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需要学哪些课程

倚楼闲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91

首页> 经济师> 经济师需要学哪些课程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妖娆美人骨

已采纳

考经济师需要学习两门科目,一门是“基础经济知识”,一门是“专业知识与实践”,中国经济师考试是全国统一的考试。官方指定图书为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共16册,经济基础知识(中级)一本,专业知识与实践一本,15个专业各一本。考生只能选择购买公共科目《经济基础知识(中级)》和所报专业的实践教材。拓展资料:1)经济师考试是指实行全国统一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分为经济学专业初级资格和经济学专业中级资格两个级别。参加考试并通过考试的,取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门统一颁发资格证书。 1993年1月,人事部印发《人事部关于印发《办法》的通知(人志发第19931号),决定在经济专业人才中实行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2)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又称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资格证书由人事部门统一颁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考试制度和形式已经趋于完善,考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由于与其他职称考试科目相比,其考试难度相对简单,经济师考试成为很多考生的首选。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考试本身的发展,对2009年经济师考试教材进行了修订,以前的教科书不适用。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颁发由人事部统一印制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经济学专业中、初级学历实行注册制。资质有效期一般为5年。有效期届满,持证人应当按照规定主动向发证机关登记。

54评论

待续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科目和要求可能会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的科目:

1. 宏观经济学:涵盖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和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 微观经济学:包括需求和供给理论、市场结构、价格理论等微观经济分析的基础概念和原理。

3. 会计学:涉及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 金融学:包括金融市场、投资、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知识。

5. 统计学:涵盖统计数据分析、统计推断等统计学基本方法和技巧。

6. 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经济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内容。

7. 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合作等国际经济领域的知识。

8. 管理学:涉及组织管理、领导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以上只是部分可供选择的课程,具体的课程会根据不同的区域及考试组织而有所不同,可以通过查阅有关考试的正式大纲或入学条件来获取特定的考试科目。

103评论

日光微暖夏亦凉

中级经济师考两门课程:《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要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的第一个周末。

中级经济师共考2门课程,分别为《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门。《经济基础知识》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选、多选。 《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选、多选及案例。

中级经济师考试满分:中级经济师考试单科满分为140分,单科成绩大于等于84分即可通过。

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实行2年滚动制度,考生须在2年内通过全部考试,单科成绩最多保留1年。

经济师各专业难度大致分为专业性较强的科目和专业性不太强的科目这两类。

1、专业性较强的科目

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建筑与房地产、知识产权、运输、保险、农业。报考以上科目的考生,也都是从事相关工作的考生,或者是相关企业单位要求大家考的专业。这些科目专业性较强,需要考生有一些基础,否则学起来,理解起来相对难一些的,

2、专业性不太强的科目

包括人力、工商、旅游。这类科目即使考生完全没有基础、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也能理解教材的内容,复习起来也不太难。

根据历年考生的反馈可知,大部分考生认为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这两个科目是经济师最热门、也是最容易通过的。其次是金融、财税、农业、保险等。

另外,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都是客观题,为单选+多选的组合,这使得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难度降低了不少。但是机考后,考试难度逐年增加,且参加考试人员必须在2个考试年度通过全部科目考试。所以建议大家提早备考,争取一次拿证。

10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