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修改

害你哭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5668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修改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以荒唐

已采纳

一、中级经济师考试考情现状1、10个专业主要是合并了一些以往重复性较高的考试科目,现有的10个专业科目分别为工商管理(对应原工商管理、商业经济专业)、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运输经济(对应原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运输专业,包含邮政专业内容)、建筑与房地产经济(对应原房地产经纪、建筑经济专业)、知识产权(新增专业)。你制定好2021年考证学习计划了吗?(不等待不求人)搜小程序“经济师考试通”无偿无条件、自行领取资料2、成绩有效期延长成绩有效期由一年改为了两年,以前规定考生需要一次性通过经济基础知识及专业科目两个考试,从2020年开始,成绩两年内滚动有效,即两年之内通过这两个科目考试即可,对于取证难度来说,无疑是降低了。二、各专业介绍1.工商管理:章节少、难度低、通过率高。适合从事企业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等管理类人群。2.人力资源管理:计算题少、考核内容浅、相较于工商管理更为专业。适合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专业以及从事人力资源相关职业的人群。3.金融:有一定难度,涉及一定数量计算题。适合从事证券、基金、银行、期货等金融类机构工作的人群。4.财政税收:难度较大、计算量大,理论与实务能力均考核。适合国税局、财务类、会计类等税收相关的人群。5.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性较强,涉及一定量计算题。适合土地、建筑相关专业或从事房地产、建筑设计等相关工作的人群。6.农业经济:考核内容全面,专业性强。适合农村信用社、农业政府机构人员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研发、农业活动相关人群。7.旅游经济:难度不大,记忆内容较多。适合从事旅游服务行业,或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从事运营管理工作的人群。8.运输经济:难度较低,出题灵活。适合从事水路、公路、铁路、民航运输工作的人群。9.保险:难度较低,专业性强。适合从事保险工作的人群。10.知识产权:这是2020年新增科目,一般新增科目难度都不大,适合版权工作、律师事务所、档案产权类的人群。三、如何进行选择呢?如果考生所在单位有明确规定考某一专业,则按照规定选择对应专业即可。如果考生所在单位没有规定必须考某一专业,则可以依据以下原则自行选择专业:①上学时所学专业相关。②工作领域相关。③个人兴趣取向,有一定的专业基础。④根据专业难易程度选择,以顺利通过考试为原则。⑤结合经济师专业调整政策选择。具体选择哪一个专业,还需要各位考生们根据自身的需求,自身的专业、从事的工作类型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来进行选择,同时也要兼顾难度,这样能够用最少的时间达到理想的效果。

164评论

清酒伤心烈酒伤喉

不可以。报名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需注意,学历学位信息保存之后是不可以修改的,但是可以新增,信息填错的考生可以新增一条正确的信息提交审核。中级经济师报名信息一旦保存便无法修改,学历学位信息填写错误的考生,在发现之后可以新增一条正确的信息。由于系统没有修改按钮,所以重新添加正确的信息就可以了,学历和学位信息最多可以添加五条。中级经济师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所填写的信息核验通过后即可缴费完成报名,如若信息在线核验不通过则需要按照所属地区要求,进行相应的现场人工和核查,核查通过即可网上缴费完场报名。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名参加中级经济师考试:1. 高中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2. 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3. 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4. 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5. 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6. 具备博士学位。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可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获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即可认定具备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知识产权师)职称。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2016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真题及答案下载 格式:PDF大小: 2017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格式:PDF大小: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71评论

平生像风

不知不觉九月就要过去了,为了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知识点:劳动关系调整的原则”,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知识点:劳动关系调整的原则

一、概述

劳动关系调整的原则是调整劳动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决定着调整劳动关系的方向,贯穿于劳动关系调整的全过程。

二、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有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劳动关系主体权利义务统一的原则

(二)保护劳动关系主体权益的原则劳动关系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权力和利益的关系。

具体要求:

1.全面保护

(1)指双维护,即要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实施保护,任何一方都不得随意侵犯对方的权益;

(2)对劳动关系双方来说,无论是法定权益还是约定权益,无论是财产权还是人身权,在劳动关系建立时和在劳动关系运行中,都要置于保护范围内。

2.平等保护

指对全体劳动者和各类用人单位的权益都应平等保护。

3.优先保护和特殊保护

(1)优先保护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当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和对用人单位权益保护出现矛盾、发生冲突时,调整劳动关系,对劳动者实施优先保护。

(2)特殊保护是指在劳动关系中,对于某些特殊群体(如女职工、未成年工等)的劳动权益给予特殊保护。

(三)以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为基础的原则劳动关系的建立、存续和终止以及劳动关系双方的纠纷处理,主要是由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自主协商决定。

(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调整劳动关系还要遵循依法调整和三方协调的原则

47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