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弹性系数公式
弹性系数计算公式为: K=δFδL,是物体所受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依照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也可以把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划分为五种类型。如果一种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正,二0,则称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完全无弹性,或简称为供给无弹性;如果0<正: 如果正,=1,则称供给为单位弹性;如果1<正, 扩展资料 弹性系数法在能源方面应用很广,常用的是能源需求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弹性系数。例如工业的弹性系数,中国1950~1978年为~;美国1950~1973年为;日本1960~1973年为,1975~1978年降为。大多数国家在 附近。 对于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可对消费者收入水平求弹性,称为需求量的收入弹性;对其价格求弹性,称为价格弹性;对另一产品(互补产品或代用产品)的价格求弹性,称为交互弹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弹性系 其公式为:ET=(△TT)(△YY)×100%。 公式中,ET为税收弹性,T为税收收入总量,△T为税收收入增长量,Y代表GDP,△Y代表其增量。 按上式计算,ET=1表示税收与经济同步增长;当ET>1时,表明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并且税收参与新增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有上升趋势;当ET<1时,表明尽管税收绝对量可能增大,但税收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新增国民收入中税收集中度下降。 扩展资料: 在对一个因素发展变化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弹性系数对另一个因素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测的一种间接预测方法。弹性系数法适用于两个因素y和x之间有指数函数关系yt=αxbt的情况,式中α为比例系数,b为y对x的弹性系数。 弹性一词来源于材料力学中的弹性变形的概念。弹性系数指材料长度变形的百分比同所施加力变化的百分比的比率。后来弹性的概念被推广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弹性系数被用来表示两个因素各自相对增长率之间的比率。 在某一时期内能源消耗的增长率同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的比率,就称为在该时期内能源消耗相对于工农业总产值的弹性系数。如果这个系数为,比例系数α为,工农业总产值预测增长为,那么能源消耗增长的预测就是。 弹性系数计算公式为: K=δFδL,是物体所受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弹性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一条长度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力F作用下伸长ΔL。FS叫胁强,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截面积所受到的力; ΔLL叫胁变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长度所对应的伸长量。胁强与胁变的比叫弹性模量:即E=(FS)(ΔLL),也就是材料力学中的:弹性模量=线应力线应变,又称杨氏模量。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 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ε= (△QQ)(△PP)= -(P×dQ)(Q×dP)。 价格弹性指价格变动引起的市场需求量的变化程度。它是企业决定产品提价或降价的主要依据。价格弹性表明了供求对价格变动的依存关系,反映了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求的相应的变动率,是衡量价格变动和市场需求量关系的一个指标。 特点: 价格弹性的范围(0,+∞)不等,价格弹性可分为需求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预期价格弹性等类型。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对销售者的收入有影响,具体表现为: 1、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2、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3、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 以上即大家所说的薄利多销策略。其实除去价格弹性,品牌的忠诚度、品牌的健康形象、类别的动态等也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利润,商家要参考多方面因素来制定销售方案。 弹性系数计算公式为: K=δFδL,是物体所受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依照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也可以把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划分为五种类型。如果一种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正,二0,则称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完全无弹性,或简称为供给无弹性;如果0<正: 如果正,=1,则称供给为单位弹性;如果1<正, 扩展资料 弹性系数法在能源方面应用很广,常用的是能源需求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弹性系数。例如工业的弹性系数,中国1950~1978年为~;美国1950~1973年为;日本1960~1973年为,1975~1978年降为。大多数国家在 附近。 对于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可对消费者收入水平求弹性,称为需求量的收入弹性;对其价格求弹性,称为价格弹性;对另一产品(互补产品或代用产品)的价格求弹性,称为交互弹性。 弹性系数计算公式为: K=δFδL,是物体所受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弹性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一条长度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力F作用下伸长ΔL。FS叫胁强,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截面积所受到的力; ΔLL叫胁变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长度所对应的伸长量。胁强与胁变的比叫弹性模量:即E=(FS)(ΔLL),也就是材料力学中的:弹性模量=线应力线应变,又称杨氏模量。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 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ε= (△QQ)(△PP)= -(P×dQ)(Q×dP)。 价格弹性指价格变动引起的市场需求量的变化程度。它是企业决定产品提价或降价的主要依据。价格弹性表明了供求对价格变动的依存关系,反映了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求的相应的变动率,是衡量价格变动和市场需求量关系的一个指标。 特点: 价格弹性的范围(0,+∞)不等,价格弹性可分为需求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预期价格弹性等类型。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对销售者的收入有影响,具体表现为: 1、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2、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3、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 以上即大家所说的薄利多销策略。其实除去价格弹性,品牌的忠诚度、品牌的健康形象、类别的动态等也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利润,商家要参考多方面因素来制定销售方案。 其公式为:ET=(△TT)(△YY)×100%。 公式中,ET为税收弹性,T为税收收入总量,△T为税收收入增长量,Y代表GDP,△Y代表其增量。 按上式计算,ET=1表示税收与经济同步增长;当ET>1时,表明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并且税收参与新增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有上升趋势;当ET<1时,表明尽管税收绝对量可能增大,但税收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新增国民收入中税收集中度下降。 扩展资料: 在对一个因素发展变化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弹性系数对另一个因素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测的一种间接预测方法。弹性系数法适用于两个因素y和x之间有指数函数关系yt=αxbt的情况,式中α为比例系数,b为y对x的弹性系数。 弹性一词来源于材料力学中的弹性变形的概念。弹性系数指材料长度变形的百分比同所施加力变化的百分比的比率。后来弹性的概念被推广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弹性系数被用来表示两个因素各自相对增长率之间的比率。 在某一时期内能源消耗的增长率同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的比率,就称为在该时期内能源消耗相对于工农业总产值的弹性系数。如果这个系数为,比例系数α为,工农业总产值预测增长为,那么能源消耗增长的预测就是。 弹性系数计算公式为: K=δFδL,是物体所受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依照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也可以把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划分为五种类型。如果一种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正,二0,则称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完全无弹性,或简称为供给无弹性;如果0<正: 如果正,=1,则称供给为单位弹性;如果1<正, 扩展资料 弹性系数法在能源方面应用很广,常用的是能源需求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弹性系数。例如工业的弹性系数,中国1950~1978年为~;美国1950~1973年为;日本1960~1973年为,1975~1978年降为。大多数国家在 附近。 对于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可对消费者收入水平求弹性,称为需求量的收入弹性;对其价格求弹性,称为价格弹性;对另一产品(互补产品或代用产品)的价格求弹性,称为交互弹性。 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ε= (△QQ)(△PP)= -(P×dQ)(Q×dP)。 价格弹性指价格变动引起的市场需求量的变化程度。它是企业决定产品提价或降价的主要依据。价格弹性表明了供求对价格变动的依存关系,反映了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求的相应的变动率,是衡量价格变动和市场需求量关系的一个指标。 特点: 价格弹性的范围(0,+∞)不等,价格弹性可分为需求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预期价格弹性等类型。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对销售者的收入有影响,具体表现为: 1、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2、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3、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 以上即大家所说的薄利多销策略。其实除去价格弹性,品牌的忠诚度、品牌的健康形象、类别的动态等也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利润,商家要参考多方面因素来制定销售方案。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 (1)一般公式:需求收入弹性=需求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即Ed=-(△QQ)(△RR)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Ed=-△Q△P●((P1+P2)2)((Q1+Q2)2) 如果仅仅是一般地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段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而不是具体地强调这种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是作为涨价还是降价的结果,则为了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一般采用中点公式。 一种商品的需求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对于两种商品X,Y,商品X对商品Y的交叉弹性就等于商品X需求的相对变动与商品Y价格的相对变动之比。 扩展资料: 弹性沿着直线型需求曲线发生变化。 当沿着曲线向上、向左等量移动时,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增加,(基准数值变小),而价格的百分比变化下降(价格的基准数值变大)。因此,需求变得越来越有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相似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有相似替代品的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很大。例如黄油和人造黄油就可以很轻易的替代。而代用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2、必需品与奢侈品。产品的性质,一般而言,生活必需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3、市场的定义,任何一个市场的需求都取决于我们所划定的市场范围。市场小则容易找到替代品。 4、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5、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费者并不大注意其价格的变化,如买一包口香糖,你可能不大会注意价格的变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需求弹性 “中级经济师知识点: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一文由经济师考试栏目整理,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更多详情,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中级经济师知识点: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由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可以衍生出反映财政支出变化情况的三个指标。 1、财政支出增长率 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用表示。 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以I表示。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3、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的比例,以鲜表示。 【 2016年经济师真题 】下列财政指标中,属于反映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关系的是() A.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B.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C.财政支出增长率 D.财政支出超支率 【 答案 】B 【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参见教材P85. 为了更好的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财政税收备考知识点: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财政税收备考知识点: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一)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有两种: (1)财政收入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2)财政支出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二)反映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通常表现为财政支出的总量,而表现财政支出的总量可以是财政支出数额的绝对量,也可以是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对量。 我们把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用于衡量财政分配的规模。 (三)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三个指标: (1)财政支出增长率,以∆G(%)表示。 (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以Eg表示。 (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以MGP表示。初级经济师弹性系数公式
中级经济师几种弹性系数公式
中级经济师弹性系数