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标准离差

小伙伴快扶着朕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327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标准离差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仅此一生独爱你

已采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确定经济师考试全国统一合格标准,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试卷总分为140分,合格标准为总分的60%,中级经济师合格标准是84分。人社部可以单独划定相关地区的合格标准。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试卷总分为140分,合格标准为总分的60%,中级经济师合格标准是84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确定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全国统一合格标准。根据战略需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可以单独划定相关地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部分地区的省内合格标准是低于全国普遍的合格分数线的,例如贵州、甘肃等地区。如果考生达到了全国合格分数线,在全国范围内,经济师证书都是有效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经济师资格证书以及参加相关职称聘用。如果考生只达到省内的合格分数线,就只能够在本省范围内使用经济师资格证书以及参加本省的相关职称聘用。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2023年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和实务》考试大纲 格式:PDF大小: 2022年中级经济师《金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思维导图 格式:DO大小: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81评论

统一老坛你出土了嘛

3、离散程度的测度 离散程度,是指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或频数分布的分散程度。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等。①极差,极差是最简单的变异指标,是总体或分布中的标志值与最小的标志值之差,又称全距,用R表示。R=Xmax-Xmin极差反映的是变量分布的变异范围或离散幅度,在总体中任何两个单位的标志值之差都不可能超过极差。极差仅仅取决于两个极端值的水平,不能反映其间的变量分布情况,同时易受极端值的影响。②标准差和方差标准差,总体所有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用σ表示。1) (用于未整理的原始数据)2) (用于分组的数据)方差,就是标准差的平方,用σ2来表示。1) (用于未整理的原始数据)2) (用于分组的数据)标准差与方差是应用最广泛的统计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③离散系数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等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定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离散系数,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用Vσ表示,其计算公式为:离散系数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的测度类型具体指标与极端值的关系与数据类型的关系 集中程度位置平均数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既适用于品质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中位数不适用于分类数据 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影响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品质数据 几何平均数适用于观察值之间存在连乘积关系的数值型数据 离散程度绝对值极差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标准差 方差 相对值离散系数

90评论

心微动情却死

时间一去不复返,不要浪费时间,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离散程度的测度”,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离散程度的测度

知识点:离散程度的测度

集中趋势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水平。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离散程度越小,其代表性就越好。

1.方差。 方差是数据组中各数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它能较好地反映出数据的离散程度,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测度值。方差越小,说明数据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越小,均值的代表性越好。对极端值敏感。

2.标准差。 标准差即方差的平方根,对极端值敏感。

3.离散系数

定义:离散系数,也称为变异系数或标准差系数,即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主要用于不同类别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记为CV。

离散系数消除了测度单位和观测值水平不同的影响,可以直接用来比较变量的离散程度。标准差的大小不仅与数据的测度单位有关,也与观测值的均值大小有关,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不同变量的离散程度。

12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