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师退休还有补贴吗
退休后高级经济师补贴和养老金不会一起发放。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津贴和养老金的领取是相互独立的,不会一起发放。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津贴是根据职务补贴政策和个人职称等级确定的,而养老金是根据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个人年限和缴费基数等因素计算的。因此,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津贴和养老金的领取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不执行。上海高级经济师退休后每月900不执行了。有的地方在退休后不发放高级经济师补贴,但是实际上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已经把高级经济师因素计算在内了,所以避免重复待遇而停止了发放专项津贴。
高级工程师在退休后是可能会有国家补贴的,拥有高级职称的人在退休之后均可以领取额外的补贴,前提是当地政策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退休补贴的相关规定。
助理经济师退休后还有补贴
湖北省对企业有经济师职称的退休人员都是有退休金的在每一个行业退休的时候,只要是缴纳了养老退休金的话都是会有如果是党员和政府机关单位的话,就会有更高和更好的一些特殊待遇。
是的,中级经济师补贴政策是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一定的待遇,但具体的还需要依据所在地区的通知,用人单位按照月份发放,由岗位津贴、书报费、交通费等构成。在很多单位,中级经济师可以享受科级的待遇、高级经济师可以享受副处级干部的待遇。达到退休年纪时,按照退休时工资标准增加10%发给退休金。
考试内容
初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题型均为客观题,各科目考试时长为小时,每科目可提前15分钟交卷。对于同时报考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的应试人员,两科目考试在同1批次内分2个场次连续组织,间隔时间为40分钟。《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分别按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命制试卷。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湖北省对企业有经济师职称的退休人员有何待遇?答:湖北省对企业有经济师职称的退休人员待遇是:每个月会发放相应的养老金,医保卡,住院补贴等福利。
助理经济师就是初级经济师,在湖南、吉林、海南、四川、河南、陕西、宁夏、天津以及福建等地区助理经济师是可以申请职业技能补贴,补贴的标准是1000元左右,具体的要以当地的官方通知为准。
一、助理经济师申请技能补贴的条件
1.企业在职职工;
2.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累计缴纳失业保险12个月(含12个月)以上(有的地区要求36个月以上,具体看当地人社部门的要求);
3.在证书核发之日(以证书标注的批准日期为准)起12个月内按规定申领技术技能提升补贴;
4.同一专业技术同一等级只能申请并享受一次技术技能提升补贴,不同等级可分别申请享受技能提升补贴,不同职业可按等级分别申请享受技能提升补贴。
二、助理经济师申请技能补贴的流程
1.在职职工在等级证书核发之日起12个月内,到本人事业保险参保地事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技能提升补贴;
2.失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联网查询、与失业保险参保信息比对等方式进行审核。
3.事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对申请审核通过后,应直接将补贴资金发放至申请人本人的个人银行账户或社会保障卡。
注意:技能提升补贴的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失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收费标准等因素综合确定,并适时调整。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高级经济师职称退休还有用吗
只有在退休前取得高级职称,才可以在以后的年份调增退休金时享受高级职称条件,多增加一些退休金的待遇。通常只有在事业单位以高级职称退休才会有相应的补贴,在企业单位是按照缴费时间和缴费年限来计算的。不过先来养老金领取制度也在逐渐并轨,2014年前退休的还有职称补贴,往后退休的未必有。但是高级职称缴费比例高,所以退休后还是可以多领取一部分的。除了退休金增加,高级职称还可以提高绩效与工资,一些大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会根据职称来设定等级的,绩效工资分成了奖励绩效和基础绩效。基础绩效占70%直接入工资卡,因此职称提高了,基础绩效也会增加。至于增加多少,各地不同。与此同时还可以提升薪级 薪级工资增长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当升为高级以后,按高级职称来套改薪级工资,如果在中级职称时间不长,升上高级职称后,大概率薪级工资会增加一二级。另一方面,随着薪级工资级别升高,每年调升一级薪级时,增加的数目也有增加。想了解更多关于高级经济师的信息,推荐咨询领航网校。领航网校的分校区已遍布全中国一二线各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厦门、西安等13个大中城市。服务项目报括:人力资源、心理咨询师、高级经济师、企业文化师、MBA、学历、会计等,人力资源作为主打教育产品,为百万学员实现了奋斗梦想,成为职业培训领域内的行业翘楚。
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在以前的时候,职务和职称非常有作用。2014年10月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职务和职称的作用在逐步弱化。不过未来仍然会持续有作用,时间可能长达几十年。
2014年10月之前的退休待遇老办法,是按照本人的基本工资乘以退休工龄确定的计发比例,再加上职务职称确定的退休生活补贴数额。
实际上2014年10月的基本工资水平非常低,一般只有1000到2000元。这种情况下,退休工龄确定的计发比例只是从70%到90%,相差三四百元最多。
但职务职称确定的生活补贴数额是完全一致的,而且级差也很大。副高级职务和中级职称相差五六百元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以前的时候出现过很多退休人员,喜欢在退休前突击提升职称待遇。这样能够关系到退休后永久的养老金。
新办法退休待遇是包含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四部分的复杂计算公式。
这时候养老金的提升就要通过提升本人的缴费基数来影响四部分的各种待遇了。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社保基数一般都比较高,通过提升职称、职务增加的那一部分缴费基数提升,导致养老金提升效果很小。而且最重要的是还跟缴费年限有密切关系。专业技术人员八级职称和七级副高级职称相差仅仅340元左右,即使职称提上去一年增加的养老金不会超过十元。
所以,职称职务对于养老金的影响就大大弱化了。
不过,这只是2014年10月新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职务职称对养老金的影响。
因为,之前参加工作的中人,他们的职务职称确定了,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依据山东省的视同缴费指数计算公式,退休时的职务职称,能够决定其职称指数和调节指数。如果退休时职务提高了,这样我们的相应指数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影响养老金待遇。
另外,2014年10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还有用人单位发放的住房补贴和一些没有取消的奖励等待遇仍然会继续发放。这一部分补贴和待遇,都是跟职务职称相挂钩的。
所以,目前来看,职务职称仍然非常重要,对退休待遇影响仍然非常大。
职务与职称实际上就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等级的一种称呼,简称职务或者是职称,与工资报酬挂钩。分为员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副高级教师和高级教师五种称呼。其对应的岗位工资级别分为十三个级别。同时,它还是确定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多少的主要依据之一。可以说,其影响范围触及到工资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这样说,职称(职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
但是,如果你退休了,无论是“老、中、新”人,现在,都已经不再按照职称(职务)等级确定养老金的高低了。
理由是什么呢?
虽然退休人员没有按照职务(职称)调整工资,但是,在连续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养老金情况下,有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的绝对值要高于个别在职教师每一年调整的数额。某13教龄在职教师,2018年7月1日提高了150多元,薪级提高了50多元,而某退休教师调整的工资是240多元。也就是说,在退休之后,无论职务(职称)有没有用,只要随着经济 社会 的发展,年年都有一些适当的提高,也是非常不错的。
结语:
职务(职称)在一个人之后就已经完成了使命。
退休之后和退休之前是完全不同的阶段了。
在2014年10月以前,也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前,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的退休金是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的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这种计发方式下, 只要退休前能够将职务或者职称提上去 , 工资涨上去后退休后的待遇就能有明显增加 。这个时期职务和职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也出现了不少为了解决待遇问题而临退休前提拔的情况。
而在养老保险改革后,退休后的养老金按照公式计算的,主要的影响参数是 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 。因此如果职务或职称高的话,缴费工资肯定更高,退休后的收入也会更高。 但在退休前几个月提拔这种方式,因为时间短,对于退休后的养老金影响很小。
但在其他方面, 只要能够达到一定的级别 ,比如省部级官员或者中科院院士,在退休后食宿、医疗、交通等方面还是能享受到特殊照顾的。
职务和职称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 老人 ”和“ 中人 ” 退休工资 是大有作用,可以说职务和职称直接影响到“老人”和“中人”的到手工资。
企业职工早在上世纪末就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一直实行原来的退休制度,被称为“双轨制”。2015年,我们国家作出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将双轨制并轨。改革时间自2014年10月开始,改革过程中遵循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
老人: 是指 2014年10月前 已退休的人员,他们原待遇维持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新人: 是指 2014年10月后 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他们将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
中人: 是指 2014年10月前 参加工作、201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可以说是目前数量最大的群体。
退休人员的工资 “老人”“新人”和“中人”,是可以直观的看出职务和职称直接影响到“ 老人”和“中人”的退休金金额 。但对于改革后的“新人”确没有任何的关系。
企业单位的职工可以说是我国最大的群体,2014年之前国家对于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人员在 养老金调整上有特别倾斜和照顾 ,但2014年之后国家对这类人群不再特别照顾。目前,只有部分城市,如厦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在本市获得高级职称或在外地获得高级职称并经本市人社部门确认,且被用人单位实际聘任一年以上的参保个人,其用于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缴费指数按《厦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第35条规定提高“”后仍低于“2”的,按“2”计算;高于“2”,按实际数计算。
退休了,职务和职称还有用吗?
还有用。
退休了,从表面来看职务巳经免去了、职称也巳经没有续聘,好像巳经没有用了。可事实上由于在职时由职务和职称晋升的工资级别而带来的养老金待遇会跟随一辈子。
行政单位的职务有13个等级,而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职称有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岗位13个等级。
在职时,无论是有行政职务的人员,还是有技术职称的人员,都是按照岗位级别来套取工资待遇的。这个级别是他们每次工资调整的杠扦和标尺。职务、职称越高,工资也就水涨船高。
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以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都是根据本人的综合工资标准,按照统一的缴费基数和比例来缴纳社保费用的。养老保险所遵循的原则是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工资越多,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通俗地说,职务、职称越高,享受的工资待遇越高,因此缴纳的社保费用也越多,计算的养老金也就越高。由于养老金基数高,退休以后每次养老金上调时,养老金的增加额也更多,要一直享受一辈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仅管退休了,但职务和职称将使他们享受一辈子。
楼主您好,退休以后职务和职称还有用吗?实际上退休以后职务和职称肯定是没有用的,因为这个职务也好还是职称也好,都是属于原工作单位聘用以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待遇,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是一家企业单位的在职职工,那么你拥有相应的职务,比如说你是什么科室的主任,还有拥有相应的职称,比如说你是什么高级工程师或者是高级经济师之类的。
那么你所对应的职务工资,包括你的职称工资,就会有所在的企业单位来给你发,放你获得的待遇,相应的比起那些没有职务和没有职称的人员,工资待遇应该会高一些,但是我们在办理完成退休之后,因为你已经跟所在的原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所以说不再享受原有工作单位的相关待遇,所以说职务也好还是职称也好,都已经没有任何的作用了。
再加上我们在计算养老金的过程中,如果是企业单位退休下来的职工,那么是不考虑职务工资和职称工资待遇的,也就是说它会根据你实际养老保险的参保年限和你本身平均的缴费指数来决定最终养老金的待遇,所以很有可能,你即便是有职务的人员,退休之后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跟这种没有职务退休人员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是一致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退休后,职务和职称都是有用处的,相较而言,职称更有用!
首先在职时的职务和职称决定了退休后的工资标准。在职时的职务越高,职称越高,退休后的工资也就越高。
其次在职时有一定级别的职务和职称,退休后仍然保留一定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比如市里有一个老干局,就是负责管理离退休老干部,落实离退休老干部待遇的,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市委、市政府在一些大的方针政策施行前也会咨询老干部意见。
职务在退休后基本就是以上这点用处,但职称可不止这些。退休后如果你有职称,你仍然可以从事这个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而且很容易找到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一些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可以从事相关专业方面的咨询、指导等等方面的工作。很多具有高级职称的人进入评标专家库,退休后仍然可以参与评标,议标。这样的经验极其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刚退休的那些年,又有精力,是很能发挥作用的!
总而言之,退休后职务有一些用处,退休的职称特别是高级职称更有用处!
退休了,职务和职称还有用吗?
我很高兴并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没退休前当然职称和职务都很适用,你想有个光鲜亮丽的职务和职称让人高看,各种待遇也都优先优惠,甚至倍受领导器重,那该多风光啊!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慢慢的熬到了退休,退休了给你精神上代来了一种无情的打击,因为你再也回不过去那种上班时所享受的职务,靠边站了,是一个无人问津的人,离开了岗位,什么职务职称都毫无意义,只能是工资上能有所体现,其它的就跟你毫无关系,其实就等于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人一样,你也就放下你的职务名称吧,谁还称呼你干什么。回到家里和老婆孩子好好过日子就行了,把心放宽些,不要想着过去,好汉不提当年勇,有些人上班习惯了,突然退休了还有些不适应,心里抓耳挠腮的不好受,你要想想你正式退休可比下岗的要强一百倍。
以上就是我对于你提出问题的回答,只是个人看法,若有不对请批评指正。
人到了退休年龄,就是一种新的生活开始!千万不要把一个人的退休看成是养老,安逸度过余生!一个人一生精力旺盛充沛活力时期都献给了事业,也是为了今后美好的生活,那么,退休生活就是你要用努力工作拼命赚钱来奠定这个基础的。所以,退休前的职务和职称只是你年轻工作时的代名词,到了退休是工作到站了,你将乘上来往另一种享受美好生活的新列车,在这趟列车上,不再有领导和被领导者,没有高级职称还是一线职工,没了职场上的优劣好坏之分,只有谁更好滴享受美好退休生活!不要留恋工作的荣耀和光环,退休就是回归人的更具自然性的新生活,尽情享受大自然馈赠我们的另一种幸福快乐生活!
职务职称还可以拿去领高工资,还想高朋满座,想吃饭不要钱,什么都不要钱,全部是国家免费,还领很多很多的工资,专制下的特权干部多优越。就是没有能力挤公交车了。
只要在退休前取得了高级职称,在以后年份调增退休金时,完全有机会享受按高级职称条件多增加一些退休金的待遇。目前在企业养老金的调增中,有这方面的规定,估计以后也不会取消的,这一点你应当放心。
企业退休高级职称有用。
高级职称是职称中的最高级别,分正高级和副高级两类。职称(ProfessionalTitle)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
职称的级别一般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四个级别。有部分系列初级可分设为助理级和员级。原来只有部份系列设有正高级,部份系列不设正高级。
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和地位。
2018年9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对长期扎根农村基层一线累计从教满30年的教师,可破格申报认定“基层”高级教师职称。
企业退休高级职称对于个人和企业都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提升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和职业价值。
为个人提供荣誉和成就感。
提高个人的职业竞争力。
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1、取得职称资格,只有被企事业单位聘用才能与工资挂钩;如果单位不聘用,是不与工资挂钩的。2、当然,如果您在退休前获得了高级职称并被聘用套工资了,在职期间是可以享受同级待遇的。但退休后就不能按照职称级别套工资了,只可以按照该级别的下一级领取。呵呵
企业退休高级职称也是有用的。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人员,退休后会有相当部分人员被返 聘工作的,这样能够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更好发挥啊。
经济师退休还有用吗
当然有用了,如果你做相关的会计工作,有此证书就会比没有的好。相信,你的每一份付出都会有回报的,加油。网 校有相关的信息,课程,你可以去看看。
经济师作为一种职称,能够提高持有者的待遇和威望,在很多的单位中级经济师可以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高级经济师能够享受副处级干部的待遇,达到退休年龄时还能够按照退休工资标准增加10%的退休金。
中级经济师相关福利待遇
1.评定职称经济专业资格证书是由国家人事部统一发放的,所以大多数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高校,银行都会认可此证书。获得此证书也就意味着有了评定职称的资格,根据企业的具体安排能够有机会评的相应职称。
2.升职加薪拥有中级经济证书在单位的晋升考核中就能更具优势,升职会更容易,拥有证书的人一般每个月还会获得一笔补贴费。
3.落户加分很多奔波在北上广这样超一线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都渴望能在所在的城市扎根。殊不知除了本地人,外地人也是可以按照一定的积分政策来进行落户的。考取了中级经济师证书,就可以享受积分落户的政策哦。在北京、天津部分城市,可享受积分落户加分40分左右的优惠,上海居住证积分+100。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一般来说有中级经济师并不能延迟退休哦,但是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之后,如果大家还需继续工作的话也是可以的,只要身体健康有工作能力即可。
中级经济师退休后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中级经济师补贴政策是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一定待遇,用人单位按月发放,由岗位津贴、报纸费、交通费等组成。在很多单位,中级经济师享受科级干部待遇,高级经济师享受副处级干部待遇。达到退休年龄时,按退休年龄工资的10%发放养老金。更多内容请访问来源页面:
中级经济师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级经济师仍然非常具有含金量。有中级经济师证书,工资可以增加,还可以评定职称。与机构、银行或高等院校一样,它是公认的中级经济师证书,可以用这个称号进行评职称。
中级经济师作为国家确定的职称之一,有一定的价值。就其前景而言,中级经济师的就业方向相当广阔,各行各业都有其存在,如工商管理、建筑、金融、税务、房地产等。中级经济师作为一种职称证书,一般考生拿到证书后,单位会给其相应的工资,可以说是很不错了。
更多关于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经济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