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经济师哪个专业更好
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人员报考经济师好一些,首先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学起来相对轻松,其次,在其专业领域有帮助,从事经济专业的人员考过经济师证后将有升职加薪的机会,含金量有保证。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者,由省(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全国范围内有效。财会人员该怎么选择专业?学会计专业的,可以选择经济师金融专业或是财政税收专业进行报考。学财务管理的,与经济师金融、财政税收专业关系比较密切,最为对口,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一进行报考。金融专业略简单点,财政税收专业难度能略大点。经济师各科目成绩有效期多长?经济师考试进行了一次政策改革,改革后,初中级经济师各科目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滚动管理办法,即各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考生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初级和中级经济师考试均2个考试科目,具体是:《经济基础知识》(初级)、《专业知识和实务》(初级),《经济基础知识》(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中级)。注: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规定和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人社部规[2020]1号)及有关文件精神,初、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均分为10个专业类别,分别是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具体专业选择,考生可根据自身需求与未来发展规划。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即将开考,想要快速提高分数?还身处迷茫中的你,可直接点击下方图片参加“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前30天核心考点冲刺营”,助你成功上岸!
报考经济师最实用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和金融专业这3个专业。
1、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个方面,进行企业人员的招聘、甄选、培训、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
2、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主要研究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等,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制定企业的战略性目标,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金融专业金
融工程研究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理财、投融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技能训练,主要运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金融相关的问题。例如:基金、证券、保险等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开发,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和管理,保险事故损失额分布规律的精算等。
会计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最好。会计专业的考生报考中级经济师时建议选择财政税收这门专业。因为该专业与会计的日常工作比较贴近,有会计相关基础的考生复习起来也会轻松很多,对考试的内容也能够很好的理解吸收,所以报考财政税收专业最好。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中级经济师考试由两个科目组成,分别为《经济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和实务》两门,其中《经济基础知识》是必考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从十个专业科目中任选一个,两科全部通过,即可获得证书。《专业知识和实务》专业分别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运输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十个专业。中级经济师的报考条件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业务素质,符合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经济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考试。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名参加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1、高中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4、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5、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6、具备博士学位。中级经济师的好处有哪些?1、职称评定,获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即可认定具备助理经济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知识产权师)、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知识产权师)职称。2、岗位晋升,经济师证书在晋升和转岗等方面具有基本条件和资格的作用,很多单位会根据职称来决定薪资级别或决定晋升。4、领取补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职工,可申领2000元技能提升补贴。
经济师哪个专业更好考
中级经济师比较好考的专业有工商、人力、 金融等,这些专业没有基础理解起来也不是太困难,每年的报考人数也是比较多的专业。
中级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按专业可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
从往年的经济师报考情况和考试难度、合格率情况来看,人力资源和工商管理、金融专业比较适合零基础考生学习,学习门槛低,难度也不算高,考试通过率会更大。
《工商管理》考试试题中具有很大的重复性,即“考原题”,出题比较有规律性,并且“同类知识点 ”的考核每年都能占到试卷分值的40%左右。适合没有基础但是想考经济师的考生。
人力资源管理考点较多,一共有18章的内容,多选题的难度比较大。考试一定要多背多记,人力资源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实用性比较强。适合适合从事人力资源的考生或者是有意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考生,
金融分值分布比较多变,每年每章都会有所变动,相比较其他专业,备考难度偏大。
中级经济师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基本要求。参加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
中级经济师属于正规中级职称证书,取得证书后,在个人档案中职称一栏,可以填写“经济师”。已经取得工程师序列职称的,可以通过考试再拿一个经济师序列职称,为今后的职称发展路径多条选择。
经济师按照国家规定享有一定的待遇,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由岗位津贴、书报费、交通费等构成。在很多单位,中级经济师可以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退休年龄退休时,按照退休时工资标准增加10%发给退休金。
中级经济师考试共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10个专业,其中普遍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比较好通过。
根据历年考生的反馈情况可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是中级经济师报考的热门专业,也是比较容易通过的专业,其次是金融、财税、农业、保险等。
其实哪个专业比较简单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考生的基础不同,学习的专业也不同,报考自己所学专业或者是自己所学的相近专业,考试难度自然是最低的。
经济师各专业难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性较强的科目,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建筑与房地产、知识产权、运输、保险、农业,考这些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
另一类是专业性不太强的科目,包括人力、工商、旅游。这类科目考试相对容易一些。
(一)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
中级经济师考试考上述2门科目,其中《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中考生共有10个专业可选,包括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考生可根据工作需要任选其一报考即可。
(二)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
1、《经济基础知识》题型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70道,每题1分;多选题35道,每题2分。单科考试时长为90分钟。
2、《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其中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多选题20道,每题2分;案例分析题20道,每题2分。单科考试时长同样为90分钟。
人力资源管理和工商管理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主要是因为这两个专业科目的内容比较偏理论,即使考生完全没有基础,也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也能够较为轻松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
经济师各专业考试难度分析:
1.工商管理:章节相对较少、难度低、通过率相对较高。如果您是从事企业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等管理类人群,这个专业再适合不过了。
2.人力资源管理:计算题少、考核考点简单易懂、相较于工商管理更为专业。适合于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专业以及从事人力资源相关职业的人群。
3.金融:难度偏中等,涉及一定数量计算题。适合从事证券、基金、银行、期货等金融类机构工作的人群。
4.财政税收:备考难度较大、计算题偏多,理论与实务能力均考核。适合国税局、财务类、会计类等税收相关的人群。
5.建筑与房地产经济:难度系数偏高,专业性较强,涉及一定量计算题。适合土地、建筑相关专业或从事房地产、建筑设计等相关工作的人群。
6.农业经济:考核内容全面,专业性强。适合农村信用社、农业政府机构人员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研发、农业活动相关人群。
7.旅游经济:难度不大,记忆内容较多。适合从事旅游服务行业,或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从事运营管理工作的人群。
8.运输经济:难度较低,出题灵活。适合从事水路、公路、铁路、民航运输工作的人群。
9.保险:难度较低,专业性强。适合从事保险工作的人群。
10.知识产权:这是2020年新增科目,一般新增科目难度都不大,适合版权工作、律师事务所、档案产权类的人群。
考经济师哪个专业更好考
中级经济师好考的专业有人力资源管理、金融、财税等。
1、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中级经济师考试中最容易考的专业之一。这个专业的专业性不强,考试中所涉及的考点大多是重复的知识点或是相关的知识点,而且考试题目也比较有规律。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计算题少,考核内容浅,相较于工商管理更为专业。
2、金融。
金融专业是中级经济师中最容易考的专业之一。金融专业有复杂的算法,适合计算能力略强的考生,而且考难度不小,尤其是案例分析题,需要理解。此外,金融专业涉及一定数量计算题,适合从事金融类机构工作的人群。
3、财税。
财税专业是中级经济师考试中最容易考的专业之一。该专业紧扣大纲,全面考核,难度适中,渐趋灵活。60%左右的题目与历年考点相关,适合国税局、财务类、会计类等税收相关的人群。相比其他专业,财税专业的考试难度较低,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只要花功夫就能考过。
中级经济师好处:
1、职业发展机会增加。
中级经济师资格是经济领域职业发展的重要认可标志。获得中级经济师资格后,你将具备更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这将有助于你在经济领域的职业发展。中级经济师资格通常被银行、证券公司、投资机构、研究机构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作为评选岗位聘用的必备条件。
2、薪资待遇提升。
中级经济师资格的获得可以帮助你提升薪资待遇。作为一个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级经济师,你在就业市场上的价值将更高,从而能够争取到更高的薪资待遇。此外,中级经济师的职业资格还将为你的晋升和职位升迁提供有力的支持,进一步提高薪资待遇。
3、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
中级经济师资格的获得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考试,这将有助于提升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中级经济师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包括宏观经济、经济法规、统计学等等,通过学习和准备考试,你将深入了解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并掌握一定的经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级经济师比较好考的专业有工商、人力、 金融等,这些专业没有基础理解起来也不是太困难,每年的报考人数也是比较多的专业。
中级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按专业可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
从往年的经济师报考情况和考试难度、合格率情况来看,人力资源和工商管理、金融专业比较适合零基础考生学习,学习门槛低,难度也不算高,考试通过率会更大。
《工商管理》考试试题中具有很大的重复性,即“考原题”,出题比较有规律性,并且“同类知识点 ”的考核每年都能占到试卷分值的40%左右。适合没有基础但是想考经济师的考生。
人力资源管理考点较多,一共有18章的内容,多选题的难度比较大。考试一定要多背多记,人力资源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实用性比较强。适合适合从事人力资源的考生或者是有意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考生,
金融分值分布比较多变,每年每章都会有所变动,相比较其他专业,备考难度偏大。
中级经济师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基本要求。参加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
中级经济师属于正规中级职称证书,取得证书后,在个人档案中职称一栏,可以填写“经济师”。已经取得工程师序列职称的,可以通过考试再拿一个经济师序列职称,为今后的职称发展路径多条选择。
经济师按照国家规定享有一定的待遇,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由岗位津贴、书报费、交通费等构成。在很多单位,中级经济师可以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退休年龄退休时,按照退休时工资标准增加10%发给退休金。
中级经济师考试共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10个专业,其中普遍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比较好通过。
根据历年考生的反馈情况可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是中级经济师报考的热门专业,也是比较容易通过的专业,其次是金融、财税、农业、保险等。
其实哪个专业比较简单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考生的基础不同,学习的专业也不同,报考自己所学专业或者是自己所学的相近专业,考试难度自然是最低的。
经济师各专业难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性较强的科目,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建筑与房地产、知识产权、运输、保险、农业,考这些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
另一类是专业性不太强的科目,包括人力、工商、旅游。这类科目考试相对容易一些。
(一)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
中级经济师考试考上述2门科目,其中《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中考生共有10个专业可选,包括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考生可根据工作需要任选其一报考即可。
(二)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
1、《经济基础知识》题型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70道,每题1分;多选题35道,每题2分。单科考试时长为90分钟。
2、《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其中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多选题20道,每题2分;案例分析题20道,每题2分。单科考试时长同样为90分钟。
经济师哪个专业更好考些
中级经济师好考的专业有人力资源管理、金融、财税等。
1、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中级经济师考试中最容易考的专业之一。这个专业的专业性不强,考试中所涉及的考点大多是重复的知识点或是相关的知识点,而且考试题目也比较有规律。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计算题少,考核内容浅,相较于工商管理更为专业。
2、金融。
金融专业是中级经济师中最容易考的专业之一。金融专业有复杂的算法,适合计算能力略强的考生,而且考难度不小,尤其是案例分析题,需要理解。此外,金融专业涉及一定数量计算题,适合从事金融类机构工作的人群。
3、财税。
财税专业是中级经济师考试中最容易考的专业之一。该专业紧扣大纲,全面考核,难度适中,渐趋灵活。60%左右的题目与历年考点相关,适合国税局、财务类、会计类等税收相关的人群。相比其他专业,财税专业的考试难度较低,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只要花功夫就能考过。
中级经济师好处:
1、职业发展机会增加。
中级经济师资格是经济领域职业发展的重要认可标志。获得中级经济师资格后,你将具备更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这将有助于你在经济领域的职业发展。中级经济师资格通常被银行、证券公司、投资机构、研究机构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作为评选岗位聘用的必备条件。
2、薪资待遇提升。
中级经济师资格的获得可以帮助你提升薪资待遇。作为一个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级经济师,你在就业市场上的价值将更高,从而能够争取到更高的薪资待遇。此外,中级经济师的职业资格还将为你的晋升和职位升迁提供有力的支持,进一步提高薪资待遇。
3、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
中级经济师资格的获得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考试,这将有助于提升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中级经济师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包括宏观经济、经济法规、统计学等等,通过学习和准备考试,你将深入了解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并掌握一定的经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级经济师考试共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10个专业,其中普遍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比较好通过。
根据历年考生的反馈情况可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是中级经济师报考的热门专业,也是比较容易通过的专业,其次是金融、财税、农业、保险等。
其实哪个专业比较简单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考生的基础不同,学习的专业也不同,报考自己所学专业或者是自己所学的相近专业,考试难度自然是最低的。
经济师各专业难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性较强的科目,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建筑与房地产、知识产权、运输、保险、农业,考这些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
另一类是专业性不太强的科目,包括人力、工商、旅游。这类科目考试相对容易一些。
(一)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
中级经济师考试考上述2门科目,其中《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中考生共有10个专业可选,包括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考生可根据工作需要任选其一报考即可。
(二)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
1、《经济基础知识》题型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70道,每题1分;多选题35道,每题2分。单科考试时长为90分钟。
2、《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其中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多选题20道,每题2分;案例分析题20道,每题2分。单科考试时长同样为90分钟。
中级经济师比较好考的专业有工商、人力、 金融等,这些专业没有基础理解起来也不是太困难,每年的报考人数也是比较多的专业。
中级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按专业可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
从往年的经济师报考情况和考试难度、合格率情况来看,人力资源和工商管理、金融专业比较适合零基础考生学习,学习门槛低,难度也不算高,考试通过率会更大。
《工商管理》考试试题中具有很大的重复性,即“考原题”,出题比较有规律性,并且“同类知识点 ”的考核每年都能占到试卷分值的40%左右。适合没有基础但是想考经济师的考生。
人力资源管理考点较多,一共有18章的内容,多选题的难度比较大。考试一定要多背多记,人力资源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实用性比较强。适合适合从事人力资源的考生或者是有意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考生,
金融分值分布比较多变,每年每章都会有所变动,相比较其他专业,备考难度偏大。
中级经济师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基本要求。参加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
中级经济师属于正规中级职称证书,取得证书后,在个人档案中职称一栏,可以填写“经济师”。已经取得工程师序列职称的,可以通过考试再拿一个经济师序列职称,为今后的职称发展路径多条选择。
经济师按照国家规定享有一定的待遇,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由岗位津贴、书报费、交通费等构成。在很多单位,中级经济师可以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退休年龄退休时,按照退休时工资标准增加10%发给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