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平均发展速度

经济师考试(经济师)2025-05-19 20:10:22点击:11893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一)发展水平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时间序列中第一项的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各期指标值称为中间水平。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动态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例题·单选题】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称为( )。A.变量B.发展水平C.增长量D.发展速度『正确答案』B(二)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是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它可以概括性描述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一般水平。1.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1)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各时期发展水平加总,除以时期序列的项数)【例题·单选题】某地区l990~l998年钢材使用量(单位:吨)如下:年份 使用量该地区1990-1998年钢材年均使用量为( )。 726吨 吨 吨 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年均使用量=(1316+1539+1561+1765+1726+1960+1902+2013+2446)9=(2)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①资料逐日登记且逐日排列,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方法计算:(将各时点的指标值加总后除以时点个数)②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l天,但实际上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计算公式为:(各时点的指标值与其持续天数相乘,之后加总,再除以持续天数的总和)第二种情况,由间断时点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①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相等。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先求相邻两个时点指标值的平均数,之后将其平均数加总,再除以(时点个数-1)即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思想是“两次平均”:先求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再对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②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不相等。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先求相邻两个时点指标值的平均数,用其平均数与其持续天数相乘,之后加总,再除以持续天数的总和)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也采用“两次平均”的思路,且第一次的平均计算与间隔相等的间断序列相同;进行第二次平均时,由于各间隔不相等,所以应当用间隔长度作为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例题·单选题】某企业职工人数(单位:人)资料如下:该企业3~6月份平均职工人数为( ) 。 500人 400人 445人 457人『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平均职工人数=2.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派生数列,要计算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不能就序列中的相对数或平均数直接进行平均计算;而必须分别求出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进行对比。(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1.增长量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一基期水平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1)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它表明现象逐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2)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之差,它表明报告期比该固定时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例题1·单选题】增长量是( )。A.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B.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和C.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D.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正确答案』A【例题2·单选题】(2010年)在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的加权平均数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积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个数D.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正确答案』D2.平均增长量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i=1,2……n)(逐期增长量加总后,除以逐期增长量个数)根据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平均增长量还可以用下式表现:累计增长量除以(时间序列项数-1),一定要注意分母是(时间序列项数-1)【例题1·多选题】(2006年)根据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 )。A.累计增长量B.平均增长量C.逐期增长量D.环比增长量E.最终增长量『正确答案』AC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1.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1)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的比值,用表示 它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相对于某个基础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 (2)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用表示 它说明所研究现象相邻两个时期(逐期)发展变化的程度。 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量依存关系:(掌握) (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2)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例题1·单选题】(2004年、2006年)环比发展速度等于( )。A.逐期增长量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B.累计增长量与最初水平之比C.报告期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D.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答疑编号2883250112]『正确答案』D【例题2·单选题】已知某地区以1990年为基期,1991年~l996年财政收入的环比发展速度分别为、、、、、,1990年为基期的l996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为(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定基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增长速度=报告期增长量基期水平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增长速度也有定基与环比之分。(1)定基增长速度用表示,定基增长速度=累计增长量某一固定时期水平=定基发展速度-1 (2)环比增长速度用Bi表示,环比增长速度=逐期增长量前一期水平=环比发展速度-1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不能象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那样互相推算。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推算,必须通过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才能进行。 【例题·单选题】(2007年)已知某地区2002-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6%、9%、10%,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6%×9%×l0%B.(4%×6%×9%×l0%)+1C.(104%×106%×109%×l10%)-1×l06%× 109%×l1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发展变化的一般程度平均增长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增长 (降低)变化的一般程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l。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也称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一定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或定基发展速度),按照环比发展速度的时期数开方)【例题1·单选题】(2008年)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 )。A.算术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众数D.中位数『正确答案』B【例题2·单选题】我国1990年出口商品总额为亿美元,l996年出口商品总额为亿美元,1990~1996年出口商品总额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为。(三)速度的分析与应用1.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适宜直接用绝对数进行分析。2.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增长1%的绝对值”是进行这一分析的指标。它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计算公式为:增长1%的绝对值=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例题1·单选题】(2005年、2004年)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由于各期的基数不同,运用速度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需要结合( )这一指标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报告期水平B.增长1%的绝对值C.累计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正确答案』B【例题2·单选题】(2005年)“增长1%的绝对值”反映的是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 )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A.计量单位B.数据类型C.时间D.调查方法『正确答案』C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类别具体指标关系 水平分析发展水平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 可以分为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速度分析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 (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2)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增长速度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有定基与环比之分。(1)定基增长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1(2)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l。 平均发展速度一定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或定基发展速度),按照环比发展速度的时期数开方 【例题·多选题】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指标有( )。A.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E.平均增长量『正确答案』ABCD

第三节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一)发展速度1、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几分之几或若干倍。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1)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的比值,用 表示,则有(2)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用 表示(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第一,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推导:定基发展速度 =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第二,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推导: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 =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例题11】环比发展速度等于( )。A.逐期增长量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B.累计增长量与最初水平之比C.报告期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D.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答案:D【例题12】以2000年为基期,我国2002、200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定基发展速度分别是和,则2003年与2002年相比的环比发展速度是( )。答案:D解析:2003年与2002年环比发展速度=2003年定基发展速度÷2002年定基发展速度=÷【例题13】已知某地区以1990年为基期,1991-1996年财政收入的环比发展速度为、、、、、,以1990年为基期的1996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为( ) 答案:B解析:以1990年为基期的1996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同期环比发展速度的乘积=×××××=(二)、增长速度1、增长速度含义:增长速度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若干倍。2、定基增长速度:增长量是累计增长量3、环比增长速度:增长量是逐期增长量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推算,必须通过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才能进行。【例题14】已知某地区2002-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6%、9%、10%,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6%×9%×l0%B.(4%×6%×9%×l0%)+1C.(104%×106%×109%×l10%)-1×l06%× 109%×l10%[答案]C.[解析]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又因为: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即环比发展速度=1+环比增长速度所以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1+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1=(104%×106%×109%×l10%)-1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发展变化的一般程度。是一定时期内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几何平均法也称水平法,其计算原理是:一定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原理,就应当按连乘法,即几何平均数公式计算指标值的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 或者:n表示环比发展速度的时期数。2、平均增长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增长(降低)变化的一般程度。3、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例题15】我国1990年出口商品总额为亿美元,1996年出口商品总额为亿美元,1990~1996年出口商品总额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答案:A【例题16】某市财政收入2003年比l998年增长了,则该市1998年至2003年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A.B.C.D.答案:D【例题17】平均增长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A.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C.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D.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答案:B三、速度的分析与应用1、在应用速度分析实际问题时,须防止误用乃至滥用的现象,应注意:(1)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2)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2、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各期的基数不同,因此,运用这一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要结合水平指标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增长1%的绝对值”是进行这一分析的指标。它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例题18】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由于各期的基数不同,运用速度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需要结合( )这一指标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报告期水平B.增长1%的绝对值C.累计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答案:B【例题19】“增长1%的绝对值”反映的是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 )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A.计量单位B.数据类型C.时间D.调查方法答案:C

平均发展速度中级经济师

备考的时间不多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2.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

(1)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固定水平

(2)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

(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4)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第三节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一)发展速度1、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几分之几或若干倍。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1)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的比值,用 表示,则有(2)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用 表示(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第一,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推导:定基发展速度 =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第二,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推导: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 =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例题11】环比发展速度等于( )。A.逐期增长量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B.累计增长量与最初水平之比C.报告期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D.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答案:D【例题12】以2000年为基期,我国2002、200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定基发展速度分别是和,则2003年与2002年相比的环比发展速度是( )。答案:D解析:2003年与2002年环比发展速度=2003年定基发展速度÷2002年定基发展速度=÷【例题13】已知某地区以1990年为基期,1991-1996年财政收入的环比发展速度为、、、、、,以1990年为基期的1996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为( ) 答案:B解析:以1990年为基期的1996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同期环比发展速度的乘积=×××××=(二)、增长速度1、增长速度含义:增长速度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若干倍。2、定基增长速度:增长量是累计增长量3、环比增长速度:增长量是逐期增长量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推算,必须通过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才能进行。【例题14】已知某地区2002-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6%、9%、10%,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6%×9%×l0%B.(4%×6%×9%×l0%)+1C.(104%×106%×109%×l10%)-1×l06%× 109%×l10%[答案]C.[解析]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又因为: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即环比发展速度=1+环比增长速度所以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1+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1=(104%×106%×109%×l10%)-1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发展变化的一般程度。是一定时期内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几何平均法也称水平法,其计算原理是:一定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原理,就应当按连乘法,即几何平均数公式计算指标值的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 或者:n表示环比发展速度的时期数。2、平均增长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增长(降低)变化的一般程度。3、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例题15】我国1990年出口商品总额为亿美元,1996年出口商品总额为亿美元,1990~1996年出口商品总额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答案:A【例题16】某市财政收入2003年比l998年增长了,则该市1998年至2003年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A.B.C.D.答案:D【例题17】平均增长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A.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C.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D.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答案:B三、速度的分析与应用1、在应用速度分析实际问题时,须防止误用乃至滥用的现象,应注意:(1)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2)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2、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各期的基数不同,因此,运用这一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要结合水平指标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增长1%的绝对值”是进行这一分析的指标。它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例题18】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由于各期的基数不同,运用速度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需要结合( )这一指标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报告期水平B.增长1%的绝对值C.累计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答案:B【例题19】“增长1%的绝对值”反映的是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 )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A.计量单位B.数据类型C.时间D.调查方法答案:C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为了更好的掌握备考的知识点,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知识点: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含义: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几分之几或若干倍。

公式: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定基与环比之分。

(1)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的比值。

(2)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

(3)两者之间关系:

第一: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第二,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

(1)含义: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增长(降低)了若干倍(百分之几);

(2)定基增长速度:增长量是累计增长量;

(3)环比增长速度:增长量是逐期增长量。

(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1.平均发展速度:一定时期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采用几何平均法,也称水平法。

一定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2.平均增长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增长(降低)变化的一般程度。

3.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三)速度的分析与应用

1.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

2.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各期的基数不同,因此,运用这一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要结合水平指标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增长1%的绝对值”:速度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

中级中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又称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是我国中级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所有从事经济专业的工作人员在经过考、聘后得到的一种职称。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的考试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的政策制定、实施与监管。国家设置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达到全国统一合格标准者,颁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

更多中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

中级经济师是干什么的?

中级经济师需要协助企业、公司,深入到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然后根据得到的相关数据信息,提供决策建议;需要对公司规划的方案进行研究,并且在方案进行实施与运作期间,负责一些相关的事务;中级经济师需要用专业的态度,合理分析并对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评价,然后再进行充分地利用……

来源:

中级经济师是专业技术资格还是职业资格?中级经济师是专业技术资格,中级经济师的全称是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生要想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就必须参加这项考试。

专业技术资格与职业资格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

专业技术资格又称为职称,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才能够获得,反映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

而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2.种类和级别不同

专业技术资格即职称一般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四个级别。根据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名称,比如高等学校教师,又分为正高级教授,副高级副教授,中级讲师,初级助理讲师等。

职业资格则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一般无具体等级之分,指的是从事某一行业所需要的必备的从业资格证或者职业资格。比如教育部认证的教师资格;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认定的注册消防工程师;财政部认证的注册会计师等。

3.认证机构不同

专业技术资格一般是行业内的等级考试,为该行业的上级领导机构所认证。

而职业资格分别由国务院劳动、人事行政部门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合格者授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经济师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中级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相当于经济师类别,无行政级别,但是享受对应行政级别待遇。

中级经济师可以聘用8到10级的管理岗,享受的应该是正科到副科之间的待遇,高级经济师可以聘用2到4级的管理岗,享受的应该是部级到厅级待遇。

中级经济师对其它考试优势

免考政策考高级经济师: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证书是考评高级经济师的前提条件。

考中级会计职称: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并具备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不受从业年限限制。

更多中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

免考银行资格考试:银行业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免试条件之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资格(金融专业)证书的。

来源:

中级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要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即有被聘任为中级经济师职称的资格,有了聘任资格在单位聘任即可取得相应级别的经济师职称。

中级经济师的价值

1、评定职称。经济专业资格证书是由国家人事部统一发放,所以企事业单位、高校、银行,包括一些私企也认可此证书,并会评定初级、中级、高级经济师职称。

2、升职加薪。根据国家的规定,有些用人单位会按月发放一定的薪资。这些待遇由岗位津贴、书报费、交通费等构成。个别单位中级经济师还可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

3、积分落户。不少城市按照积分落户,如果有中级经济师证书,可享受积分落户加分政策。

4、可以抵扣个税。

5、免考某些考试。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可申报免考相应级别的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报考条件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业务素质,符合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经济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名参加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1.高中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

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4.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5.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6.具备博士学位。

(二)取得导游资格、拍卖师、房地产经纪人协理、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可对应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取得房地产估价师、咨询工程师(投资)、土地登记代理人、房地产经纪人、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职业资格,可对应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取得资产评估师、税务师职业资格等相关职业资格,可根据《经济专业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规定的学历、年限条件对应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可作为报名参加高一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条件。

点击免费咨询 了解更多报考信息

考试科目

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均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题型均为客观题。《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分别按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10个专业类别命制试卷。

成绩和证书管理

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应试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产权专业分别颁发相应级别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和知识产权师证书。获得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即可认定具备助理经济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知识产权师)、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知识产权师)职称。

点击免费咨询 了解更多报考信息

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达到全国统一合格标准者,颁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合格证明自考试通过之日起,在全国范围5年内有效。参加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并通过评审者,可获得高级经济师职称。

中级经济师中级

1、2021年中级经济师报名时间已经公布,从报名安排来看,2021年中级经济师报名时间为7月-8月,各地报名时间不同,请考生以当地人事考试中心公布的报名通知为准。2、“中级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要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的第一个周末。3、按专业可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4、认证流程: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5、实施依据:1993年1月,人事部下发了《人事部关于印发及其的通知》(人职发[1993]1号),决定在经济专业人员中实行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和部分专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由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

考过了中级经济师就是中级职称。中级经济师的说明:

1、中级经济师是我国中级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所有进行经济专业的工作人员在经过考、聘后领取到的一种职称。

2、要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即有被聘任为中级经济师职称的资格,有了聘任资格在工作单位聘任即可取得相应层级的经济师职称。

中级经济师职称该怎样获得:

中级经济师实行以考代评的方式,想要考取“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中级经济师考试,考试通过即有被聘任为中级经济师职称的资格,有了聘任资格在工作机构聘任就可以取得相应级别的经济师职称。

需要满足哪几个要求才可评定为中级经济师职称:

1、通过了中级经济师的考试,然后就是代表已经获得中级职称,人事局会颁发证书认同这个职称。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机构想获得中级经济师职称是需要机构进行评定聘任的,机构里是否有对应的评选,作为聘用职称的条件,这个得看具体机构的相关规定。

2、报名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得考几门:需要通过两门考试,一门称为公共科目,它是每个考生的必考科目;一门称为专业科目。

经济师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中级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相当于经济师类别,无行政级别,但是享受对应行政级别待遇。

中级经济师可以聘用8到10级的管理岗,享受的应该是正科到副科之间的待遇,高级经济师可以聘用2到4级的管理岗,享受的应该是部级到厅级待遇。

中级经济师对其它考试优势

免考政策考高级经济师: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证书是考评高级经济师的前提条件。

考中级会计职称: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并具备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不受从业年限限制。

更多中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

免考银行资格考试:银行业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免试条件之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资格(金融专业)证书的。

来源:

中级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要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即有被聘任为中级经济师职称的资格,有了聘任资格在单位聘任即可取得相应级别的经济师职称。

中级经济师的价值

1、评定职称。经济专业资格证书是由国家人事部统一发放,所以企事业单位、高校、银行,包括一些私企也认可此证书,并会评定初级、中级、高级经济师职称。

2、升职加薪。根据国家的规定,有些用人单位会按月发放一定的薪资。这些待遇由岗位津贴、书报费、交通费等构成。个别单位中级经济师还可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

3、积分落户。不少城市按照积分落户,如果有中级经济师证书,可享受积分落户加分政策。

4、可以抵扣个税。

5、免考某些考试。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可申报免考相应级别的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报考条件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业务素质,符合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经济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名参加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1.高中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

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4.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5.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6.具备博士学位。

(二)取得导游资格、拍卖师、房地产经纪人协理、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可对应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取得房地产估价师、咨询工程师(投资)、土地登记代理人、房地产经纪人、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职业资格,可对应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取得资产评估师、税务师职业资格等相关职业资格,可根据《经济专业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规定的学历、年限条件对应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可作为报名参加高一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条件。

点击免费咨询 了解更多报考信息

考试科目

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均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题型均为客观题。《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分别按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10个专业类别命制试卷。

成绩和证书管理

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应试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产权专业分别颁发相应级别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和知识产权师证书。获得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即可认定具备助理经济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知识产权师)、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知识产权师)职称。

点击免费咨询 了解更多报考信息

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达到全国统一合格标准者,颁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合格证明自考试通过之日起,在全国范围5年内有效。参加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并通过评审者,可获得高级经济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