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5762
皱眉时的眼神
2022年的中级经济师考试马上就要在三天后正式开始考试了,目前考生们是否已经做好了考试准备,随时待命参加考试了呢?本文中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份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考前必备试题及答案解析,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各位考生们来本文中阅读!
经济基础
【单选】某上市银行因风险暴露遭受损失,总资本充足率降至6%,为此发行优先股40亿元补充资本,此时该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1000亿元,其总资本充足率与巴塞尔协议Ⅲ监管标准的差额是( )。
A.超出2个百分点
B.超过个百分点
C.少个百分点
D.少个百分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巴塞尔委员会确定了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普通股充足率为,一级资本充足率为6%,总资本充足率为8%。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本与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根据题干该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1000亿元,当总资本充足率降至6%时,资本总额为60亿,根据题干发行优先股40亿元补充资本,可知资本总额变为了60+40=100亿元,故此时的总资本充足率=100÷1000×100%=10%,而巴塞尔委员会要求的总资本充足率为8%,故选项A正确。
人力资源
【单选】劳动者因( )而解除劳动合同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A.用人单位没有在劳动者加班后立即支付加班费
B.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C.用人单位以威胁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
D.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工商管理
【单选】常见的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中,为了规避汇率风险,获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的动机属于( )动机。
A.市场导向型
B.降低成本导向型
C.优惠政策导向型
D.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有市场导向型动机、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动机及优惠政策导向型动机。其中,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出于获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方面的考虑;②出于利用国外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的考虑;③出于规避汇率风险方面的考虑;④出于利用各国关税税率的高低来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考虑;⑤出于利用闲置的设备、工业产权与专有技术等技术资源方面的考虑。
金融
【单选】下列关于牙买加协议内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特别提款权作用进一步增强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国可以自主决定汇率制度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国的基金份额被压缩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没有以黄金清偿债务义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牙买加协议”的规定:
(1)浮动汇率合法化。各成员可以自由做出汇率制度方面的安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允许其采取浮动汇率制度或其他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度。
(2)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官价,取消成员之间或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以黄金清偿债务的义务。
(3)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成员之间可以使用特别提款权来偿还债务以及接受贷款。
(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且增加各成员的基金份额。
财政税收
【单选】分税制的含义中,以各级政府按要求划分的社会管理权和经济管理权为依据确定各级政府的预算支出范围指的是( )。
A.分事
B.分税
C.分权
D.分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分事”是按照一定社会管理和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各级政府间划分社会管理权和经济管理权,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各级政府的预算支出范围。
中级经济师考试内容:
中级经济师考2门:《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 考试大纲每年3月份更新。
1、《经济基础知识》 内容超多,教材分为六大部分37章,几乎每一章都出题,考的很细,需要花的时间多;该科目计算题涉及较多,有大量图形、公式要记。
2、《专业知识与实务》 科目分为:金融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税收、工商管理、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保险专业、农业经济、旅游经济、运输经济、知识产权,考生只需要在10个专业中根据需要任选其一即可。
3、工商、人力、金融、财税一般为报考人数较多的四个专业方向。
瞌兔
问题与答案如下: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建议。 ①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新兴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和扶持低碳经济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②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低碳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 ③个人:树立正确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和方式。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依据。(为什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扞卫者和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②政府有履行经济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我国政府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既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在要求,也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体现。 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我国政府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对外经济的主动权。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概括在节能减排等问题上中国政府所展现出的国际形象。 ①中国政府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积极履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努力打造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形象; ②中国政府是对各国人民以及人类未来高度负责的政府,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积极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在节能减排上作出重要贡献,赢得世界赞誉; ③中国政府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节能减排上,谋发展、促合作,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4)草拟“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 ①要树立节约意识、低碳生活意识等;依据: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从家庭和个人实际出发用电、用纸等;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点一滴节约;依据: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④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依据: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进或防止转化; ⑤实现低碳生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经过努力最终会实现;依据: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其它如树立全局观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也可) (5)从《文化生活》角度,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举措及其理由。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社会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④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请采纳~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