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备考手册

似囚笼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124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备考手册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橱窗边

已采纳

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预计于7月~8月进行,对于初次报名的新考生,很多人是不清楚怎么报考的,下面深空网就跟大家详细讲解关于中级经济师报考流程。中级经济师如何报考?在报考流程方面,经济师考试报名操作步骤也非常简单,同样只需要通过官方网站的渠道报名就可以了。大家需要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然后点击进入考试报名页面,根据系统提示填写好相应的报名信息后,待官方人员审核通过后,大家就可以进行交费了,在缴费完成后,整个报名的流程才算真正的完成。经济师考试科目有哪些?经济师考试具体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而两个级别的考试其科目都是一致的,都是为2个科目,分别为《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而考试时长方面,两个科目的考试时长均为小时,分数方面,各科满分均为140分,合格标准分数均为84分。中级经济师备考攻略1.重视考纲和教材考生要做到有效备考2022年中级经济师,一定离不开对于考试大纲及教材的重视。考试大纲往往为考生指明了复习方向,并且帮助考生快速梳理知识重点内容。教材内容是出题的根本之处,巩固教材基础知识,有助于对知识更灵活运用。2.网课学习备考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过程中,考生切忌死记硬背。应当结合网课学习各章节知识点,并对涉及的考点用清单罗列的方式进行全面掌握,标记不懂的知识点,当天问题当天解决。注意及时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139评论

我的歌者

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已进入最后倒计时,越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心情就会越焦虑、越紧张,学习状态也会大打折扣。对此,深空网为大家提供几点学习建议,希望有所帮助。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一共有两个考试科目,分别是公共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长:小时(可以提前15分钟离场)。中级经济师报考建议(一)个人需求明确自己参加经济师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升职、加薪还是提升自我?如果是是为了单位评职称或者有单位有指定的专业要考,同学们就考单位指定的专业。(二)工作行业与所学专业一是利于备考:因为有了一定的实践认识,所以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会比较轻松,方便学习记忆和复习。二是学以致用:能够直接提升同学们在职场中的工作能力,也有利于同学们自身的职业发展。中级经济师备考策略1、确定报考搭配因为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实行的是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所以同学们可以针对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一年一次性考两科还是一年只考一科。基础薄弱的考生、在职考生或者是试水的考生复习时间较少,可以选择一年只考一科,看看自己的能力。2、制定学习计划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长此以往,学习会变成一种习惯,还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的效率。3、记笔记同学们可以一边听视频网课,一边标准笔记,把不懂的、难懂的、重点的知识点都起来,在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翻看,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印象。4、重点注意错题同学们对于做错的题目,需要找到相关的考试用书或者是讲义知识点甚至是网课再看一看,学习一次,在配合着多做几道练习题。5、提高记忆同学们可以利用各种记忆知识点的方法,例如思维导图法、对比记忆法等记忆方法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加深自己的印象,以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的目的。

26评论

醉意深情

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倒计时只有半个月时间,最近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反馈称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对此,深空网给各位考生提供几点备考冲刺方面的建议,我们来看看吧。中级经济师考试概况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公共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专业知识和实务》;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客观题;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长:90分钟。中级经济师学习建议(一)专研薄弱点同学们要出自己知识点薄弱的地方,哪个部分、哪个知识点、哪个地方比较薄弱就需要做哪方面的题目。(二)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无论是什么考试,只要是应试考试,那么考试题型就一定有规律可循。同学们可以尝试着找出解题的方法、技巧还有做题的规律。只要同学们花时间认真的钻研考试真题,就能够得结论的。同学们还需要常做总结,如果遇到类似的题目,就会有做题的灵感,解题的思路也会比较畅通的。(三)分专题、分类型做题中级经济师的考试题型是固定的,同学们在平时做题时候需要分题型做题,而且要做专项的题目。这样一来,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同学们的做题效率的。(四)保持做题的手感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需要每天都做题。要坚持每天做题,无论多忙,同学们都要抽出一些时间做几道题目,以保持良好的题感。这样对考试是非常有帮助的。(五)熟悉教材教材才是根本,那怎样才能最有效率的看教材就是重中之重。我建议考生首先看下教材大纲,根据教材大纲看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看每章节历年分值比例,确认知识点是要了解还是重点理解,初步确定下要学多深。第二,站在命题老师的角度找考点,换位思考,到底会考什么。第三,理解考点,实在无法理解就要记住。实际学习中,真正不好理解的考点其实不多,考点都是对社会生活或者工作实际中的一些规律的总结。

168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