下降;

③成熟阶段: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要求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更发达的交通、更良好的教育,使政府投资比重加大。

(4)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理论

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部门(进步部门)与生产率提高缓慢的部门(非进步部门)两大类别。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偏低的人力密集型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进步部门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从而导致政府部门的支出快速增长。

(5)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

分别从选民、政治家、官僚行为及民主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理解政府支出规模的新视角。

财政幻觉:选民在进行财政事务决策时,通常更为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同时增长,导致选民主动投票支持更大的财政支出规模。

119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