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平均数中级经济师

经济师考试(经济师)2025-05-20 04:50:36点击:8183

加权的意思是每轮考试的占比重不一样,所计算之后形成的最后成绩,这个过程叫做加权。一般情况下,算最后总成绩的平均分的时候,笔试和面试成绩的比重是不一样的。笔试占%,面试占%,这个过程就是加权哦。假如你参加公司招聘需要两轮考试,第一轮笔试,第二轮面试。笔试你考了88分(满分100分),面试你考了90分。那两轮下来,你的总成绩的算术平均分就是(88+90)2=89分。

551、[多选]下列属于企业用资费用的有( )。A.股票胜利 B.股票发行费 C.银行利息 D.银行借款手续费 E.债券利息 答案:[ACE]552、[多选]下列属于筹资费用的是( )。 A.股票股利 B.股票发行费 C.银行利息 D.银行借款手续费 E.债券发行费 答案:[BDE]553、[多选]下面关于资金成本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金成本是影响企业筹资总额的一个重要因素 B.资金成本是选择资金来源的依据 C.资金成本是确定资本结构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D.资金成本是选用筹资方式的标推 E.资金成本和企业资本结构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ABCD]554、[多选]能够在所得税前列支的费用包括( )。 A.长期借款的利息 B.债券利息 C.债券筹资费用 D.优先股股利 E.普通股股利 答案:[ABC]555、[多选]下列个别资金成本中属于权益资金成本的有( )。 A.银行借款成本 B.债券成本 C.优先股成本 D.普通股成本 E.留存收益成本 答案:[CDE]556、[多选]决定综合资金成本高低的因素有( )。 A.个别资金的数量 B.总成本的数量 C.个别资金成本 D.加权平均权数 E.个别资金的种类 答案:[CD]557、[多选]当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比较、筹资方式比较和追加筹资方案比较的决策时,应该依据的成本有( )。 A.债务成本 B.权益成本 C.个别资金成本 D.综合资金成本 E.边际资金成本 答案:[CDE]558、[多选]下列对财务杠杆的论述,正确的有( )。 A.在资本总额及负债比率不变的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高,每股盈余增长越快 B.财务杠杆利益指利用债务筹资给企业自有资金带来的额外收益 C.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D.财务杠杆系数的大小与财务风险无关 E.财务杠杆系数是普通股每股盈余的变动宰相当于息税前盈余变动率的倍数 答案:[ABCE]559、[多选]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主要有( )。 A.产品售价的变化 B.利率水平的高低 C.获利能力的变化 D.资本结构的变化 E.资本供求的变化 答案:[BCDE]560、[多选]企业资本结构时,应该( )。 A.综合资金成本最低 B.财务风险最小 C.自有资金 D.债务资金最多 E.企业价值 答案:[AE]561、[多选]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有( )。 A.企业销售的增长情况 B.企业所有者和管理人员的态度 C.行业因素 D.企业财务状况 E.所得税率的高低 答案:[ABCDE]562、[多选]在资本结构决策中,确定资本结构可以运用的方法有( )。 A.比较资金成本法 B.比较总成本法 C.比较总利润法. D.每股盈余分析法 E.因素分析法 答案:[ADE]563、[多选]投资决策过程中使用的贴现现金流量指标主要有( )。 A.平均报酬率 B.净现值 C.内部报酬率 D.利润指数 E.投资回收期 答案:[BCD]564、[多选]在考虑所得税因素后,计算营业现金流量的公式有( )。 A.营业现金流量=税后收入—税后成本十税负减少 B.营业现金流量=收入x(1—税率)—付现成本x(1—税率)十折旧x税率 C.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净利十折旧 D.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净利十折旧—所得税 E.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答案:[ABCE]565、[多选]确定一个投资方案可行的必要条件是( )。 A.内部报酬率大于1 B.净现值大于0 C.利润指数大于1 .内部报酬率高于贴现率 E.内部报酬率等于0 答案:[BC]566、[多选]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的特点有( )。A.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B.将未来各年的现金流量统一折算为现时价值再进行分析评价 C.计算简单 D.一般适用于对投资项目的详细可行性研究 E.不能正确地反映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答案:[ABD]567、[多选]对于同一投资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资金成本越高,净现值越低 B.资金成本越高,净现值越高 C.资金成本相当于内部报酬率时,净现值为0 D.资金成本高于内部报酬率时,净现值小于0 E.资金成本高于内部报酬率时,净现值大于0 答案:[ACD]568、[多选]下列因素中影响内部报酬率的是( )。 A.银行存款利率 B.初始投资金额 C.企业最低投资报酬率 D.净现值 E.投资项目有效年限 答案:[BE]569、[多选]有两个投资方案,投资的时间和数额相同,甲方案从现在开始每年现金流入4000元,连续6年,乙方案从现在开始每年现金流入枷0元,连续4年,假设它们的净现值相等且小于0,则( )。 A.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B.乙方案优于甲方案 C.甲乙方案均可行 D.甲乙方案均不可行 E.甲乙在经济上是等效的 答案:[DE]570、[多选]投资决策中初始现金流量包括( )。 A.固定资产上的投资 B.流动资产上的投资 C.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D.营业现金收入E.其他投资费用 答案:[ABCE]571、[多选]现金流量与利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A.购置固定资产付出大量现金不计入成本 B.将固定资产的价值以折1日的形式计人成本时不需要付出现金 C.现金流量一般来说大于利润 D.计算利润时不考虑垫支的流动资产的数量和回收的时间 E.只要销售行为已经确定,就应计入当期的销售收入 答案:[ABDE]572、[多选]关于净现值、内部报酬率与利润指数这三种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大多数情况下,运用净现值和内部报酬率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 B.在互斥选择决策中,净现值法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C.在这三种方法中,净现值法是的评价方法 D.一般来说,内部报酬率法只能适用于有资本限量的情况 E.这三个指标在采纳与否决策中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答案:[ACE]57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确定当量法有夸大远期风险的特点 B.确定当量法可以和净现值法结合使用,也可以和内部报酬率法结合使用 C.按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把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混在一起,并据此对现金流量进行贴现 D.确定当量法的主要困难是确定合理的约当系数 E.确定当量法可以降低投资决策的风险 答案:[BCD]574、[多选]下列关于约当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约当系数是肯定的现金流量对与之相当的、不肯定的期望现金流量的比值 B.当风险一般时,可取0.890>D≥0.40 C.敢于冒险的投资者会选用较低的约当系数,而不愿冒险的投资者则会选取较高的约当系数 D.标准离差率越高,则约当系数也越高 E.如何准确、合理地确定约当系数比较困难 答案:[ABE]575、[多选]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包括( )。 A.法律因素 B.公司资产的流动性 C.投资机会 D.资金成本因素 E.股东因素 答案:[ABCDE]576、[多选]按股利发放的稳定程度分类,股利政策类型中包括( )。A.剩余股利政策 B.全额发放政策 C.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D.变动的股利政策 E.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的政策 答案:[ACDE]577、[多选]按股利发放占公司净收益的比率大小分类,股利政策可划分为( )。 A.全额发放政策 B.高股利政策 C.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D.低股利政策 E.无股利政策 答案:[ABDE]578、[多选]关于股票股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红利送股对股东而言是一种再投资 B.公积金送股可以增加企业的净资产 C.配股能够筹集资金 D.配股的目的之一是保护原有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E.股票回购一般会导致公司股票市价上涨 答案:[ACDE]579、[单选]市场主体包括有( )。 A.企业 B.社会团体 C.政府机关 D.消费者答案:[A]580、[单选]公司是按企业( )来划分的。 A.所有制性质 B.组织形式 C.行业标准 D.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答案:[B]581、[单选]构成市场准人制度的核心是( )。 A.经济计划 B.政策法规 C.商业惯例 D.经济杠杆答案:[B]582、[单选]企业法人与其他法人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它的( )。 A.设立程序 B.设立条件 C.独立承扭民事责任 D.营利目的性答案:[D]583、[单选]营业登记的对象包括有( )。 A.集团公司 B.外商投资公司 C.子公司 D.分公司答案:[D]584、[单选]企业年检制度是( )。 A.确认企业合法经营资格的法定制度 B.确认企业继续经营资格的法定制度 C.检查企业经营活动的法定制度 D.企业自我监督检查的法定制度答案:[B]585、[单选]营业登记的效力是指:( )。 A.确认企业的经营资格 B.确认企业临时经营的资格 C.确认企业的法人资格 D.确认企业的继续经营资格答案:[A]586、[单选]营业登记审查的主要内容是( )。 A.是否具有独立的财产 B.是否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 C.是否具备从事经营活动的条件 D.是否具备法人条件答案:[C]587、[单选]以《公司法》为标准可将企业法人分为( )。 A.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法人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法人 B.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法人 C.国有独资企业法人和公司制企业法人 D.公司制企业法人和非公司制企业法人答案:[D]588、[单选]全国性公司的分公司由( )登记。 A.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B.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 C.地(市)级工商行政管理局 D.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 答案:[B]589、[单选]合伙企业是指由( )合伙人出资成立并联合经营的企业。 A.2个或2个以上 B.3个或3个以上 C.5个或5个以上 D.无人数限制答案:[A]590、[单选]独资企业的出资者以( )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A.企业全部财产 B.家庭全部财产 C.夫妻全部财产 D.个人全部财产答案:[D]591、[单选]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 )。 A.董事长 B.总经理 C.监事 D.公司设立发起人答案:[A]592、[单选]个人独资企业依法应当承担( )。 A.有限责任 B.股份有限责任 C.无限责任 D.无限连带责任答案:[C]593、[单选]依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 )股东组成。 A.二人以上十人以下 B.二人以上五十人以下 C.五人以上十人以下 D.五人以上五十人以下答案:[B]594、[单选]公司歇业应当办理( )。 A.开业登记 B.变更登记 C.注销登记 D.营业登记答案:[C]595、[单选]公司注册资本是指( )。 A.经登记机关核准的全部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总和 B.经登记机关核准的全部资金额 C.经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投入公司的实缴出资之和 D.国家规定的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答案:[C]596、[单选]公司住所的含义是指( )。 A.公司负责人住所 B.公司生产经营地点 C.公司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D.股东会地点答案:[C]597、[多选]属于市场经营主体的是( )。 A.建设银行 B.供电公司 C.市政府 D.航空公司 E.经济发展局 答案:[ABD]598、[多选]市场经营主体的特征有( )。 A.营利性 B.非独立性 C.关联性 D.平等性 E.灵活性 答案:[ACDE]599、[多选]按企业组织形式划分,市场经营主体可分为( )。 A.公司企业 B.国有企业 C.独资企业 D.合伙企业 E.外资企业 答案:[ACD]600、[多选]市场准入制度包括( )。 A.企业登记制度 B.行政许可制度 C.市场竞争制度 D.企业税收制度 E.劳动用工制度 答案:[AB]

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工作,考生应当专心备考,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一)发展水平

1.发展水平: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

2.序列中第一项的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各期指标值则称为中间水平。

3.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报考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

(1)基期水平:作为对比的基础时期的水平;

(2)报告期水平:则是所要反映与研究的那一时期的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1.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1)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

(2)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计算。分为两种情形:

一种是资料逐日排列且每天登记,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

另一种: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1天,但实际上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

2.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派生数列,相对数或平均数通常是由两个绝对数对比形成的。

(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1.增长量

增长量: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根据基期的不同: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逐期增长:△i=yi-yi-1

累计增长:△i=yi-y0

两者关系:△i=yi-y0=Σ(yi-yi-1)

2.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

公式: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合计逐期增长量的个数=累计增长量时间序列项数-1

中级经济师加权平均数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考生需要加快备考复习的进度,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集中趋势的测度”,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集中趋势的测度

集中趋势的测度

1.均值

也叫平均数,就是数据组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

均值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适用于数值型数据、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利用全部数据信息。

2.中位数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

没有利用全部数据信息。主要用于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特别是分布不对称的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尤其适于收入这类偏斜分布的数值型数据。

3.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没有利用全部信息。不适用于定量变量,主要适用于分类和顺序变量,用于分布明显呈偏态的数据;众数可能不唯一。

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工作,考生应当专心备考,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一)发展水平

1.发展水平: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

2.序列中第一项的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各期指标值则称为中间水平。

3.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报考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

(1)基期水平:作为对比的基础时期的水平;

(2)报告期水平:则是所要反映与研究的那一时期的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1.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1)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

(2)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计算。分为两种情形:

一种是资料逐日排列且每天登记,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

另一种: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1天,但实际上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

2.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派生数列,相对数或平均数通常是由两个绝对数对比形成的。

(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1.增长量

增长量: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根据基期的不同: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逐期增长:△i=yi-yi-1

累计增长:△i=yi-y0

两者关系:△i=yi-y0=Σ(yi-yi-1)

2.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

公式: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合计逐期增长量的个数=累计增长量时间序列项数-1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一)发展水平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时间序列中第一项的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各期指标值称为中间水平。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动态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例题·单选题】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称为( )。A.变量B.发展水平C.增长量D.发展速度『正确答案』B(二)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是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它可以概括性描述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一般水平。1.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1)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各时期发展水平加总,除以时期序列的项数)【例题·单选题】某地区l990~l998年钢材使用量(单位:吨)如下:年份 使用量该地区1990-1998年钢材年均使用量为( )。 726吨 吨 吨 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年均使用量=(1316+1539+1561+1765+1726+1960+1902+2013+2446)9=(2)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①资料逐日登记且逐日排列,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方法计算:(将各时点的指标值加总后除以时点个数)②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l天,但实际上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计算公式为:(各时点的指标值与其持续天数相乘,之后加总,再除以持续天数的总和)第二种情况,由间断时点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①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相等。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先求相邻两个时点指标值的平均数,之后将其平均数加总,再除以(时点个数-1)即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思想是“两次平均”:先求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再对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②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不相等。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先求相邻两个时点指标值的平均数,用其平均数与其持续天数相乘,之后加总,再除以持续天数的总和)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也采用“两次平均”的思路,且第一次的平均计算与间隔相等的间断序列相同;进行第二次平均时,由于各间隔不相等,所以应当用间隔长度作为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例题·单选题】某企业职工人数(单位:人)资料如下:该企业3~6月份平均职工人数为( ) 。 500人 400人 445人 457人『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平均职工人数=2.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派生数列,要计算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不能就序列中的相对数或平均数直接进行平均计算;而必须分别求出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进行对比。(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1.增长量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一基期水平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1)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它表明现象逐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2)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之差,它表明报告期比该固定时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例题1·单选题】增长量是( )。A.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B.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和C.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D.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正确答案』A【例题2·单选题】(2010年)在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的加权平均数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积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个数D.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正确答案』D2.平均增长量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i=1,2……n)(逐期增长量加总后,除以逐期增长量个数)根据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平均增长量还可以用下式表现:累计增长量除以(时间序列项数-1),一定要注意分母是(时间序列项数-1)【例题1·多选题】(2006年)根据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 )。A.累计增长量B.平均增长量C.逐期增长量D.环比增长量E.最终增长量『正确答案』AC

中级经济师加权平均数计算

加权平均数的三种计算公式是: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或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数介绍

加权平均数一般指加权平均值,加权平均值即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加总求和得到总体值,再除以总的单位数。

加权平均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总体中各单位的数值(变量值)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各数值出现的次数(频数),由于各数值出现的次数对其在平均数中的影响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权数。因为加权平均值是根据权数的不同进行的平均数的计算,所以又叫加权平均数。

(1)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公式为:总数量和÷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和 总数量和÷平均数=总份数(2)加权平均数是不同比重数据的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就是把原始数据按照合理的比例来计算。若 n个数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那么(x1f1 + x2f2 + ...xkfk)(f1 + f2 + ...+ fk) 叫做x1,x2,…,xk的加权平均数。f1,f2,…,fk是x1,x2,…,xk的权。

回答如下:

1、存货单位成本= (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2、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x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3、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x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或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数的意义: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

事实上,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评价。 打个比方说,一件事情,你给它打100分,你的老板给它打60分,如果平均,则是(100+60)2=80分。

但因为老板说的话分量比你重,假如老板的权重是2,你是1,这时求平均值就是加权平均了,结果是(100*1 + 60*2)(1+2)=分,显然向你的老板那里倾斜了。

假如老板权重是3,你的权重是1,结果是(100*1+60*3)(1+3)=70。这就是根据权重的不同进行的平均数的计算,所以又叫加权平均数。

中级经济师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算法

加权平均值即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加总求和得到总体值,再除以总的单位数。

公式

1、若n个数

的权

分别是

那么

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值。

2、  表示权数。

将原式看作:

化简可为

例子

假设以下是小明某科的考试成绩:

平时测验成绩为80;期中考试为90;期末考试成绩为95 ;

学校规定的学科综合成绩的计算方式是:

平时测验占比20% ;期中考试占比30%; 期末考试占比 50%   ;

那么,加权平均值(综合成绩)

扩展资料

加权平均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总体中各单位的数值(变量值)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各数值出现的次数(频数),由于各数值出现的次数对其在平均数中的影响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权数。

因为加权平均值是根据权数的不同进行的平均数的计算,所以又叫加权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权数”理解为事物所占的“权重”,所以在本词条中,我们不对这两个词加以区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加权平均数

回答如下:

1、存货单位成本= (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2、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x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3、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x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或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数的意义: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

事实上,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评价。 打个比方说,一件事情,你给它打100分,你的老板给它打60分,如果平均,则是(100+60)2=80分。

但因为老板说的话分量比你重,假如老板的权重是2,你是1,这时求平均值就是加权平均了,结果是(100*1 + 60*2)(1+2)=分,显然向你的老板那里倾斜了。

假如老板权重是3,你的权重是1,结果是(100*1+60*3)(1+3)=70。这就是根据权重的不同进行的平均数的计算,所以又叫加权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公式:加权平均值=∑(Wi*Xi)∑Wi。其中,Wi为每一项向量的权重,Xi为第i项向量,∑Wi则为所有权重项之和。

加权平均法是一种计算平均值的方法,不同的数据值被赋予不同的权重,加权平均值是各数据值与相应权重的乘积之和除以所有权重之和的结果。

例如,若有三个数据点,分别为70、80、90,其对应权重分别为1、2、3,那么其加权平均值为:加权平均值 =(70×1+80×2+90×3)(1+2+3)=。

加权平均法广泛应用于统计学、财务分析等领域,以便更准确地估算数据的平均值。而且,在勘探和开采矿产资源方面,也常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矿物品位的平均值。

加权平均值即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加总求和得到总体值,再除以总的单位数。加权平均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总体中各单位的数值(变量值)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各数值出现的次数(频数)。

由于各数值出现的次数对其在平均数中的影响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权数。因为加权平均值是根据权数的不同进行的平均数的计算,所以又叫加权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权数”理解为事物所占的“权重”,所以在本词条中,我们不对这两个词加以区别。

在期货中的应用:

一方面,若期货价格高于加权平均数时,后者在缓步上移或急速上移,即启示:市况将易升难跌或持续向好。相反。若于期价格低于加权平均数时,后者在缓步下移或急速下移,即启示:市况将易跌难升或持续向淡。

另一方面,若于期货价格高于加权平均数时,后者在窄幅横行或正在下移。即启示:市况将升势放缓或掉头回跌。相反,若于期货价格低于加权平均数时,后者在窄幅横行或正在上移,即启示:市况将跌势放缓或掉头回升。

其中道理,为期货价格因升势或跌势得不到加权平均数的相同移动方向的支持,再升空间或再跌空间会变得有限。须知加权平均数会对期货价格产生拉力,阻止其升幅或跌幅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