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职能中级经济师
距离考试没有多长时间了,为了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财政税收常考知识点:收入分配职能”,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财政税收常考知识点:收入分配职能
(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1.收入分配的目标:实现公平分配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社会公平
(二)社会公平的准则
1.保证生存权准则——社会公平的基本准则(生存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
2.效率与公平兼顾准则
(1)效率市场的分配格局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市场领域中的“公平”实质上是“效率”,而经济公平以生产要素的初始条件为前提,但初始条件被社会认为是不公平的;
(2)社会公平要尽可能缩小效率市场形成的分配差距,但要尽可能减少效率损失。
3.共同富裕准则共同富裕不仅指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分配差异,还指缩小地区之间收入分配差异。
时间过得太快了,为了抓紧时间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考试知识点:资源配置职能”,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考试知识点:资源配置职能
1.含义
财政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不同的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配置在整个社会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配置。
3.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的主要原因
(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
(2)市场资源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4.政府资源配置的特点
效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成本-收益内部化
政府资源配置:成本-收益外部化——资金来源无偿;提供公共物品免费;采用不等价交换方式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考前的备考复习还需要多下苦功夫,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财政政策的功能与目标”,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财政政策的功能与目标
财政政策的功能与目标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财政政策的功能如下:
1.导向功能:财政政策通过财政分配和管理活动,调整人们的物质利益,进而调节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引导国民经济运行。
2.协调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等出现的某些失衡状况的调节和制约。
3.控制功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企业和居民等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实现对经济社会的有效控制。
4.稳定功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供求平衡。
财政政策的目标如下:
1.促进充分就业。
2.物价基本稳定。
3.国际收支平衡。
4.经济稳定增长。
财政的职能中级经济师
财政的基本职能中级经济师
距离考试没有多长时间了,为了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财政税收常考知识点:收入分配职能”,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财政税收常考知识点:收入分配职能
(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1.收入分配的目标:实现公平分配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社会公平
(二)社会公平的准则
1.保证生存权准则——社会公平的基本准则(生存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
2.效率与公平兼顾准则
(1)效率市场的分配格局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市场领域中的“公平”实质上是“效率”,而经济公平以生产要素的初始条件为前提,但初始条件被社会认为是不公平的;
(2)社会公平要尽可能缩小效率市场形成的分配差距,但要尽可能减少效率损失。
3.共同富裕准则共同富裕不仅指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分配差异,还指缩小地区之间收入分配差异。
分为两个科目,《经济基础知识》、《财政税收专业知识和实务》,前者包括统计、法律和财政等六大块;后者专业知识包括公债、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和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等内容。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内容
1.《经济基础知识》
《经济基础知识》科目中覆盖经济学基础、统计、法律、会计、财政、货币与金融的知识。
2.《金融专业知识和实务》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其他税收制度、税务管理、纳税检查、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税收理论、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时间过得太快了,为了抓紧时间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考试知识点:资源配置职能”,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考试知识点:资源配置职能
1.含义
财政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不同的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配置在整个社会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配置。
3.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的主要原因
(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
(2)市场资源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4.政府资源配置的特点
效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成本-收益内部化
政府资源配置:成本-收益外部化——资金来源无偿;提供公共物品免费;采用不等价交换方式
中级经济师财政预算的职能
分为两个科目,《经济基础知识》、《财政税收专业知识和实务》,前者包括统计、法律和财政等六大块;后者专业知识包括公债、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和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等内容。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内容
1.《经济基础知识》
《经济基础知识》科目中覆盖经济学基础、统计、法律、会计、财政、货币与金融的知识。
2.《金融专业知识和实务》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其他税收制度、税务管理、纳税检查、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税收理论、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国家预算的产生和发展预算是国家财政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应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国家则是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奴隶制国家的出现,随之也产生了财政收支活动,但当时的国家财政与王室收支没有严格分开;封建社会曾经出现过类似预算的财政管理制度,但由于封建君主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王室支用无度,横征暴敛,随心所欲,不受约束,国家财政管理很难形成统一的收支计划。封建社会末期,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逐渐地要求限制封建帝皇的无限财政,监督国家财政收支。这场斗争最初集中在课税权上,随后逐渐发展到资金支配权,并最终要求取消封建贵族对财政的控制和享有的特权,要求国家财政收支应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迫使封建帝皇承认了资产阶级的部分权利,同意由 *** 每年制定一个国家财政收支档案,将财政收支作事先安排,向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议会报告,并由议会安排,向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议会报告,并由议会审批,以形成国家财政收支档案。我国的国家预算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的清末宪政改良时期,参酌中西制度,从外国引进的。1889年6月11日,光绪皇帝接受变法,推行新政时,才真正提出“清理财政,筹办预算”;1907年颁布“清理财政章程”;‘1910年宣统皇帝又拟定“预算册式及例言”,同时公布了“统一国库章程”,并逐渐形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国家预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财政预算;1956年社会主义发行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确立,社会主义的国家预算也随之建立。
A.是立法机关和全体社会成员监督 *** 收支运作的途径和视窗 B.筹集 *** 活动需要的资金 C.是控制公共支出规模的一个有效手段 D.调节公共经济活动 E.反映和规定政法部门在预算年度内的活动范围、方向和重点
一、公共预算的概念1.公共预算的概念公共预算是指 *** 在每一财政年度经立法程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型别。2.公共预算的特点(1)计划性(2)透明性(3)全面性(4)法律权威性(5)政治程式性二、公共预算的分类1.按照不同的 *** 级别,公共预算可分为中央公共预算和地方公共预算2.按照不同的编制形式,公共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3.按照不同的预算作用时间,公共预算可分为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4.按照不同的收支管理范围,公共预算可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三、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1)分项排列预算模式以预算支出的若干特定目标为核心,采用分项排列的方法依次列出特定目标的预算资金,由拨款机构加以拨付.(2)规划—计划—预算模式确定预算专案的目标,编排实现预算目标的方案,后按照预算方案进行预算安排的模式,而不是按照支出专案进行预算.(3)目标管理预算模式注重预算专案执行的效率而不是主专案与各备选专案之间的选择.(4)零基预算模式不考虑以前的预算收支情况,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编排预算专案的模式.(5)绩效预算模式以绩效或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为西方国家主要的预算管理模式)四、公共预算的过程1.预算编制(1)预算编制的原则(2)预算编制的依据(3)预算编制程式2.预算执行(1)预算执行的特点(2)预算执行环节(3)预算执行中的任务3.决算(1)准备阶段(2)编制阶段(3)审查阶段(4)批准阶段公共预算的过程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决算.预算编制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共部门收支进行测算和计划的活动.预算执行由本级财政部门负责,包括收入执行,支出资金拨付和预算调整三个环节.决算是对预算结果的总结和评价.目的是为了集中反映预算活动的基本情况和 *** 绩效,为编制新的预算提供参考.
1、为达到施政优先次序、目标及政策所从事的资源配置;2、通过税收和借贷(公债)筹措预算财源;3、通过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以预算展现的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发展;4、促使 *** 机关对预算资源使用达到效率、效能的运用责任;5、控制支出的合法性、确实性并与 *** 决策相吻合;6、提供不同层级间资金转移的机制;7、作为预算计划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工具;8、经由财政的监督权,驱使 *** 机关使其计划实施更具经济、效率和效能。
财力保障,调节制约,反映监督
我学的是造价,预算的作用就是估价,比如你出去旅行在1000元内怎样做的事多又有价值。
老是说了,是:平民性
施工图预算的作用 (1)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施工图预算可作为建设单位招标的标底,也可以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投标时报价的参考。 (2)实行建筑工程预算包干的依据和签订施工会同的主要内容 通过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协商,征得建设银行认可,可在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上,考虑设计或施工变更后可能发生的费用增加一定系数作为工程造价一次包死。同样,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定施工合同,也必须以施工图预算为依据。否则,施工合同就失去约束力。 (3)建设银行办理拨款结算的依据 根据现行规定,经建设银行审查认定后的工程预算,是监督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根据工程进度办理拨款和结算的依据。 (4)施工企业安排调配施工力量,组织材料供应的依据 施工单位各职能部门可依此编制劳动力计划和材料供应计划,做好施工前的准备。 (5)建筑安装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和进行成本管理的依据 正确编制施工图预算和确定工程造价,有利于巩固与加强建筑安装企业的经济核算,有利于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6)是进行两算对比的依据。
公共预算的过程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决算。预算编制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共部门收支进行测算和计划的活动·。预算执行由本级财政部门负责,包括收入执行,支出资金拨付和预算调整三个环节。决算是对预算结果的总结和评价,目的是为了集中反映预算活动的基本情况和 *** 绩效,为编制新的预算提供参考。
施工图预算的主要作用是:⑴施工图预算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是控制施工图设计不突破设计概算的重要措施。⑵施工图预算是编制或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依据。⑶对于实行施工招标的工程不属《清单规范》规定执行范围的,可用施工图预算作为编制标底的依据,此时它是承包企业投标报价的基础。⑷对于不宜实行招标而采用施工图预算加调整价结算的工程,施工图预算可作为确定合同价款的基础或作为审查施工企业提出的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财政税收专业共有十一章的内容。前三章讲了基础理论,主要有财政支出理论和税收理论。财政支出理论理论涉及到财政支出的分类、影响、规模和效益分析,税收理论涉及到税收的原则、税收负担和国际税收问题。 第四至章讲了商品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税务管理纳税检查。商品劳务税制度包括增值税制、消费税制和营业税制,所得税制主要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务管理包括税务基础管理、税收征收管理和税收控制管理。纳税检查包括对上述的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检查。 第八至十章讲了政府财政问题,包括政府预算管理、政府间财政关系、预算外资金管理等。这部分主要讲的是政府宏观预算和部门预算的一些问题、各级政府财政关系的分配和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方式等。 第十一章讲了财政法制和财政监督,其中财政法制包括现行法规体系、财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