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师财政支出比例

大姨妈的殷红铸就万里长城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668

首页> 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财政支出比例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萌孩纸

已采纳

【导读】参加2021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除了需要进行《经济基础》的复习,还需要进行专业实务的备考,实务专业有10各科目,分别是工商管理、财政税收、农业经济、金融、保险、人力资源、旅游经济、运输经济、建筑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作为2021参考考生,考试复习的依据自然就是考试大纲了,在新的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大纲没有出来之前,我们的参考大纲只能是2020年高级经济师考试大纲,在新大纲出来后,再进行对比分析,把变化的考点进行更为深入的复习,掌握考试的要点,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1高级经济实务参考大纲:财政税收,接下来就具体来了解一下。

考试目的和要求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具有从事高级财政税收实务的综合能力素质。要求应试人员理解掌握财政税收的理论与制度,分析、处理和解决财政税收问题,理解掌握公共财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税收理论、公债理论、预算理论、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等理论,熟悉和运用各种税收制度、财政税收制度规定,以及利用所掌握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等。

考试涉及的专业知识与实务

本科目题型设置多样,考核点复合程度较高。应试人员作答试题需要综合、灵活地应用有关专业理论和政策法规,合理、深入进行判断、分析或评价。考试涉及的专业知识与实务范围如下:

1.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包括公共物品及其特征,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理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等。

2. 财政支出理论

包括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财政支出的衡量指标,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理论,影响财政支出的宏观因素;财政支出效益的特点,财政支出分析的方法等。

3. 财政支出内容

包括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事业性支出、投资性支出、三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收支出等。

4. 税收理论

包括税收本质、职能、原则,税法知识和税制要素,税收负担的基本知识、影响因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国际税收及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国际避税与反避税、国际税收协定等。

5. 货物和劳务税制度

包括增值税征税范围、税率,增值税的计算,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征收管理;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消费税的税率与计税依据,消费税的计算,消费税的征收管理;关税的征税范围,完税价格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关税的税收优惠与征收管理等。

6. 所得税制度

包括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税率和计税依据,收入确认,税前扣除,涉税资产的税务处理,税额计算与税收优惠,源泉扣缴,特别纳税调整,征收管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税率与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等。

7. 其他税收制度

包括财产税制度及关于房产税、契税、车船税的知识,资源税制度及关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的知识,行为目的税制度及关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烟叶税、船舶吨税、环境保护税的知识等。

8. 税务管理

包括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征收管理的形式,税款征收的管理,减免税管理,出口退税的管理;税收控制管理及经济税源调查分析与报告等。

9. 纳税检查

包括纳税检查的必要性与检查范围,纳税检查的基本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检查;增值税检查及会计科目设置、销项税额检查、进项税额检查;消费税检查及销售收入检查、销售数量检查;企业所得税检查及年度收入总额检查、税前准予扣除项目检查等。

10. 政府非税收入

包括非税收入的概念、特点、性质与种类,政府非税收入的理论依据,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范围、分类分级管理、分成管理、收缴管理、票据管理、预算管理、监督检查和法制建设等。

11. 公债

包括公债特征、功能与分类,公债的负担、限度和结构;公债的发行、偿还,公债发行权限,收入使用与持有者分析;公债市场的构成与功能,公债的流通;我国政府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等。

12. 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

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中的共同治理,政府预算的决策程序及编制模式,政府预算的原则与政策,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及审批监督制度(部门预算、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地方债务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制度、现代国库制度,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和监督制度,预算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政府预算的绩效管理等。

13. 政府间财政关系

包括财政分权理论(公共物品理论、集权分权理论、财政联邦主义、俱乐部理论),政府间收支划分的制度安排,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问题及我国分税制的主要内容,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特点、理论依据、种类及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等。

14. 国有资产管理

包括国有资产分类与管理体制,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经营性国有资产配置方式、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及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内容和管理体制等。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包括财政平衡计算口径及分类,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经济效应;财政政策的主体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财政政策的类型与效应;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机理与运用,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等。

以上就是2021高级经济实务参考大纲:财政税收,总共11点内容,大家可以逐条进行认真复习,可以建立一个知识点框架图,2021年考生同时也要关注考试报名相关资讯,比如2020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报考条件及考试科目等等相关信息,一定要提前了解和关注起来,祝大家考试成功!

4评论

天长地久根本没有海枯石烂纯属扯淡

距离考试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知识点:财政支出规模”,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知识点: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支出规模的历史趋势及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1.各工业国家财政支出规模普遍趋势:先是持续增大,后来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2.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1)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该理论认为财政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①维护社会和经济正常秩序;②纠正外部效应等市场失灵问题;③文化、教育、福利等公共支出项目的增长。

(2)皮考克和魏斯曼: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①内在原因: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②外在原因:当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突变,财政支出出现急剧增加,政府不得不提高税率或借债增加收入,公众所能接受的税收水平也因社会动荡而提高。

(3)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①初期阶段: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比重较大;

②中期阶段:私人投资开始上升,政府投资比重有所下降;

③成熟阶段: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要求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更发达的交通、更良好的教育,使政府投资比重加大。

(4)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理论

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部门(进步部门)与生产率提高缓慢的部门(非进步部门)两大类别。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偏低的人力密集型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进步部门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从而导致政府部门的支出快速增长。

(5)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

分别从选民、政治家、官僚行为及民主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理解政府支出规模的新视角。

财政幻觉:选民在进行财政事务决策时,通常更为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同时增长,导致选民主动投票支持更大的财政支出规模。

82评论

冬雾朦胧里那抹热光

考试正在一步步的逼近,为了做好考前的准备,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试知识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试知识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一、财政支出总量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

在财政支出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结构逐步优化。财政支出的重点也逐步由经济建设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转变。

二、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1、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

目前,中国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中的约70%以上为购买性支出,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从动态角度来看,1994年以来至“十一五”时期,中国财政购买性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的比重出现了缓慢下降的趋势,转移性支出比重则缓慢上升,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财政支出的再分配功能在不断强化,体现出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开始偏离资源配置、而更加关注分配公平的问题。

2、相对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然略有下降趋势,但仍徘徊在较高的水平上;

目前中国政府购买性支出中,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约为40:60,因而推定政府性投资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约为20%,这个比重高于发达国家和中东欧转型经济体。

3、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

中国财政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维护建设的支出,总体上都远高于对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农业和科技等方面的投入。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上的偏离,即重视经济服务(特别是经济建设事务)和一般公共服务而忽视社会性支出的现状,是造成中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

164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