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678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面试答辩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无声来过

已采纳

中级经济师考试包括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门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那么中级经济师准备三个月能过吗?考了有什么用?来跟随深空网一同了解下吧!中级经济师准备三个月能不能考过?中级经济师准备三个月是能够考过的。中级经济师考试与其他中级职称考试对比,难度还是比较小的。但这两年来,中级经济师考试难度逐渐增加。考试题型设置很灵活,并且出题比较偏。但总体来说,考试偏向于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报考专业也是比较多的。综上所述,中级经济师准备三个月是能考过的,但考生需复习阶段,需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多一些细心、坚持。中级经济师考了有用吗?1、职称评定考取中级经济师证书有什么用?多数考生考取中级经济师证书,都是为了职称评定。拿到中级经济师证书可以证明你已经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求职面试过程中,能够给自身带来优先录取的优势。2、带来升职加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中级经济师享受丰富的福利待遇,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有些单位的中级经济师还能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总的来说,拿到中级经济师,可以提高职业晋升力,为自身带来升职加薪的优势。3、享受落户积分获得中级经济师,可以享受落户积分的优势。可以帮助自己完成定居大城市的梦想。4、提高学习能力考取中级经济师过程中,除了能够学习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实际上也是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能够拓宽眼界,提升整体专业素质。

94评论

所谓疏远

中级经济师考试不需要面试,需要笔试。中级经济师采取机考的形式,因为题型多为单项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会比较方便。

更多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一般来说,中级经济师的试卷总分140分,合格标准是总分的60%,即84分。按照往年的分数来看,中级经济师资格标准不会有新的变化,但是像西藏这样的一些省份有自己的省级资格标准。

2022年中级经济师成绩预计2023年1月可以查询。根据近几年的成绩查询时间可以看到,中级经济师的成绩查询时间一般在考完试后1-2个月。以下是近三年经济学家成绩发布时间,供大家参考。

2021年考试时间为10月30日、31日,成绩查询时间为2021年11月29日起;

2020年考试时间为10月30日、11月1日,成绩查询时间为2020年12月22日起;

2019年考试时间为11月2日、3日,成绩查询时间为2019年12月19日起。

更多关于经济师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咨询

67评论

仿生眉眼

备考复习的时间很紧张,考生应当把握好备考复习的每一分钟,做好考前的备考工作,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面试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 面试法

面试法

面试是一种在特定的场景下,经过精心设计,采取通过主考官与应试者双方面对面地观察、交谈等双向沟通方式,了解应聘者的素质特征、能力状况及求职动机等的人员挑选方法。面试是企业最常用的测试手段。

1、面试的特点:

1)直观性

2)全面性

3)目标性

4)主观性(面试最大的缺陷)

2、面试工作流程

1)面试前的准备

2)面试的初始阶段(3~4分钟):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面谈气氛。

3)面试的深入阶段:发问与聆听是成功的关键。

4)结束面试

3、面试的种类

(1)结构性的面试:

是根据特定职位的素质要求,遵循固定的程序,采用专门的题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通过考官小组与应聘者面对面的言语交流方式,对应聘者的胜任素质进行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优点:可靠性和准确性比较高;主持人易于控制局面;面试通常从相同的问题开始。

缺点:灵活性不够。

适用于应聘者较多且来自不同单位以及校园招聘中。有两种比较有效的形式:

1)行为事件面谈法:通过收集、评价候选人曾经做过的事情信息,从而预测其将来的行为。优势:客观、针对、准确、真实。

2)情景面试。面试者围绕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的情景提出问题。情景面试的最大优点是,是能创拟动态的和可相互比较的情景来揭示人的心理特征,使评价结果更趋于客观、真实。

(2)半结构性面试。只对重要问题提前作出准备并记录在标准化的表格中。

(3)非结构化的面试。漫谈式的,面试者会提出探索性的无限制的问题,鼓励求职者多谈;面试没有应遵循的特别形式,谈话可向各方面展开;可以根据求职者的最后陈述进行追踪提问。适用于招聘中高级管理人员。

4、面试常见偏差及解决的办法

(1)、主要面试的偏差:

(1)最初印象倾向,也称为第一印象或首因效应

(2)负面印象加重倾向

(3)缺乏职位的相关知识

(4)雇用压力

(5)应聘者顺序错误

(6)对比效应

(7)非语言行为造成的错误

(2)、严格控制面试程序:

(1)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工作要求。

(2)严格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设计面试中的问题。

(3)编制包括一系列评价标准的评价表格。

(4)面试过程中还要注意从应聘者的非语言行为中获取信息。

(5)面试者需要经过训练,能够客观地评价应聘者的反应。

2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