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中级索罗余值

独恋繁花泪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198

首页> 经济师> 经济师中级索罗余值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贫僧法号淫

已采纳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题意)   1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各国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  )认为工业产品是类似的,但不是同质的,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A.亚当·斯密  B.克鲁格曼  C.赫克歇尔和俄林  D.大卫·李嘉图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克鲁格曼认为工业产品是类似的,但不是同质的,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2 在商业银行管理中,安全性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放款和投资等业务经营过程中(  )。  A.必须保有-定比例的现金资产或其他容易变现的资产  B.要能够按期收回本息,特别是要避免本金受损  C.要有较强的取得现款的能力  D.必须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安全性原则。此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还包括盈利性、流动性两个原则,也要注意它们的具体含义。  3 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的强制性资金转移是(  )。  A.税收  B.社会缴款  C.赠与收入  D.国有资产经营收入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分类。税收是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的强制性资金转移。  4公共物品的定义是由(  )首次提出来的。  A.尤金·法玛  B.保罗·萨缪尔森  C.弗里德曼  D.亚当·斯密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定义。公共物品的定义是由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  5 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时更多地注意的货币失衡是(  )。  A.结构性失衡  B.局部性失衡  C.综合性失衡  D.总量性失衡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总量性货币失衡。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时更多地关注总量性失衡。  6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  A.效用是否相同  B.效用是否可以加总  C.边际效用是否递减  D.分析结论是否相同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加总,而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排出偏好次序,不能加总。  7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供给将(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受任何影响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成本与供给的变动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意味着利润增加,则供给就会增加;反之,如果生产成本上升,供给将减少。  8 下列税种中,属于间接税的是(  )。  A.个人所得税  B.企业所得税  C.财产税  D.消费税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问接税。间接税包括各种流转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财产税、企业所得税。  9 假设政府增税500亿元,若边际消费倾向为,则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  )。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计算。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10 某造纸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但该厂却又不对附近种粮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  )。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经济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对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的理解。所谓外部不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本题中外部性是由生产造成的,所以是生产的外部不经济。11 下列关于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  B.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是建立健全现代国家治理结构、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C.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D.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是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是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  12 从经济学的理论来看,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来说(  )。  A.产出水平低于社会产出水平  B.产出水平高于社会产出水平  C.边际私人成本低于边际社会成本  D.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效益,边际私人成本高于边际社会成本,因此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出水平低于社会产出水平。  13 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是(  )。  A.税收管理体制  B.财务管理体制  C.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D.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体制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14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  )。  A.税收管理体制  B.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C.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体制  D.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15 对于替代效应,当-种商品变得相对便宜时,对它的购买总会上升,因此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  )的。  A.同方向  B.无关  C.反方向  D.不确定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替代效应。对于替代效应,当-种商品变得相对便宜时,对它的购买总会上升,因此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  16 从世界各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差异看,-般分为(  )。  A.联邦制和包干制  B.分税制和包干制  C.联邦制和单-制  D.分税制和单-制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管理体制的模式。从世界各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差异看,-般分为联邦制和单-制。  17 假定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不变,由于总需求的增长使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则会导致价格总水平(  )。  A.上涨  B.下降  C.不确定  D.无变化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总供求模型。假定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不变,由于总需求的增长使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则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18 根据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  )。  A.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B.中央地方共管税  C.地方税  D.中央税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  19 债券持有人在卖出-笔债券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后以约定的价格购回同笔债券的交易方式是(  )。  A.期货交易方式  B.现货交易方式  C.期权交易方式  D.回购交易方式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回购交易方式的含义。回购交易就是债券持有人在卖出-笔债券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后以约定的价格购回同笔债券的交易方式。  20 依据(  )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A.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  B.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收益性  C.交易的金融工具的风险性  D.交易的金融工具的安全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市场的划分依据。按照交易工具的期限长短,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期限在-年以内的是货币市场,期限在-年以上的是资本市场。21 传统货币数量说主要有(  )。  A.现金交易数量说和流动性偏好论  B.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说和流动性偏好论  C.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  D.现金余额数量说和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说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货币数量说。传统货币数量说主要有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  22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  )。  A.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B.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C.同类产品的生产更具有相同的要素密集性  D.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23 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000元、1200元、800元和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100元、1200元、900元和700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  )元。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边际成本的计算。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产量由2个单位增加到3个单位,总成本由2000元增加到2100元,所以边际成本是100元。  24 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的,这是公共财政的(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社会福利职能  D.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含义。  25 由于总需求增长,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而总供给曲线不变,因此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向右上方移动,价格总水平上涨。这是(  )通货膨胀的基本模型。  A.结构型  B.输入型  C.需求拉动型  D.成本推进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总供求模型。由于总需求增长,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而总供给曲线不变,因此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向右上方移动,价格总水平上涨。这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基本模型。  26 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办理的业务是(  )。  A.代理业务  B.结算业务  C.吸收活期存款  D.发放贷款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商业银行特有的性质。商业银行是唯-能够面向公众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27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  )。  A.替代品的价格  B.互补品的价格  C.生产成本  D.商品本身的价格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  28 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状态的标准是(  )。  A.还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B.收入在不同居民之间分配公平  C.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  D.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资源配置的标准。资源实现配置的标准是,当-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个人的境况变坏。换言之,社会已达到这样的-种状态,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那么社会就实现了资源的配置。  29 在流动性偏好理论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中,由于收入和支出时间的不-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称为(  )。  A.预防动机  B.投机动机  C.交易动机  D.平衡动机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交易动机的概念。交易动机,即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30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B.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C.经济发展是-个国家或地区在-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D.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是衡量-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选项AB说反了。经济增长是-个国家或地区在-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选项C说法错误。31 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  A.税率  B.税种属性  C.征税主体  D.课税对象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标准。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32 根据我国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  A.保持国家外汇储备的适度增长  B.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证充分就业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33 全要素生产率是由(  )首先提出的。  A.罗伯特·索罗  B.凯恩斯  C.弗里德曼  D.法玛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出者。全要素生产率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首先提出的,因此也叫“索罗余值”。  34 所谓(  )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A.以人为本  B.可持续发展  C.统筹兼顾  D.科学发展观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概念的核心思想是“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保持协调和谐关系。  35 下列符合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集权原则的是(  )。  A.流动性较强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B.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C.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D.收益与负担能够直接对应的收入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原则。选项A符合效率原则,选项C符合恰当原则,选项D符合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36 (  )的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A.需求缺乏弹性  B.需求富有弹性  C.需求单位弹性  D.需求无弹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需求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的关系。需求富有弹性,价格稍有下降,销售量将有大幅提高,所以会增加销售收入。  37 目前我国政府的购买性支出中,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约为(  )。  :80  :70  :60  :40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的购买性支出中,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约为40:60。  38 对于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是MV=PT  B.交易方程式中物价是被动因素  C.交易方程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货币量  D.交易方程式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货币价值的理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对费雪交易方程式的理解。费雪交易方程式所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选项D说法有误。  39 基数效用理论运用(  )来分析消费者行为。  A.成本曲线  B.预算约束线  C.无差异曲线  D.边际效用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论进行分析。  40 将-些调控功能较强的税种和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这体现了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  )。  A.集权原则  B.恰当原则  C.效率原则  D.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恰当原则。

175评论

网名终结也会被备注取代

5、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①两因素分解法: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假定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 GQ = GH + GP式中,GQ:经济增长率;GH:工作小时数增加率;GP: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②三因素分解法: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即:GY = GA +αGL+βGkGA:技术进步率或全要素生产率;α--t时期的劳动产出弹性β-t时期的资本产出弹性2)“索罗余值”---通过经济增长率的公式,求出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技术进步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GA = GY -αGL-βGk6、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7、经济波动的类型①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长周期,又称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夫周期:周期长度平均为50-60年;中周期,又称大循环或朱格拉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平均约为8年;短周期,又称小循环或基钦周期:每个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3-5年。【注】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是中周期。②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经济周期又可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通常将其称为古典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则为增长型周期。我国的经济周期属于增长型周期波动。8、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经济周期划分为扩张阶段、紧缩或衰退阶段。①扩张阶段:分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复苏是扩张阶段的初期,繁荣是扩张阶段的后期。扩张阶段的一般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提高,投资持续增长, 产量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增多、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常常伴随通货膨胀。②紧缩或衰退阶段:如果衰退特别严重,则可称为萧条,在此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投资活动萎缩,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或下降,产品滞销,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提高,企业利润水平下降,亏损、破产企业的数量增多,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紧缩阶段的最低点叫做谷底;扩张阶段的点叫做峰顶。谷底和峰顶也叫转折点或拐点。9、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①投资率的变动:一般而言,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②消费需求的波动:消费需求不足,会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③技术进步的状况:当技术进步较快时,经济增长的速度较高。④预期的变化:当人们对今后经济增长的预期比较乐观时,就愿意增加消费和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⑤经济体制的变动⑥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

97评论

我的喜欢被你看穿

中级经济师日常有规划的复习只是基本任务,考生对于知识点框架的梳理,必背公式掌握牢固性,也是极为重要的,接下来是我整理的中级经济师计算题的常用公式,供大家来进行参考。

经营状况和成果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l00%;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信用社在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各种存款、短期贷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等。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是指现金、短期投资和应收款项等项目的合计数,它们具有直接快速变现的能力,因此称为速动资产。

3、资本风险比率=不良贷款÷资本金×100%;

4、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所有者权益(不含未分配利润)×100%;

5、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

6、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100%;

7、成本率=总成本÷营业收入×100%;

8、综合费用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投资收益)×100%.

会计分析和会计折旧

1、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权益比率(产权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3、负债对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4、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100%;

5、贷款收息率=贷款利息收入÷贷款年平均余额×100%;

6、应收利息比率=应收未收利息÷利息收入总额×100%;

7、存款平均付息率=存款利息支出总额÷各项存款年均余额×100%;

8、拆入资金平均利率=拆入资金利息支出额÷拆入资金年平均余额×100%;

9、利润完成率=当年实现利润总额÷本年计划利润×100%;

10、利润增减率=(本年实际利润-本年计划利润)÷本年计划利润总额×100%;

11、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12、资本(权益)收益率=净利润÷资本总额×100%.

13、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季折旧额=原值×年折旧率÷4;

月折旧额=原值×年折旧率÷12;

14、工作量法

①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规定的总行驶里程;

②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规定的工作小时。

15、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季折旧额=净值×年折旧率÷4;

月折旧额=净值×年折旧率÷12;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2年内,将其净值平均摊销。

16、年度总和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100%;

季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年折旧率÷4;

月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年折旧率÷12.

其他公式

1、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2、资本收益率=净利润÷资本总×100%;

3、利差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盈利资产×100%;

4、现金资产比率=现金资产额÷资产总额×100%;

5、负债(资金)自给率=(自有资金+各项存款)÷负债总额×100%;

6、不良非信贷资产比例=不良非信贷资产÷非信贷资产×100% ;

非信贷资产包括:短期投资、长期国债投资、上市长期企业债券投资、其他长期债券投资、其他长期投资、拆放全国性银行、拆放其他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调出调剂资金、其他应收款、不良非信贷资产。

不良非信贷资产包括:不良其他长期投资(到期没有兑现的其他长期债券投资和当年没有收益的其他长期投资,下同)、逾期拆放全国性银行、逾期拆放其他银行业、逾期拆放金融性公司、逾期调出调剂资金、待处理抵债资产、应收利息、应收再贴现款项、应收转贴现款项、长期其他应收款(挂账一年以上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1、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在做题的时候联合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大做题的准确率,还会加强记忆效率。

2、理解记忆。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3、勤能补拙。在对自己不是很掌握的知识点,要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4、学会整理知识。每次学习之后,在教材合上或者做完习题,可以回想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哪些是自己没掌握的。每个人都有个遗忘曲线,及时的整理知识,就不会把以前的知识忘却,考试复习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5、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这些均能增强记忆力。

6、做到视听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例如你可以一边背一边将重要的知识点写在草稿纸上,这样可以加强你的记忆。

11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