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关于弹性的例题
2020中级经济师打卡_经济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单选]1.关于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B.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位于其平均收益曲线的上方
C.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相同
D.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相同
[单选]2.生产者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有可能依据不同的( )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A.需求收入弹性
B.供给价格弹性
C.供给交叉弹性
D.需求价格弹性
[单选]3.在完全垄断市场上,生产者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根据不同的( )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A.需求收入弹性
B.供给价格弹性
C.需求价格弹性
D.需求交叉弹性
[单选]4.生产者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 )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A.需求收入弹性
B.供给价格弹性
C.需求价格弹性
D.需求交叉弹性
[多选]5.关于实行价格歧视基本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市场上存在收入水平不同的购买者
B.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不同的购买者
C.消费者在市场上选择商品不受限制
D.市场必须能够有效分开
E.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C。
解析: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相同,与平均收益曲线完全重合。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不存在供给曲线。故本题选C选项。
2、【参考答案】D。
解析:生产者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故本题选D选项。
3、【参考答案】C。
解析: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之一就是依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不同购买者。故本题选C选项。
4、【参考答案】C。
解析:生产者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故本题选C选项。
5、【参考答案】BDE。
解析: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有:(1)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2)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地隔离开的,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另外,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故本题选B、D、E选项。
介绍需求价格弹性具体计算方法。
E=(dQQ)(dPP)=
dQQ=10% P=
所以10%(dP)=
所以dP=
所以汽油每加仑上涨美元,销售量会减少10%
扩展资料:
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即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际上是负数;也就是说,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因此,需求量和价格的相对变化量符号相反,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由于他的符号始终不变,为了简单起见,习惯上将需求看做为一个正数,因为我们知道它是个负数。
影响产品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 产品对人民生活重要程度。通常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2) 商品的替代性。难于替代的商品需求弹性小,易于替代的商品需求弹性大。
(3) 产品用途的多少。用途单一的需求弹性小,用途广泛的需求弹性大。
(4) 产品的普及程度。社会已普及、饱和的产品需求弹性小,普及低的产品需求弹性大。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就说明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小,就说明这种物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注意:是变动量的百分比)。举例:某企业经营新产品,试销中单价100元时月销量4万件,单价95元时月销量万件,计算分析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变动百分比=()÷4=(即15%) 价格变动百分比=(100-95)÷100=(即5%)所以,需求价格弹性=15%÷5%=3。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际上是负数;也就是说,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因此,需求量和价格的相对变化量符号相反,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由于它的符号始终不变,为了简单起见,习惯上将需求看做为一个正数。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1-0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1、根据弹性需求公式:
则商务人士Ed=10050*(250+200)(1900+2000)=
旅游人士Ed=20050*(250+200)(600+800)=
2、对于商务人士来讲,出差是一种刚需,约定好的商务会谈等不太好更改时间,对价格的上涨不太敏感。对于度假旅游人士来讲,是一种休闲需要,当机票价格上涨时,可以考虑更换时间,所以对价格上涨更敏感。
这个价格点是根据供给和需求来计算的,书上有公司。
需求价格的点弹性:Ed=-dQdP×PQ
例,需求函数为Qd=2400-400P
Ed=-dQdP×PQ=-(400)×PQ
P为某一价格,Q为价格P时的需求量
扩展资料: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市场商品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的敏感程度。通常用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对价格变动幅度的比值,即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来表示。
计算公式分为点弹性公式和弧弹性公式。
影响产品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 产品对人民生活重要程度。通常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2) 商品的替代性。难于替代的商品需求弹性小,易于替代的商品需求弹性大。
(3) 产品用途的多少。用途单一的需求弹性小,用途广泛的需求弹性大。
(4) 产品的普及程度。社会已普及、饱和的产品需求弹性小,普及低的产品需求弹性大。
(5) 产品单价大小。单价小的日用小商品需求弹性小,单价大的高档消费品需求弹性大。
(6) 需求影响价格
公式
用数学术语就是:
需求弹性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即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际上是负数;也就是说,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因此,需求量和价格的相对变化量符号相反,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由于他的符号始终不变,为了简单起见,习惯上将需求看做为一个正数,因为我们知道它是个负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需求价格弹性
1.点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价格的相对变化
以下为计算公式:
其中用Ed代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P和ΔP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的变动量,用Q和ΔQ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
2.具体例子如下
假定某企业的需求曲线方程已知为:Q=30-5P。求P=2,Q=20处的点价格弹性。
答:dQdP=-5,εP=(dQdP)×(PQ)=-5×(220)
其他“弹性”涉及的计算公式
1、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公式如下:
3、弧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动量的比值。
其中,Q0为变动前的需求量,Q1为变动后的需求量,ΔQ为需求的变动量;P0为变动前的价格,P1为变动后的价格,ΔP为价格的变动量。
4、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它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y代表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Q代表原需求量,ΔQ代表需求的变动量,Y代表原消费者收入,ΔY代表收入的变动量。
5、交叉弹性系数
交叉弹性系数=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化
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Eij为需求交叉弹性;Qi为商品i的需求量,△Qi为商品i的需求变动量;Pj为商品j的价格,ΔPj为商品j的价格变动量。
6、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如用ES代表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用P和ΔP分别表示价格和价的变动量,用Q和ΔQ分别表示供给量和供给量的变动量,则
中级经济师关于弹性
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某种劳动力的工资率(W)变化1%所引起的此种劳动力的需求量(L)发生变化的百分比。
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工资率变动×100%=(△L/L)/(△W/W)×100%
1.需求富有弹性
|η|>1,工资率上升1%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大于1%。
结果:需求量下降,工资总量下降。
2.需求缺乏弹性
|η|<1,工资率上升1%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小于1%。
结果:需求量上升,工资总量相对上升。
3.单位弹性
|η|=1,工资总量不变。
给大家分享一些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详情见下文。
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1.富有弹性(高弹性)Ed>1: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2.单一弹性Ed=1: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
3.缺乏弹性(低弹性)Ed<1: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更多中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
4.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1)如果Ed>1,为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销售收入与价格成反向变动。降价→收入增加,适用“薄利多销”的方法。
(2)如果Ed<1,为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销售收入与价格成同向变动。降价→收入减少。
(3)如果Ed=1,需求单一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降价→收入不变。
来源: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经济学家通常使用“弹性”和“替代品”这两个概念来反应要素间相互替代的难易程度。弹性(Elasticity)是指当某一要素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其他要素对其反应程度的敏感度。例如,如果替代品较为充足,市场上的需求或供给就更倾向于“弹性”,也就是有更大的沉淀空间和更多替代选择。当然,弹性并不完全由替代品可用性决定,它还会受到市场结构、消费者需求稳定性、产品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替代品(Substitutability)则是指市场中是否存在可以充当同样角色的其他可选项,包括近似的产品或服务、其他要素、技术进步等。例如,水和咖啡可能在总体上没有太多关联,但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健康饮食并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水和咖啡这两种饮品虽然不是非常相似,但可能出现部分替代现象,因此价格和消费量之间就会存在一定的反应关系。在研究要素间的相互替代关系时,经济学家可以利用这两个概念来分析不同要素对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开展进一步分析。
中级经济师点弹性计算例题
点弹性公式等于负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导数乘上价格除以需求量
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某种劳动力的工资率(W)变化1%所引起的此种劳动力的需求量(L)发生变化的百分比。
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工资率变动×100%=(△L/L)/(△W/W)×100%
1.需求富有弹性
|η|>1,工资率上升1%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大于1%。
结果:需求量下降,工资总量下降。
2.需求缺乏弹性
|η|<1,工资率上升1%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小于1%。
结果:需求量上升,工资总量相对上升。
3.单位弹性
|η|=1,工资总量不变。
公式:ε=(dQdP)*(PQ) Q=30-5PdQdP=-5ε=(-5)*(220) = -12
△代表变化量,这个符号只出现在求弧弹性运算里.算法是后项减前项,比如从a点到b点的△Q=Qb-Qa。在点弹性运算中,△Q趋进于无穷小(例b点无限趋进于a点),此时用dQ,dP表示,即对于需求函数,Ed=-(dQdP)*(PQ)。其中dQdP是指Q对P求导或偏导。例题讲解: 先求均衡点:Qd=Qs,此时Q=48,P=6 再求需求点弹性:Ed=-(dQdP)*(PQ)=2*(648)= 最后求供给点弹性:Es=(dQdP)*(PQ)=3*(648)=补充:对于正常品,求需求点弹性时公式里有负号,弧弹性也有。而供给弹性公式中没有。这是为了保证弹性为正。但对于劣质品与吉芬物品就不一样了,反正求完之后发现是负的就在公式里加个负号以求正就行了……衡量弹性以1为界而不是0。“例如已知Q的数值,那么△Q怎么计算?”如上所说,求△Q,必须先知道两点(如a点和b点),然后Qa-Qb=△Q。如果求点弹性,就先说明这个Q是对于需求曲线而言还是对于供给曲线而言,然后针对不同曲线求出相应的P,利用上面给出的公式求弹性即可。对于楼上的解,应该改成这样:(加括号是为了看着方便……) d(Qd)=-2d(P) d(Qs)=3d(P)但这个是在图上需求、供给曲线在某点的斜率,与弹性不一样。斜率不等于弹性,看公式就看得出来。
假定某企业的需求曲线方程已知为:Q=30-5P。求P=2,Q=20处的点价格弹性。答:dQdP=-5,εP=(dQdP)×(PQ)=-5×(220)。所谓价格弹性,即是需求量对价格的弹性,则指某一产品价格变动时,该种产品需求量相应变动的灵敏度。而价格弹性分析,就是应用弹性原理,就产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进行分析、计算、预测、决策。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是指某一种产品销量发生变化的百分比与其价格变化百分比之间的比率,是衡量由于价格变动所引起数量变动的敏感度指标。当弹性系数为1的时候,销售量的上升和价格的下降幅度是相抵的。当0~1之间的弹性意味着价格上升也将使得收益上升,而价格下降使得收益下降,我们说这类物品的需求是相对缺乏弹性的,或者说价格不敏感。大多数食品的需求弹性是低的,而大多数的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如香水,高档服装等都相对较高。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ε= (△QQ)(△PP)= -(P×dQ)(Q×dP)
中级经济师点弹性公式例题
点弹性公式等于负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导数乘上价格除以需求量
公式:ε=(dQdP)*(PQ) Q=30-5PdQdP=-5ε=(-5)*(220) = -12
供给弹性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前半部分为供给函数中Q对P求导的导数,后半部分为确定点的价格与供给数量的商。
根据题中信息:供给函数导数为5,同时,Q=5时,P=4。带入公式:
e=5*45=4
需求价格的点弹性:Ed=-dQdP×PQ
例,需求函数为Qd=2400-400P
Ed=-dQdP×PQ=-(400)×PQ
P为某一价格,Q为价格P时的需求量
扩展资料: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市场商品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的敏感程度。通常用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对价格变动幅度的比值,即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来表示。
计算公式分为点弹性公式和弧弹性公式。
影响产品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 产品对人民生活重要程度。通常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2) 商品的替代性。难于替代的商品需求弹性小,易于替代的商品需求弹性大。
(3) 产品用途的多少。用途单一的需求弹性小,用途广泛的需求弹性大。
(4) 产品的普及程度。社会已普及、饱和的产品需求弹性小,普及低的产品需求弹性大。
(5) 产品单价大小。单价小的日用小商品需求弹性小,单价大的高档消费品需求弹性大。
(6) 需求影响价格
公式
用数学术语就是:
需求弹性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即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际上是负数;也就是说,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因此,需求量和价格的相对变化量符号相反,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由于他的符号始终不变,为了简单起见,习惯上将需求看做为一个正数,因为我们知道它是个负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需求价格弹性
假定某企业的需求曲线方程已知为:Q=30-5P。求P=2,Q=20处的点价格弹性。答:dQdP=-5,εP=(dQdP)×(PQ)=-5×(220)。所谓价格弹性,即是需求量对价格的弹性,则指某一产品价格变动时,该种产品需求量相应变动的灵敏度。而价格弹性分析,就是应用弹性原理,就产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进行分析、计算、预测、决策。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是指某一种产品销量发生变化的百分比与其价格变化百分比之间的比率,是衡量由于价格变动所引起数量变动的敏感度指标。当弹性系数为1的时候,销售量的上升和价格的下降幅度是相抵的。当0~1之间的弹性意味着价格上升也将使得收益上升,而价格下降使得收益下降,我们说这类物品的需求是相对缺乏弹性的,或者说价格不敏感。大多数食品的需求弹性是低的,而大多数的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如香水,高档服装等都相对较高。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ε= (△QQ)(△PP)= -(P×dQ)(Q×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