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经济师中级十九章

女人别太贱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4410

首页> 经济师> 人力资源经济师中级十九章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么么哒思密哒

已采纳

在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后,经济师考试专业从原来的15个调整至10个,其中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都是比较热门多人选择的专业,不少考生都非常纠结于这两个专业该怎么选,下面深空网就将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一个对比,希望有所帮助。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比1、考试特点及难度层面(1)人力资源专业特点及难度分析:整体难度不大,主要是文字性内容,计算题较少,需记忆类考点较多。贴近于实践,易于理解,容易入门。实用性强,学习后,对于人力资源工作有帮助。考试出题思路比较灵活,尤其是案例分析题,会把知识放到特定场景下考查,有一定难度。(2)工商管理专业特点及难度分析:整体难度不大,大部分是理解记忆性内容,专业性不是很强,知识也比较通用。计算题相对较少,偏向于生产,物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讲解。案例分析题考查思路,章节相对比较固定,容易拿分。历年经济师考试中,工商管理专业的通过人数是相对较高的。2、考试内容层面(1)人力资源专业考试内容:教材内容共19章,主要考核组织激励,领导行为,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劳动力市场,工资与就业,人力资格投资理论,劳动合同管理与特殊用工。还有社会保险法律,社会保险体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等内容。(2)工商管理专业考试内容:教材内容共11章,主要考核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分销渠道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人力资源规划与酬薪管理,企业投融资决策及重组,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运营等内容。3、适考人群层面(1)人力资源专业适合人群:适合从事人力资源或是有意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考生,也适合零基础,计算能力较弱想考经济师比较简单科目的考生。(2)工商管理专业适合人群:适合没有基础但是想考经济师,大学学习商业经济类专业,相关管理专业或者从事物流,电子商务,管理相关工作的考生。

64评论

攻不在高腹黑则灵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对来说比较好考。

在中级经济师考试的10个专业类别中,人力资源确实算是比较好考的专业,因为专业性没有那么强,考生学习起来比较好理解。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试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内容包括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六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考试内容分为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分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政策四部分。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特点:整体难度不大,主要是文字性内容,计算题较少,以记忆类考点较多;贴近于实践,易于理解,容易入门;实用性很强,学习后,对于人力资源工作也会有帮助。

中级人力资源有19章的内容,所以考点比较多,从考题来看,多选题的难度比较大,考点相对于工商会多一些,考试一定要多背多记。《经济基础知识》题型是单选题和多选题型,当中单选题70道,每题1分,一共70分;多选题35道,每题2分,共70分。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40分,合格标准线一般84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为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其中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共60分;多选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案例分析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40分,合格分数线一般84分。

中级经济师考试哪个专业好考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10个专业中,人力资源、工商、金融三个专业最容易考。一方面,这些学科有很多参考资料;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和工商管理的专业不是那么强,知识点零基础也能轻松理解。

其次是建筑与房地产、财税、农业经济、知识产权等对比强的专业。相对于旅游、保险、交通等冷门专业,市面上的辅导资料较少,备考难度相对较大。但是,每个专业的难度排名只能作为参考,因为每个考生的情况不一样,难度因人而异。

108评论

女人别太贱

此专业分为四大部分,十九章内容,其中包括领导行为、劳动关系和劳动力市场等知识点,和日常工作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

(一)目录

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

1.组织激励。

2.领导行为。

3.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第二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5.人力资源规划。

6.人员甄选。

7.绩效管理。

8.薪酬管理。

9.培训与开发。

10.劳动关系。

更多经济师考试信息:

第三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分析

11.劳动力市场。

12.工资与就业。

13.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第四部分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政策

14.劳动合同管理与特殊用工。

15.社会保险法律。

16.社会保险体系。

1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18.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

19.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来源:

89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